“非遺+旅遊” 扮靚阿爾山那山那水
“在咱們(men)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兔兒(er) 爺被視為(wei) 吉祥、善良、智慧和勤勞的象征。”9月3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司、內(nei) 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暢遊北疆多彩非遺”——“非遺+旅遊”體(ti) 驗展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興(xing) 安盟阿爾山市舉(ju) 行。在泥塑(北京兔兒(er) 爺)展台,非遺傳(chuan) 承人胡鵬飛正為(wei) 阿爾山市民李秋包裝一個(ge) 兔兒(er) 爺擺件兒(er) 。
懷抱3歲兒(er) 子的李秋告訴記者,這個(ge) 精致的兔兒(er) 爺是她準備送給朋友的新婚禮物。“舉(ju) 辦旅遊大會(hui) 在我們(men) 這邊像過節一樣,活動第一天我們(men) 就來逛過了,幾乎每天都會(hui) 買(mai) 點兒(er) 小玩意兒(er) 帶回家。”
巧奪天工的銀飾,華美多彩的紅釉彩瓷,外酥裏嫩的烤全羊……多姿多彩的非遺記錄著傳(chuan) 統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見證了綿延不息的中華文明傳(chuan) 承。作為(wei) 2023中國(阿爾山)旅遊大會(hui) 重要活動之一,體(ti) 驗展通過技藝展示區、非遺研學區、非遺美食區、非遺展演區、非遺市集區5個(ge) 單元,以內(nei) 蒙古為(wei) 核心,精選全國50餘(yu) 項非遺代表性項目及產(chan) 品,以“非遺+旅遊”的方式,生動詮釋非遺魅力,豐(feng) 富遊客的旅遊體(ti) 驗,增加旅遊的文化價(jia) 值。
“體(ti) 驗展讓我們(men) 感受到了全國各地非遺的魅力。”胡鵬飛說,旅遊需要文化的支撐,相信在文化的加持下,阿爾山旅遊會(hui) 越來越好。
孔孔相通,天地人和;路路暢通,匯通天下。這是六合枕的美好寓意。在六合枕製作技藝展台,各地遊客紛紛駐足了解這項內(nei) 蒙古自治區級非遺項目。來自武漢的自駕遊客李江告訴記者:“這趟阿爾山之行太值了,不僅(jin) 看到了美景,還參加了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這個(ge) 枕頭自用、送人都不錯,剛跟老板留了聯係方式。”
“特別榮幸能把六合枕帶到旅遊大會(hui) 進行展示。”六合枕製作技藝傳(chuan) 承人於(yu) 鉑說,希望能通過此次活動更好地展現非遺魅力,與(yu) 全國的非遺傳(chuan) 承人深入交流,共同推動非遺傳(chuan) 承和創新發展。
“我是尋著椒香味來到這個(ge) 展台的,現炒的鴨翅太有食欲了。”“酸馬奶味道挺特別,沒想到這也是非遺。”“非遺不僅(jin) 能買(mai) 買(mai) 買(mai) ,還能吃吃吃,必須點讚。”此次體(ti) 驗展上,非遺美食區異常火熱,平時難得一見的特產(chan) 集於(yu) 一處,背後的非遺故事引人入勝,“舌尖上的非遺”讓人垂涎三尺。
北京通州運河怡豐(feng) 園副總經理王雨冰在北京老字號——椒麻鴨翅烹飪技藝展台前,一邊向遊客介紹椒麻鴨翅產(chan) 品,一邊支上手機進行直播帶貨。“我們(men) 的鴨翅在阿爾山太受歡迎了,台子上的已經賣完了,就連我們(men) 正在炒製的也已經預訂出去了。”
看、逛、吃之餘(yu) ,遊客還可以在這裏親(qin) 手製作精美非遺作品,學習(xi) 非遺技術和傳(chuan) 統工藝。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阿爾山市“白狼林俗樹皮畫”展位,一幅幅由白樺樹皮、苔蘚、樹葉等為(wei) 原料繪就的花鳥圖、風景圖,栩栩如生,吸引了眾(zhong) 多遊客簇擁圍觀、動手體(ti) 驗。
“這次體(ti) 驗展太棒了,白狼林俗樹皮畫的製作方式很有趣,就像是把大自然裝到了畫框裏,我要為(wei) 這次活動點讚。”來自浙江的遊客丁萍說,她下次一定要帶孩子一起來,走進大山,邊欣賞山裏的美景,邊自己去撿拾材料,製作一幅屬於(yu) 自己的作品。(本報首席記者 王 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