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發 專家:對因治療降低混合感染風險
進入秋冬季,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發,一些人甚至同時感染多種呼吸道病原體(ti) ,“混合感染”也因此引發關(guan) 注。
簡單來說,混合感染就是同時感染2種以上的病原體(ti)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yu) 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王一民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稱:“混合感染的情況並不少見,臨(lin) 床上的混合感染多數以病毒、細菌、支原體(ti) 的組合為(wei) 主。”
秋冬季易出現呼吸道病原體(ti) 混合感染的情況。王一民表示,最近,兒(er) 童是以肺炎支原體(ti) 感染為(wei) 主,再混合常見的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染;成人則是以呼吸道病毒感染為(wei) 主,再混合肺炎支原體(ti) 感染。“由於(yu) 近年來很多人養(yang) 成了戴口罩的習(xi) 慣,人群抵禦各種病原體(ti) 的能力降低,加上天氣變冷等環境因素,今年的混合感染情況顯得相對多一些。”
“混合感染對老年人、有基礎病的人、孕產(chan) 婦、兒(er) 童等高危人群影響較大,可能會(hui) 引發呼吸衰竭、心肌損傷(shang) 等重症,住院概率也可能增加。其他人群出現混合感染,一般屬於(yu) 輕症,重症和住院概率較低。”王一民說。
總體(ti) 來看,混合感染的情況可控。以傳(chuan) 播最廣、影響最大的流感為(wei) 例,雖然流感患者人數略有增加,但流感病毒類型與(yu) 以往並沒有區別,主要還是甲型H1N1、甲型H3N2,以及乙型流感,沒有出現少見的或新的病毒類型。
針對混合感染,一般采取對因治療。王一民告訴記者,治療的前提是正確診斷感染病原體(ti) 。“如果出現發燒、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狀,可通過快速抗原檢測或核酸檢測明確病原體(ti) ,對引發疾病的病菌進行針對性治療。如果混合感染2種病原體(ti) ,可同時針對這2種病原體(ti) 進行治療。”
為(wei) 降低混合感染帶來的風險,專(zhuan) 家建議重點保護好高危人群。“老年人、有基礎病的人、孕產(chan) 婦、兒(er) 童等高危人群一定要盡早接種疫苗,去人員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地方戴好口罩,回家及時洗手。醫院病菌相對較複雜,去醫院時一定要戴口罩。此外,要保持健康生活習(xi) 慣,如規律作息、科學運動、均衡飲食、定期通風等。”王一民說。
《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指出,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經濟有效的方式。王一民強調:“高危人群在沒有禁忌症的情況下,一定要及時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針對居家用藥,王一民建議備一些常見的呼吸道感染藥物,如退燒藥、止咳藥,中西藥都可以,備1—2種就夠。“不建議家裏備抗生素藥物,尤其是孕婦、兒(er) 童、腎功能不全者等特殊人群用藥有很多禁忌,用藥前務必谘詢醫生。另外,要定期清理過期藥品。”(記者代小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