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蹲點日記|從工業“老基地”到數字“新賽道”
海報製作:方金洋
新華社天津11月2日電(記者劉惟真、王寧)這裏是南運河、子牙河、北運河的交匯之處,“三河五岸”的地理區位尤為(wei) 獨特;這裏是天津工業(ye) 的發祥地之一,大批技術工人曾在此間往來穿梭。因橫跨子牙河的大紅橋而得名的天津市紅橋區,正加速打造京津冀同城商務區,開拓數字經濟賽道,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駛入快車道。
闖出“新賽道”
站在天津陸家嘴金融廣場27層的落地窗前遠眺,津城的秋日風光盡收眼底,天津西站仿佛近在眼前。印建坤創立的留學後服務品牌“異鄉(xiang) 好居”就是從(cong) 這裏啟程,將業(ye) 務足跡延伸到了全球27個(ge) 留學目的地。
“對於(yu) 不少留學生而言,在異國他鄉(xiang) 租住房屋是一項費時費力的難題。”天津異鄉(xiang) 好居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印建坤說,8年前他著手創業(ye) ,為(wei) 中國留學生提供海外目的地租房、接送機等服務。
2018年,公司正式落戶到了天津陸家嘴金融廣場。企業(ye) 研發中心設立在北京中關(guan) 村,快捷的交通使“雙城優(you) 勢”成了公司一大業(ye) 務特征。此外,京津地區周邊也分布著多個(ge) 航空樞紐。“目前津興(xing) 城際鐵路進入開通運營‘倒計時’,這將使海外供應商來天津總部洽談更加方便。”該公司副總經理史毅說。
天津市紅橋區副區長薑麗(li) 丹說,近年來,紅橋區健全數字經濟工作機製、積極打造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集群、加快推動數字經濟重點項目,為(wei) 數字經濟發展提供豐(feng) 富的應用場景和要素保障,帶動了一批優(you) 質企業(ye) 在新賽道上開拓向前。
隨著公司發展駛入“快車道”,“異鄉(xiang) 好居”的會(hui) 議室內(nei) 幾乎每兩(liang) 天就會(hui) 有一批海外供應商前來交流合作。2022年,企業(ye) 實現營業(ye) 收入1.6億(yi) 元,淨利潤4400萬(wan) 元。
錘煉“硬科技”
在天津卓朗科技園旁,坐落著原天津外貿地毯廠的一排老車間。走進公司嶄新的大樓之前,天津卓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岩光總愛往一牆之隔的老廠房望一望。
“這座老廠房是我們(men) 創業(ye) 夢想萌芽的地方。”陳岩光回憶道,十餘(yu) 年前,自己畢業(ye) 後與(yu) 公司創始人張坤宇並肩創業(ye) 。兩(liang) 人共同創立的“軟件工作室”,最初就設在老廠房一間幾十平方米的工作室內(nei) 。
“當時,京津冀地區不少製造業(ye) 企業(ye) 都急需利用工業(ye) 軟件與(yu) 數字化平台來提升生產(chan) 質效、進行產(chan) 業(ye) 升級。但國外工業(ye) 軟件售價(jia) 高、采購難,因此我們(men) 決(jue) 定發揮自身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將目光投向產(chan) 業(ye) 急需但門檻較高的工業(ye) 軟件領域。”陳岩光說。
2009年,天津卓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式在紅橋區注冊(ce) 成立。曆經多年,這家公司已發展為(wei) 了專(zhuan) 業(ye) 智能製造和數字化轉型係統解決(jue) 方案服務商。
走進企業(ye) 展廳,卓朗天工數采係統、視覺分揀螺母係統等一係列設備“科技感”十足;過去幾年間,公司還幫助400多家機械製造企業(ye) 建立了數采平台、AI平台和數字孿生平台,助力企業(ye) 提升效率。
“‘放管服’改革及營商環境的不斷優(you) 化,讓企業(ye) 得以心無旁騖地研發創新。”張坤宇說,公司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對科技創新的堅守,更離不開天津市、紅橋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與(yu) 決(jue) 心。
目前,承載著公司發展曆史與(yu) 天津工業(ye) “基因”的老廠房將被翻新,納入卓朗科技園二期(京津冀工業(ye) 軟件產(chan) 業(ye) 基地)的建設範圍。“相信隨著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建設的推進,我們(men) 將能與(yu) 更多行業(ye) 企業(ye) 協力合作,推動製造業(ye) 與(yu) 數字經濟快速發展。”陳岩光充滿期待。
轉型“新路徑”
天津市紅橋區光榮道科技產(chan) 業(ye) 園內(nei) ,一幢灰白相間的大樓上“天津水泥院”“數智雙碳中心”幾個(ge) 大字格外醒目。這是中國建材集團今年投用的綠色數智雙碳創新中心。
走進大樓,一幅幅中國水泥工業(ye) 的發展曆程圖映入眼簾。中國建材集團旗下的天津水泥工業(ye) 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天津水泥院”)成立於(yu) 1953年,為(wei) 我國水泥工業(ye) 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水泥工業(ye) 正在朝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這就是我們(men) 在這裏投資建設研發創新中心的原因。”中國建材裝備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天津水泥工業(ye) 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執行董事、總經理陳增福說,如今,企業(ye) 重心正從(cong) 生產(chan) 設計轉向綠色創新。
今年以來,天津市紅橋區推動建設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將數字經濟、平台經濟、研發設計、高端服務業(ye) 作為(wei) 重點發展產(chan) 業(ye) ,逐步形成聚集效應。這一規劃與(yu) 企業(ye) 發展路徑不謀而合。借此契機,天津水泥院決(jue) 定投資5億(yi) 元在京津冀同城商務區打造綠色創新中心。
天津市紅橋區委副書(shu) 記、區長陳宇說,紅橋區要緊緊把握天津西站從(cong) 單純的軌道交通樞紐向“空鐵聯運”交通樞紐轉變、進而向綜合交通樞紐轉變的戰略機遇,強化紅橋區作為(wei) 天津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新門戶的定位,通過發揮服務京津冀、輻射“三北”地區、聯通國內(nei) 外主要城市的作用,培育具有強大輻射力的現代服務業(ye) 集群,形成特色鮮明的都市型產(chan) 業(ye) 體(ti) 係,打造天津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