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鄉村孩子足球夢 平地屯的足球少年
“屯子裏的村民每戶讓出了幾分地,足球場很快就可以擴建了。”在廣西柳州市柳江區穿山鎮高平村平地屯,公益足球教練鄧君告訴記者,“這深一塊、淺一塊的假草皮,是市裏一個(ge) 球場翻新時丟(diu) 棄的,我們(men) 當寶貝一樣拉了回來。”
平地屯的足球故事從(cong) 2020年8月開始,當時柳州市的足球愛好者發起了廣西鄉(xiang) 村足球振興(xing) 計劃,選取當地4個(ge) 村屯作為(wei) 試點,開展青少年足球公益培訓,平地屯就是試點之一。
足球公益項目的到來,點燃了村裏孩子的足球夢。
“這裏離市區挺遠,文體(ti) 資源相對欠缺,這也是我們(men) 選擇走進鄉(xiang) 村的原因。”鄧君回憶說,2020年9月12日,平地屯開始了第一堂鄉(xiang) 村公益足球課,全村男女老少都來了,孩子們(men) 把教練團團圍住,村民敲鑼打鼓、舞獅子,場麵特別震撼。
盡管村民都很熱情,但村裏的訓練條件還是讓大家犯了難,沒有教具,更沒有場地。
教練就帶著家長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把村裏的雜物間變成“更衣室”,把閑置垃圾桶當成標誌桶,把廢舊塑料管做成敏捷圈,把拔河繩擺成繩梯,廢舊礦泉水瓶注滿水插上旗就是標誌杆……再利用上一片水泥地的籃球場和愛心團體(ti) 捐贈的10個(ge) 足球,一堂足球課就開始了。
艱苦的環境擋不住孩子們(men) 訓練的熱情,從(cong) 幼兒(er) 園大班到小學六年級,來訓練的孩子越來越多。追著足球在場上奔跑,漸漸成了孩子們(men) 生活中的樂(le) 趣。
水泥地沒有緩衝(chong) ,孩子們(men) 一旦摔倒很容易受傷(shang) ,教練們(men) 提心吊膽,孩子們(men) 卻不管不顧。“摔倒了就爬起來唄!”穿山鎮中心小學六年級的足球隊隊長譚元華不以為(wei) 意。在孩子的世界裏,訓練比天大。鄧君說,有的孩子生病了,也不願放棄訓練,讓他們(men) 回家休息,他們(men) 也會(hui) 堅持坐在場邊觀摩。
足球讓村子發生著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足球。村民被教練和孩子們(men) 的執著打動,決(jue) 定修建一個(ge) 屬於(yu) 孩子們(men) 的足球場。“村裏有個(ge) 幹枯的水塘,全村一起湊了3萬(wan) 多元買(mai) 了碎石渣,並自發組成義(yi) 務勞動隊,把這個(ge) 水塘填平了。”鄧君激動地說。就這樣,2021年5月,一個(ge) “嶄新的”五人製專(zhuan) 用足球場落成了。
有了足球場,每天放學後孩子們(men) 也可以訓練。公益教練不在時,家長就親(qin) 自“上場”。譚覃傑的媽媽韋美瓊就是“家長教練”之一,在附近工廠上班的她,此前從(cong) 沒想過自己會(hui) 踢足球,還能當上教練。
“跟著教練發過來的視頻,我一遍遍學習(xi) ,再一遍遍練習(xi) ,慢慢也算有模有樣了。”韋美瓊還通過了國家二級社會(hui) 體(ti) 育指導員學習(xi) 培訓和考試。家長們(men) 說,或許這就是體(ti) 育的魅力——催人向前,塑造更好的自己。
如今,平地屯有8名家長成為(wei) 持證上崗的“家長教練”。“家長的參與(yu) 會(hui) 讓這個(ge) 球隊更快速更健康地發展。”鄧君說。
孩子們(men) 格外珍惜足球訓練的機會(hui) ,在他們(men) 心中,眼前的足球,是一顆叫“夢想”的種子,有一天會(hui) 帶領他們(men) 奔向外麵的世界。
2021年年底,球隊獲得了參加柳江區中小學足球比賽的機會(hui) ,為(wei) 了備戰,孩子們(men) 進行了為(wei) 期3個(ge) 月的集訓。冬天天黑得早,村民們(men) 騎來摩托車、電動車,用車燈照向球場,全力支持孩子們(men) 訓練。
孩子們(men) 的熱情得到了社會(hui) 的支持。2022年6月,在柳州市公益創投項目的資助下,平地屯足球場進行亮化改造。村民齊心協力,將燈光照明設備和攔網安裝到位,4束亮光劃破夜空,足球場照出了村裏最亮的一片天。奔跑的足球少年也通過自己的努力踢出了一片天。
2023年6月,以穿山鎮平地屯鄉(xiang) 村少年足球隊為(wei) 主要班底組成的穿山中心小學足球隊分兩(liang) 隊參加柳江區首屆中小學生鄉(xiang) 村足球賽,分別斬獲冠軍(jun) 、亞(ya) 軍(jun) ;球隊參加“村苗杯”2023年柳州市首屆鄉(xiang) 村足球青少年錦標賽,獲男子組季軍(jun) 、女子組亞(ya) 軍(jun) ;球隊獲評2023年度廣西“新時代好少年”。
2023年7月,6名隊員代表廣西赴內(nei) 蒙古參加2023希望工程少年足球夏令營,與(yu) 來自全國19個(ge) 省的近200名優(you) 秀足球少年同場競技,覃奕傑、覃奕斌兄弟獲評“進步之星”。
2023年9月,德甲沃爾夫斯堡足球俱樂(le) 部青訓教練團隊首次來訪廣西、走進鄉(xiang) 村,讓鄉(xiang) 村足球少年得以有機會(hui) 體(ti) 驗德甲青訓。
“這3年下來,好像所有的努力都在今年開花結果了,我們(men) 的孩子不僅(jin) 走出了柳州,還走出了廣西,甚至走出了國門,這些都是我們(men) 意想不到的。”鄧君感慨道。
“我和教練的約定是,如果期末考試進步巨大,教練就送我一雙球鞋。”穿山鎮中心小學六年級四班的覃奕傑驕傲地說,“我之前數學就40多分,這次我考了91分,語文從(cong) 原來的60多分提高到現在的80多分。”
譚仙鑫是穿山鎮中心小學六年級一班的學生,從(cong) 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有過叛逆、頑皮。如今,她剪去了長發認真訓練、學習(xi) 。她說,教練就像媽媽一樣,教會(hui) 了她很多道理。現在她會(hui) 幫家裏做家務,懂得了爺爺奶奶的辛苦。
“在新西蘭(lan) 女足世界杯現場,展示我們(men) 球隊的隊旗!”譚元華在談及做得最酷的一件事時告別記者,“當時有好多外國人鼓掌,給我拍照。”今年,他曾有幸去到女足世界杯的現場。
“我想成為(wei) 一名職業(ye) 運動員,父母也特別支持。現在,我的球技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我要為(wei) 我的夢想更加努力了。”隊員黃安琪自豪地說。
在談及孩子們(men) 的變化時,穿山鎮中心小學六年級三班班主任韋淑涵欣慰地說:“孩子們(men) 參加足球訓練後,在性格上有了很大的轉變,足球訓練讓他們(men) 變得活潑開朗,在學習(xi) 上更加專(zhuan) 注,上課注意力也集中了,會(hui) 主動向老師請教並認真完成作業(ye) 。”
“不管是體(ti) 育,還是其他文化課教育,都有一個(ge) 共同的目的——培養(yang) 新時代的接班人。”韋淑涵表示。
在老師和教練看來,體(ti) 育運動對一個(ge) 人品行的塑造無可替代。最初,可能不少孩子是出於(yu) 好奇參與(yu) 進來,但後來,他們(men) 在日複一日的訓練裏,磨礪了性格、塑造了團隊精神,多了一分不怕吃苦、不怕失敗、努力爭(zheng) 取進步的毅力和熱情,而這份熱情和成長,也讓他們(men) 更積極地麵對生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芊芊 沈柏鋒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