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麵綠色轉型

發布時間:2023-11-15 11:12: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董卉君(中國傳(chuan) 媒大學經濟與(yu) 管理學院)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是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yi) ,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必然選擇。

  2015年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上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其中,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jue) 人與(yu) 自然和諧問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綠色發展理念指引下,我們(men) 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wei) 關(guan) 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開展了一係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持續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不斷加大生態保護監管力度,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更加健全,汙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加快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已經成為(wei) 共識。綠色生產(chan) 方式在經濟領域廣泛應用,綠色生活和消費方式在社會(hui) 生活中蔚然成風。

  當前,更好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還麵臨(lin) 著一些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例如,綠色科技創新為(wei) 綠色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是推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動力。如何為(wei) 綠色發展注入科技力量,進一步通過科技創新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增強應對生態環境汙染破壞的能力,是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我們(men) 所麵臨(lin) 的重要問題。又如,推動綠色發展,重在建章立製,用最嚴(yan) 格的製度、最嚴(yan) 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我國已將生態文明建設寫(xie) 入憲法,融入國家發展政策中,但在推動綠色發展理念深入生產(chan) 生活的過程中,一些領域還存在法律法規保障不夠嚴(yan) 密的問題。如何進一步完善監督管理體(ti) 係,嚴(yan) 守生態保護紅線,如何進一步為(wei) 綠色發展理念的貫徹配備更為(wei) 嚴(yan) 格的執法體(ti) 係,加大執法和懲治力度,做到執法必嚴(yan) 、違法必究,這些都是擺在我們(men) 麵前的重要課題。再如,我國能源體(ti) 係高度依賴煤炭等化石能源,生產(chan) 和生活體(ti) 係向綠色低碳轉型的壓力都很大,實現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任務極其艱巨。我們(men) 承諾的“雙碳”目標是確定不移的,但達到這一目標的路徑和方式、節奏和力度則應該而且必須由我們(men) 自己作主。如何在實踐中處理好“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guan) 係,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將“廣泛形成綠色生產(chan) 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li) 中國目標基本實現”作為(wei) 到2035年我國發展總體(ti) 目標的重要內(nei) 容。新征程上,我們(men)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站在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

  在健全推動綠色發展的法製保障方麵持續發力,進一步強化法律製度對綠色發展的保障作用。要發揮製度本身的約束力,製定更加科學規範的評價(jia) 標準,分層次建設並滲透到綠色生產(chan) 、綠色流通、綠色生活等各領域的綠色發展績效評價(jia) 體(ti) 係中。充分運用經濟杠杆的激勵和約束作用,進一步完善環境保護稅、資源稅、水資源稅等“多稅共治”的綠色稅收體(ti) 係。嚴(yan) 守生態保護紅線,根據不同資源環境情況劃分為(wei) 不同區域,提升生態係統綠色供給能力,創造美麗(li) 清潔的宜居環境。落實生態保護補償(chang) 製度,提高全民積極參與(yu) 綠色發展的意識,壓實各方自覺承擔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通過不斷健全的法製保障,有效協調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guan) 係,為(wei)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營造更好的法製環境。

  在厚植綠色發展理念方麵持續發力,為(wei)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創造良好條件。根據係統經濟學的觀念,很多經濟層麵問題的最優(you) 解往往不在經濟係統的內(nei) 部,而是在經濟係統的外部。為(wei) 了實現經濟社會(hui) 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等各方麵的協調發展。綠色發展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生活息息相關(guan) ,人民群眾(zhong) 是綠色發展的參與(yu) 者,也是綠色發展的受益者。引導人民群眾(zhong) 正確認識人與(yu) 自然之間的關(guan) 係,擔當自身的義(yi) 務與(yu) 責任,進而在生產(chan) 生活實踐中自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在全社會(hui) 形成綠色發展的風尚,事關(guan) 綠色發展全局。要通過倡導與(yu) 推廣,逐步培養(yang) 綠色發展的自覺,讓綠色發展理念在潛移默化中成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的生活理念,更好推動綠色發展理念落實落地。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保持良好生態環境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心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麵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ti) ,沒有哪個(ge) 國家能獨善其身。”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的發展與(yu) 世界的發展緊密聯係、息息相關(guan) ,綠色發展問題不隻是某個(ge) 國家麵臨(lin) 的問題,而是需要全球共同關(guan) 注的共性問題。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黨(dang) 中央提出的一係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wei) 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guan) 係指明了方向。綠色發展理念不僅(jin) 將造福中國,也將惠及世界。在追求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過程中,我國應與(yu) 世界各國攜手同行,通過推進綠色科技創新和綠色低碳轉型,積極引領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為(wei) 全球綠色發展注入持久動力、貢獻中國力量。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