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最高法:加大涉民生案件執行力度 化解執行積案難案

發布時間:2024-01-16 15:07: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在今天(1月15日)召開的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hui) 議上,最高人民法院對執行工作作專(zhuan) 題部署。

  加大涉民生案件執行力度 化解執行積案難案

  最高人民法院表示,要求加大涉民生案件執行力度,同時,要求各級法院克服地方保護主義(yi) 、化解執行積案難案。

  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對涉及申請人基本生活的執行案件,如人身損害賠償(chang) 、道路交通事故、追討薪酬工資等,要特事特辦,急事快辦,用足用盡各項執行措施,優(you) 質高效執行到位。健全涉民生執行常態化綠色通道機製,加大力度、更加高效清理拖欠農(nong) 民工工資、拒付贍養(yang) 費及撫養(yang) 費、工傷(shang) 賠償(chang) 金等案件。

  為(wei) 了克服地方保護主義(yi) 、化解執行積案難案,自2023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部署開展交叉執行工作試點。據介紹,交叉執行是指通過指定、提級執行,執行法院交互將本院部分難以執行的案件移交其他法院執行,促進加大執行工作力度,並形成有力監督,有效防止權力、關(guan) 係、人情幹擾,遏製濫用執行權乃至執行腐敗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介紹,執行難中常見被執行人是當地重要企業(ye) 、納稅大戶,甚至是重點國企或行政部門等情況。交叉執行就是要讓接受指定的法院在不受牽絆、沒有包袱、完全依法自主的條件下,力推案件執行。據統計,開展交叉執行工作試點以來,共提級、交叉執行案件8782件,取得實質性進展2645件,執行到位金額193.76億(yi) 元,攻克了一批大案要案“骨頭案”。最高人民法院要求,上級法院發現原執行法院存在消極執行、拖延執行等執行不力情形,發現違紀違法問題線索的,應當嚴(yan) 肅依紀依法查處、追究責任。

  實踐中,一些案件被執行人完全喪(sang) 失履行能力,即使法院窮盡一切措施,也無法實際執行到位。對此,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對債(zhai) 權債(zhai) 務關(guan) 係簡單的案件,要積極探索破產(chan) 案件簡化審理,解決(jue) 現行破產(chan) 程序複雜、耗時長、耗資多等弊端。探索自然人破產(chan) 製度,為(wei) “誠實而不幸”的被執行人減除無能力化解債(zhai) 務枷鎖提供法律支撐。

  強化善意文明執行 減少對被執行人正常生產(chan) 生活影響

  會(hui) 上,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強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重在最大限度減少對被執行人正常生產(chan) 生活的影響,不能出現違規“執行一個(ge) 案子,搞垮一個(ge) 企業(ye) ,下崗一批職工”的情況。強製執行必須在全方位監督下善意、規範運行。

  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級法院要合理選擇執行財產(chan) ,被執行人有多項財產(chan) 可供執行的,應選擇對被執行人生產(chan) 生活影響較小且方便執行的財產(chan) 執行,同時,為(wei) 被執行人及其扶養(yang) 家屬保留必需的生活費用。對涉及企業(ye) 尤其是民營企業(ye) 的,要嚴(yan) 格區分企業(ye) 法人財產(chan) 與(yu) 股東(dong) 個(ge) 人財產(chan) ,嚴(yan) 禁違法查封案外人財產(chan) ,嚴(yan) 禁對不得查封的財產(chan) 采取執行措施,堅決(jue) 杜絕超標的查封,切實保護民營企業(ye) 等企業(ye) 法人、企業(ye) 家和各類市場主體(ti) 合法權益。

  要善用執行和解、破產(chan) 重整等製度

  最高人民法院要求,要善用執行和解、破產(chan) 重整等製度。對資金鏈暫時斷裂,但仍有發展潛力、存在救治可能的企業(ye) ,可以通過和解分期履行、兼並重組、引入第三方資金等方式盤活企業(ye) 資產(chan) 。對具有營運價(jia) 值的企業(ye) 通過破產(chan) 重整、破產(chan) 和解解決(jue) 債(zhai) 務危機,充分發揮破產(chan) 製度的拯救功能,幫助企業(ye) 走出困境。

  對能“活封”的財產(chan) ,盡量不進行“死封”,使查封財產(chan) 能夠物盡其用,避免資源浪費。比如,查封被執行企業(ye) 廠房、機器設備等生產(chan) 資料,被執行人繼續使用對該財產(chan) 價(jia) 值無重大影響的,就應允許其使用。同時,也可以靈活采取變價(jia) 措施。比如,對不動產(chan) 等標的額較大或者情況複雜的財產(chan) ,被執行人認為(wei) 委托評估確定的參考價(jia) 過低、申請自行處置的,隻要符合法定條件,一般應當準許。

  (總台央視記者 張賽)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