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中蘊藏著重生的力量
時隔一個(ge) 多月,我再一次來到積石山。相比於(yu) 地震剛發生後的慌亂(luan) ,我欣喜地看到這裏的生活在逐漸恢複,安置點在平靜中孕育著重生的希望。
2023年12月19日,地震發生後幾個(ge) 小時,我趕到大河家鎮陳家村,那裏是地震受災最嚴(yan) 重的地方。斷壁殘垣,一片狼藉,在大自然的威力麵前,我感受到人的渺小無力。當地海拔高,較為(wei) 落後,這也讓我對災後重建有著一絲(si) 憂慮。但現在,一切都在重新開啟。那些家裏房子倒塌或受損的當地群眾(zhong) ,住在整潔、溫暖的活動板房中,人們(men) 談論最多的是家園重建。
除了政府幫扶,重建家園需要各方努力,最重要的是要激發受災群眾(zhong) 的內(nei) 生動力。當地政府組織的職業(ye) 技能培訓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參加。和馬麻乃一樣,很多之前在外打工,沒有一技之長的年輕人不用動員就參加了培訓班。大家學得很積極,電焊培訓班的實操課上,焊條經常不夠用,一些學員除了完成老師的作業(ye) ,還會(hui) 偷偷藏幾根,下課後再開小灶自己多練習(xi) 。
原本隻在家裏做飯照顧孩子的婦女也行動起來了。家政培訓班上,她們(men) 很珍惜學習(xi) 機會(hui) ,在老師手把手的指導下,一遍一遍地學。
震後救災有序開展,這讓震後回來的在外務工青年少了一份牽掛,不少人已經離開家鄉(xiang) ,又回到了原來的崗位。
我20多天前見到的好幾名年輕人都已返崗,有人說,“要趁著節前多幹一個(ge) 月,多掙些錢回家”。
“團結奮鬥,重建家園”“勇挑重擔建家園,自力更生創未來”……災區到處都有這樣的標語,行走在大河家鎮的街道,很多商店、飯館、賓館都重新開業(ye) ,街道上恢複了煙火氣,這座聯通甘青兩(liang) 省的曆史名鎮在冬季裏開始重現生機。
有序和平靜中蘊藏著重生的力量,這是我重新走進積石山災區後的真切感受。相信春暖花開的時候,這裏一定會(hui) 是另一番景象。
馬富春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