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守護“無價之寶” 夯實幸福之基

發布時間:2024-02-08 16:1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編者按

  2020年8月30日,在密雲(yun) 水庫建成60周年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建設和守護密雲(yun) 水庫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回信,強調密雲(yun) 水庫作為(wei) 北京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水資源戰略儲(chu) 備基地,已成為(wei) 無價(jia) 之寶。作為(wei) 北京的生態涵養(yang) 區、首都最重要的水源保護地及區域生態治理協作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特色文化旅遊休閑及創新發展示範區,北京市密雲(yun) 區在守好水庫、打好生態牌、走好高質量發展等方麵開展了怎樣的探索實踐?有哪些啟示?光明日報調研組對此開展了深入調研。  

  冬日暖陽下的密雲(yun) 水庫如詩如畫,浩浩蕩蕩的候鳥大軍(jun) 已穿越山川湖泊,落腳在庫區邊、潮河畔,它們(men) 中有豆雁、赤麻鴨,還有白鶴、扇尾沙錐等珍稀鳥類,觀鳥愛好者聞訊而來。

  “對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我們(men) 可不敢怠慢,悄悄地或者遠一點觀看。”北京攝影愛好者宋會(hui) 強指著水庫中的濕地說,“遇到更珍貴的鳥,比如白枕鶴,有時候連呼吸都屏住,生怕打擾到它們(men) 。”日益向好的生態環境,讓候鳥對密雲(yun) 投出了“信任票”,這些大大小小的飛行“明星”在此駐足停留或安居樂(le) 業(ye) ,繪就了一幅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畫卷。

  保水保生態,堅定不移守護好綠水青山

  調研組來到煙波浩渺的密雲(yun) 水庫和美麗(li) 的潮白河畔。

  在水庫上遊潮河高嶺橋段,初結的薄冰和流水相映成趣,一大群野鴨正在寬闊的水麵上悠閑遊弋,戲水覓食。一旁幾隻大白鷺時而佇(zhu) 立時而展翅,為(wei) 冬日河道增添了靈動的生機。

  “濕地、河道裏經常能看到成群結對的候鳥,有些鳥兒(er) 常年生活在這裏,像安家了似的,生態美、候鳥歸,作為(wei) 密雲(yun) 人,我感到非常自豪。”一位市民說。

  “目前密雲(yun) 全區記錄的鳥類有409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1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70種。現在,我們(men) 有100多人的監測隊伍,三年來人工監測數據達到8萬(wan) 多條,為(wei) 全市製定鳥類及棲息地的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撐。”密雲(yun) 區園林綠化局調查隊隊長張德懷說。

  調研組了解到,近年來,密雲(yun) 區持續改善森林生態係統,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針對密雲(yun) 水庫水位上漲淹沒部分臨(lin) 水灘塗地,在條件適宜區域建設鳥類棲息地,研究候鳥習(xi) 性、種群、生存條件等,給候鳥提供更加優(you) 質的生存環境。

  清新的空氣、清澈的水流、青綠的群山、清朗的環境,孕育了密雲(yun) 豐(feng) 富獨特的生物種群。為(wei) 擁抱自然、守護一片生機,密雲(yun) 區持續織密生態保護網絡,科學保護自然生物種群,構建起萬(wan) 物和諧共生的美麗(li) 家園。

  在密雲(yun) 區新城子鎮古柏公園內(nei) ,一棵“超高齡”的古側(ce) 柏展現出勃勃生機。在建設古柏公園過程中,為(wei) 保護好這棵全北京乃至整個(ge) 京津冀地區最古老的“樹王”——具有3500年樹齡的新城子“九摟十八杈”古柏,把古樹周邊的道路整體(ti) 東(dong) 移近20米,把生長空間“還給”古樹。

  “要協調路邊好幾個(ge) 單位‘搬家’,難度不小。但想要保護好大自然,就要尊重自然規律,給古樹充足的生長空間。”新城子鎮鎮長王江波說。為(wei) 一棵樹,挪一條路,這促成了北京市首個(ge) 古柏公園的建成。

  古樹名木,見證著悠久的曆史,承載著鄉(xiang) 愁情思,是有生命的“文物”、活著的“檔案”。密雲(yun) 區因地製宜,積極探索古樹名木保護新思路、新方法,留住千年古都獨特的文明記憶。近年來,他們(men) 持續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區域內(nei) 的國家級、市級珍稀野生動植物已達287種。

  調研組發現,密雲(yun) 區開展的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在推進生態保護修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古石峪、史莊子村位於(yu) 半城子水庫上遊,河道長期受自然侵蝕影響,出現了防護壩壩基掏空、泥沙淤積、雜草叢(cong) 生的現象,形成了安全隱患。”密雲(yun) 區水務局局長郭寶林介紹。為(wei) 保護水源,改善生物環境,提高村莊安全防護能力,2023年5月起,密雲(yun) 區將水係、農(nong) 路、農(nong) 田、村莊、綠化美化、景觀建設一並進行整治提升。目前,密雲(yun) 區已累計治理小流域92條,河道碧水悠悠、魚翔淺底,村域環境煥發“新顏”。

  綠水青山的守護和水源安全還離不開法治護航。近年來,密雲(yun) 區不斷優(you) 化升級科技保水各項措施,通過構建密雲(yun) 水庫及周邊地區“水陸空”立體(ti) 化保水平台,實現全天候、全覆蓋、常態化的自動巡查、監測及管理,全力守護水源安全穩定。

  在溪翁莊、高嶺、太師屯等鎮域五處製高點位,“瞭望塔”如同哨兵一般,每日實時觀察著密雲(yun) 水庫的動靜。周邊生態環境、水域異常情況在“電子眼”的監視下一目了然,瞭望範圍覆蓋了水源一級保護區。

  “瞭望塔配有360度攝像頭和高倍望遠鏡,能夠第一時間發現水庫周邊釣魚等涉水違法行為(wei) 並及時上報。”高嶺鎮石匣村村幹部趙洪海說。

  在庫區內(nei) 部,無人機、無人船每天開展日常巡邏檢查,執法人員通過觀察監控儀(yi) ,便可對違法人員、作業(ye) 船隻和整體(ti) 案件的處置過程進行數據回傳(chuan) ,比起人工巡查有著動靜更小、視野更廣闊的優(you) 勢。“使用無人機巡查發現異常行為(wei) 後,我們(men) 快速與(yu) 陸地分隊聯係,到達違法地點,取證立案處罰,形成高壓態勢,確保庫區內(nei) 秩序良好。”密雲(yun) 水庫綜合執法大隊水上分隊隊長崔小軍(jun) 說。

  調研發現,有了科技力量的加持,密雲(yun) 水庫實現了水量和水質“雙提升”。密雲(yun) 水庫蓄水量持續保持高水位運行,水質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潮河、白河水質保持國家地表水I類標準。密雲(yun) 水庫入選生態環境部“美麗(li) 河湖”優(you) 秀案例,被水利部評為(wei) “人民治水·百年功績”治水工程項目,對全國飲用水源地保護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為(wei) 生態涵養(yang) 區發展提供支撐

  走進懷柔科學城東(dong) 區(密雲(yun) 部分),現代化高科技氣息撲麵而來。

  懷柔科學城跨密雲(yun) 、懷柔兩(liang) 區,占地100.9平方公裏,是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主平台之一。

  “懷柔科學城東(dong) 區主要聚焦地球係統科學、生命科學兩(liang) 大方向,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技研發平台、成果轉化服務,配套居住、綜合服務等功能”,懷柔科學城東(dong) 區辦副主任張雪雲(yun) 介紹,科學城東(dong) 區集聚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科研院所,依托大科學裝置及科研資源,重點發展環境科學、醫藥健康等產(chan) 業(ye) ,成為(wei) 推動密雲(yun) 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在地球係統數值模擬裝置的“地球模擬實驗室”展廳裏,一個(ge) 直徑3米的LED版“模擬地球”吸引了調研組的目光。

  “地球係統數值模擬裝置名叫‘寰’,被人們(men) 親(qin) 切地稱為(wei) ‘裝在實驗室裏的地球’”,地球係統數值模擬裝置總工程師助理唐曉告訴調研組,“它通過超級計算機對地球係統數據進行模擬與(yu) 計算,推演地球各圈層的變化,大氣、洋流、冰雪、地塊、生物……億(yi) 萬(wan) 種變化都在‘寰’的推演之中。‘寰’是我國首個(ge) 以軟件為(wei) 核心的大科學裝置,不僅(jin) 能提升我國氣候外交實力和環境話語權,而且能加強在防災減災、極端天氣預測、應對氣候變化、環境治理、生態保護等方麵的轉化應用。”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項目主管李國強介紹,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地球係統數值模擬裝置項目作為(wei) 科學城五大裝置之一落戶密雲(yun) 區,後續將為(wei) 密雲(yun) 水庫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技術支持。

  水環境治理和水質改善離不開環境科學技術作支撐。走進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承建的環境汙染物識別與(yu) 控製協同創新平台,調研組看到,實驗室內(nei) ,質譜分析儀(yi) 器高速運轉,將分析數據上傳(chuan) 至電腦終端,科研人員正在進行工業(ye) 廢水處理、活性炭再生方法等專(zhuan) 業(ye) 實驗,紅外光譜氣體(ti) 分析儀(yi) 、總有機碳分析儀(yi) 、高性能計算平台等11台(套)科研設備已完成安裝,進入科研狀態。

  隨後,調研組來到北京大學懷密醫學中心。北京大學懷密醫學中心建設項目已於(yu) 2023年12月正式啟動。

  “該項目將整體(ti) 布局北大醫學主體(ti) 功能,建設尖端醫學突破、新型醫療科技、新藥創新、臨(lin) 床研究等相關(guan) 領域研究平台及機構”,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肖淵介紹說,北大懷密醫學中心將推動北大醫學整體(ti) 跨越式發展,引領生命健康領域高端要素加速向密雲(yun) 區集聚,為(wei) 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建設注入強勁動力,還將帶動密雲(yun) 科技創新和生命健康戰略發展帶的蓬勃發展。

  在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需要發揮科技創新的集聚效應和溢出效應。自2017年懷柔科學城東(dong) 擴密雲(yun) 32.5平方公裏以來,密雲(yun) 區緊握這支“神來之筆”,立足功能定位,憑借舒適宜人的生態環境,在密雲(yun) 區的青山綠水間,鑄造“國之重器”,主動融入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戰略布局。

  目前,密雲(yun) 區正全力推動科學城東(dong) 區一批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完工,為(wei) 科學家們(men) 提供最優(you) 美的科學城區、最有品質的“科學家之家”,積極做好科學城科技成果轉化,加快規劃建設生命健康科學小鎮,推動中關(guan) 村密雲(yun) 園和生態商務區提質升級,打造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新高地。一批生命健康科研機構已落地密雲(yun) 區,30餘(yu) 家生命健康企業(ye) 集聚中關(guan) 村密雲(yun) 園,全周期、全鏈條的“大健康”產(chan) 業(ye) 體(ti) 係正在形成。

  保水涵綠與(yu) 高質量發展相得益彰

  位於(yu) 密雲(yun) 水庫主壩西側(ce) 1公裏處的溪翁莊鎮尖岩村,陽光溫暖而柔和,讓人感到舒適和寧靜。

  為(wei) 保護好北京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密雲(yun) 水庫,在過去60多年裏,尖岩村經曆了整體(ti) 搬遷、創業(ye) 致富、關(guan) 停產(chan) 業(ye) 、再辟路徑。

  尖岩村第一書(shu) 記王淑平回憶,隨著國家作出修建密雲(yun) 水庫的決(jue) 定,尖岩村的鄉(xiang) 親(qin) 帶著必需的生活用品,僅(jin) 用了一天時間,就完成了全部搬遷,成為(wei) 密雲(yun) 區“移民第一村”。搬遷後,尖岩村在鎮黨(dang) 委和村支部的帶領下轉變思路,靠水吃水,開始發展漁業(ye) 。

  調研組了解到,20世紀90年代,尖岩村有網箱養(yang) 魚、地毯廠、花磚廠、服裝廠等,人人有工作,家家有收入。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密雲(yun) 水庫保護升級,村民們(men) 含淚把養(yang) 雞場、養(yang) 豬場、養(yang) 牛場關(guan) 掉,尖岩村成了全鎮唯一的低收入村。

  鄉(xiang) 親(qin) 們(men) 很苦惱:靠水不能吃水嗎?致富的道路,到底在哪裏?

  靠水也能吃水,隻是需要找準“吃法”。近年來,隨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深入實施,尖岩村挖掘特色,把發展重點放在了休閑旅遊。村裏把村民閑置的房屋整體(ti) 租賃,邀請專(zhuan) 業(ye) 團隊精心設計經營,發展集體(ti) 經濟,收入給百姓分紅。

  紛至遝來的遊客,讓村民嚐到了“吃生態飯”的甜頭,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以前,靠著水庫,富過;為(wei) 了保護水庫,也窮過。現在,護好了水庫,日子一年比一年甜,尖岩村成了“全國文明村鎮”。村莊的發展變化,讓村民們(men) 明白了一個(ge) 道理:以前的做法是竭澤而漁,現在“吃生態飯”才能長長久久。

  尖岩村是密雲(yun) 區綠色發展帶動村民增收的一個(ge) 縮影。

  走進北莊鎮山水甜源養(yang) 蜂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隻見所有蜂箱都已“穿上了冬裝”,做好了越冬的準備。

  合作社社員高成順告訴調研組:“11月份中旬開始進行保溫,把蜂群放在蜂箱底層,將蜂巢以成排的形式逐級堆放,在地麵上鋪設保溫板。這樣可以提高蜜蜂在冬季的成活率。”

  密雲(yun) 水庫二級生態保護區生長的眾(zhong) 多蜜源植物無汙染,適宜養(yang) 殖中蜂。密雲(yun) 區園林綠化局蜂業(ye) 管理站站長羅其花介紹,在蜜蜂種業(ye) 、蜜蜂養(yang) 殖、蜂產(chan) 品深加工以及文旅融合等方麵,密雲(yun) 區已形成了較為(wei) 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蜂產(chan) 業(ye) 正成為(wei) 帶動村民致富增收的“金名片”。

  一座水庫涵養(yang) 一座城。碧波浩渺、水清岸綠,是密雲(yun) 區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憑借生態資源優(you) 勢,密雲(yun) 區立足區域定位發展新型旅遊產(chan) 業(ye) ,打造門前有花、推門見綠的自然生態景觀,吸引了大批創客青年在村裏紮根。

  金叵羅農(nong) 場宣傳(chuan) 員黃成晏告訴調研組:“城市創客的到來,吸引了更多遊客,帶動了農(nong) 場旅遊和村莊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

  調研組發現,在密雲(yun) ,“旅遊+教育”“旅遊+體(ti) 育”“旅遊+康養(yang) ”“旅遊+生態”“旅遊+夜經濟”等高品質旅遊項目多點開花,露營、騎行、市集等新業(ye) 態火爆“出圈”。

  龍雲(yun) 山自然風景區負責人孫國華介紹,近年來很多學校和青少年教育機構組織學生來學習(xi) 野外生存技能、走進長城文化帶感受曆史氣息、在田間地頭開展素質拓展……這樣的研學活動,不僅(jin) 豐(feng) 富了遊客的旅遊體(ti) 驗,也成為(wei) 密雲(yun) 區旅遊市場的新熱點。

  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密雲(yun) 啟示”

  總書(shu) 記回信三年來,密雲(yun) 區用實際行動踐行彰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魅力。藍綠交織、詩情畫意的生態空間為(wei) “大美密雲(yun) ”塑造了更加亮麗(li) 的外形,生態優(you) 勢向發展優(you) 勢的轉化為(wei) “生態密雲(yun) ”構築起越發堅實的內(nei) 核,快馬加鞭的民生工程建設為(wei) “幸福密雲(yun) ”賦予了愈加深厚的內(nei) 涵。

  立足功能定位,揚長避短、因地製宜選擇發展路徑。與(yu) 首都功能核心區相比,生態涵養(yang) 區在人才、資金、科技、市場等方麵均不具備特殊優(you) 勢。密雲(yun) 區立足自身生態資源的優(you) 勢和生態涵養(yang) 區功能定位,站在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發展,通過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走出一條特色的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不斷增強群眾(zhong) 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基於(yu) 自身功能定位和資源稟賦,揚長避短、因地製宜采取具有區域特色的發展模式,是推進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的重要思路。換言之,隻有選對了發展路徑,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堅持黨(dang) 建引領,重視改革和創新。密雲(yun) 區堅持把黨(dang) 的建設擺在首位,以高質量黨(dang) 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為(wei) 持續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密雲(yun) 區委打造“密雲(yun) 先鋒”特色黨(dang) 建品牌,創新“1+10”黨(dang) 員聯係群眾(zhong) 工作機製,引導廣大黨(dang) 員幹部融入全區各項事業(ye) 發展,切實打通基層治理“末梢循環”,為(wei) 推進密雲(yun) 區綠色高質量發展匯聚奮鬥力量。

  構建政策機製,推動“兩(liang) 山”理論轉化。密雲(yun) 區創新多部門協同治理,製定北京首個(ge) 《環境保護禁止令實施辦法》,強化“河長+警長+檢察長+法院院長”協同機製。率先在全國實現特定區域綜合性執法。統籌推進生態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生態化,探索“兩(liang) 山”理論轉化機製。探索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協同發展的綠色發展道路,推進國家級生態產(chan) 品認證試點工作。為(wei) 進一步將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堅持走綠色路,吃“生態飯”,打造“1+4+N”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發展體(ti) 係,探索特色化發展路徑。一流的生態環境、秀美的綠水青山,成為(wei) 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所在。

  調研組建議,在國家和市級層麵上應積極探索建立“生態特區”,將密雲(yun) 區打造成為(wei) “兩(liang) 山”理論樣板區、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的先行示範區、物種基因的儲(chu) 備區、生態文明的教育區、碳匯交易的示範區和休閑康養(yang) 的先行區。加大重大項目、重要平台等國家戰略部署向生態涵養(yang) 區布局,並給予資金政策支持和人才政策傾(qing) 斜。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是朝陽產(chan) 業(ye) 、幸福產(chan) 業(ye) 、綠色產(chan) 業(ye) ,符合首都最重要水源保護地的發展要求,在產(chan) 業(ye) 方麵應重點關(guan) 注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的政策扶持力度,在爭(zheng) 當守護好密雲(yun) 水庫、打好生態牌、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三好生”、打造“兩(liang) 山”理論樣板區上取得新作為(wei) 、新成效。

  (調研組成員:光明日報記者董城,北京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何仁偉(wei) 、侯昱薇、陳楠)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08日 07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