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薑明:保護黑土地需要持續推進
“加大黑土地保護工程推進力度”“優(you) 先把東(dong) 北黑土地區、平原地區、具備水利灌溉條件地區的耕地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適當提高中央和省級投資補助水平”……看到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有關(guan) 黑土地保護的新表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東(dong) 北地理與(yu) 農(nong) 業(ye) 生態研究所所長薑明感覺自己也出了一分力。
2021年,一場紮根東(dong) 北三省與(yu) 內(nei) 蒙古自治區的“黑土糧倉(cang) ”科技會(hui) 戰,讓薑明與(yu) 全國政協專(zhuan) 題調研組結緣。這一年,全國政協圍繞“十四五”規劃實施中的10個(ge) 專(zhuan) 題,開展連續5年的民主監督工作,“加強黑土地保護”是其中之一。薑明是當時受邀參加調研的非委員專(zhuan) 家之一。
“全國政協委員在調研中獲得第一手資料,一些好的建議能夠被采納並得到有效推動。”薑明兩(liang) 次參與(yu) 民主監督活動,他很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夠得到認可,“被社會(hui) 采納,被政府采納”。
2023年,薑明成為(wei) 全國政協委員。在當年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他針對農(nong) 業(ye) 係統複雜及影響要素多樣的特點,提出應建設黑土地土壤產(chan) 能數字模擬大科學裝置,科學精準評估土壤產(chan) 能及促進地力提升,為(wei) 東(dong) 北黑土地農(nong) 業(ye) 集約化、數字化管理和高質高效產(chan) 出提供國際領先的研究平台。該建議得到國家發改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吉林省發改委的快速響應。全國兩(liang) 會(hui) 結束不久,相關(guan) 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就打來電話溝通,隨後他得到了正式的提案辦理答複函。
去年4月底召開的全國政協“加強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雙周協商座談會(hui) 上,薑明的建言受到重點關(guan) 注。
這次發言,薑明提到了東(dong) 北黑土地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麵臨(lin) 的問題:一是黑土地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比重偏低,二是黑土地侵蝕溝發育嚴(yan) 重影響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的質量。他提出推進黑土侵蝕治理與(yu) 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工程充分融合,“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的設計理念一定要融入黑土地‘山水林田湖草’一體(ti) 化保護中”。他還建議以縣為(wei) 單元,在黑土地保護工程規劃層麵建立農(nong) 業(ye) 及水利部門的協商溝通機製,實現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及侵蝕溝治理一體(ti) 化實施。
水利部2023年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東(dong) 北黑土區侵蝕溝主要分布在耕地上,耕地麵積雖然僅(jin) 占東(dong) 北黑土區總麵積的三成,卻集中了近3/4的侵蝕溝,達49.48萬(wan) 條。東(dong) 北黑土區耕地侵蝕溝直接占毀耕地麵積達417.72萬(wan) 畝(mu) 。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薑明將繼續圍繞黑土地保護建言獻策,他準備就應對秸稈打包帶走黑土、侵蝕溝治理、實現黑土地再利用等議題提出提案。其中關(guan) 於(yu) “應對秸稈打包帶走黑土”的建議,源於(yu) 團隊赴吉林、黑龍江、遼寧實地調研8個(ge) 農(nong) 業(ye) 合作社和相關(guan) 企業(ye) 的結果。
薑明介紹,近些年,秸稈打包離田在東(dong) 北大部分地區已是常態,但長此以往會(hui) 造成黑土流失問題。他由此提出多方麵舉(ju) 措,包括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科學的秸稈打包帶土全鏈條評價(jia) 體(ti) 係,加快秸稈打捆機除塵設備升級換代,從(cong) 源頭降低帶土量,以及分類推進區域適宜性的秸稈還田模式,減少秸稈打包帶土的影響。
“做科研的過程就是在履職。”研究黑土地保護近30年,薑明依舊記得小時候把黑土握在手裏的感覺:“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發芽。”大學選擇土壤地理專(zhuan) 業(ye) 後,薑明開始從(cong) 氣候、地貌以及生物條件等角度思考黑土為(wei) 何肥沃。他說,當前黑土地保護最關(guan) 鍵也最具挑戰性的任務是如何科學有效地增加黑土土壤有機質含量,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黑土層“變薄、變瘦、變硬”的問題,“這需要持續推進,久久為(wei) 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彩雲(yun)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