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向海圖強,端牢能源飯碗

發布時間:2024-02-26 16:34:00來源: 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龍年春節期間,我們(men) “深海一號”氣田二期工程正在祖國的南海如火如荼地開展,廣大建設者以實際行動踐行“碧海丹心,能源報國”的使命擔當。

  2021年6月25日,我國首個(ge) 自營深水氣田“深海一號”大氣田成功投產(chan) ,標誌著我國海洋油氣田開發實現了從(cong) 深水到超深水的重大跨越,1500米級水深油氣鑽采技術水平躋身世界第一梯隊。到目前為(wei) 止,氣田已累計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供應天然氣70億(yi) 立方米,為(wei) 我國油氣增儲(chu) 上產(chan) 、端牢國家能源飯碗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從(cong) 2014年牽頭組織實施了陵水17-2的第一口探井工程,同年8月測試成功,一舉(ju) 發現了我國首個(ge) 千億(yi) 方自營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氣田,並安全高效完成所有開發井的鑽完井作業(ye) ,助力氣田開發建設和順利投產(chan) ,全程見證了“深海一號”大氣田的建成。在這個(ge) 過程中,我們(men) 團隊攻克了深水鑽采領域製約發展的關(guan) 鍵技術難題,創建了我國1500米水深級油氣鑽采技術體(ti) 係,護航這一氣田的綠色安全高效開發。

  1994年,江漢石油學院畢業(ye) 後,我從(cong) 海上實習(xi) 監督開始幹起,逐步積累海洋鑽完井作業(ye) 經驗,隨著對海洋深處不斷探尋,難度越來越大,工作的區域也從(cong) 淺水向深水邁進。早些年,深水油氣勘探開發的技術和裝備都掌握在外國人手中,而我國深水鑽完井起步晚,2004年中國海油與(yu) 外方合作勘探南海深水區塊,才拉開我國深水油氣勘探的序幕。

  在一次深水鑽井作業(ye) 時,我們(men) 遇到一口水深超1800米的氣井,地質提示該井位有無法避開的淺層氣風險,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hui) 導致船毀人亡。當時,鑽井平台上多位有深水作業(ye) 經驗的外方專(zhuan) 家建議立即停止作業(ye) ,可我穩了穩心神,憑借對深水油氣鑽完井技術及水合物性質的了解,做出了一個(ge) 決(jue) 定:在設計井位周圍鑽領眼釋放淺層氣,放至能量衰竭繼續鑽進。這無疑是在挑戰外方專(zhuan) 家的權威,平台上的其他同事紛紛勸我不要冒險。可我卻堅持在井位四周多鑽幾個(ge) 領眼,徹底解決(jue) 目標井位處的淺層氣風險。首戰告捷後,我決(jue) 定乘勝追擊,在東(dong) 西南北4個(ge) 方位鑽了5個(ge) 領眼,接連鑽穿其他異常體(ti) ,成功放噴淺層氣,確保了建井安全……

  近年來,伴隨著中國海油深水業(ye) 務全球化布局,油氣勘探開發正在從(cong) “資源主導”向“技術主導”轉變,前沿技術的攻關(guan) 和關(guan) 鍵裝備的研發成為(wei) 大國競爭(zheng) 的關(guan) 鍵。現在,最大鑽井深度超過5000米,壓力超過70兆帕,溫度超175攝氏度,我們(men) 的深水鑽井技術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同時,我們(men) 在數智化鑽采技術與(yu) 裝備等新質生產(chan) 力方麵也獲得了突破性進展,為(wei) 我國深水油氣的高效勘探開發生產(chan) 提供了堅實智慧化支撐。

  開發深水油氣的技術體(ti) 係,軟實力和硬實力缺一不可。未來,隨著深海油氣開采進程加快,我們(men) 需要更多更先進的深海裝備。作為(wei) 科研工作者,我們(men) 誓言:在破解關(guan) 鍵核心科技難題上敢打攻堅戰,在解決(jue) 國家重大需求中敢啃硬骨頭,以實際行動踐行能源報國的使命擔當。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張勝、宋喜群、王冰雅、蘇雁、邱玥、王建宏、張銳 本報通訊員 陳海)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