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北京地區15所部屬高校將向雄安新區疏解

發布時間:2024-02-26 16:46:00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2月25日,2024年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論壇在京舉(ju) 辦。論壇上發布的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創新機製研究成果顯示,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取得了重要進展:目前已有202所京津中小學和幼兒(er) 園與(yu) 273所河北中小學和幼兒(er) 園開展辦學合作,北京地區15所部屬高校將向雄安新區疏解。

  作為(wei) 首批落戶雄安新區的部屬高校,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ye) 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4所高校的雄安校區已於(yu) 去年11月正式開工建設。4所高校均表示,將按照“一校兩(liang) 區、協同發展”的思路進行布局。此外,北京理工大學雄安校區已獲批建設,將和該校中關(guan) 村校區、良鄉(xiang) 校區、珠海校區及懷來校區共同構建“一脈五區、一體(ti) 發展”的開放辦學格局。

  包括以上5所高校,北京地區將有15所部屬高校向雄安新區疏解。“這些辦學實力突出的高校入駐,將為(wei) 雄安新區乃至河北省高等教育帶來優(you) 質的人才和科技資源,對當地產(chan) 業(ye) 結構的升級以及社會(hui) 經濟發展的作用不言而喻。”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創新機製研究團隊負責人、首都師範大學發展規劃辦公室副主任王寰安說。

  不過研究報告也指出,京津冀三地的教育發展水平仍有差距,北京、天津的教育發展在全國處於(yu) 領先地位,河北教育相對落後。王寰安說:“三地學校在辦學理念、教研、管理、辦學水平等方麵存在差距,這說明了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也為(wei) 三地教育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對此,研究報告提出了一係列建議,比如構建整體(ti) 性網絡治理機製、轉變政府職能和提升治理能力、明確跨區域合作辦學各方主體(ti) 權利義(yi) 務關(guan) 係等。

  論壇上,來自京津冀的教育學者、專(zhuan) 家、大中小學及職業(ye) 院校校長等匯聚一堂,總結三地在教育實踐中的經驗,展望未來協同發展新篇章。其中,作為(wei) 北京市支援雄安新區重點公共服務建設中的第一批民生保障工程,北京第四中學雄安校區是北京市援建雄安新區“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中體(ti) 量最大的學校,去年9月迎來了首批新生。該校校長黃春說,北京四中向雄安校區選派了校長和管理團隊,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定期指導,通過崗前培訓、師徒結對等方式提升雄安校區師資水平。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步伐的加快,京津冀地區經濟發展還需要大量高級技能型人才。北京經濟管理職業(ye) 學院副院長周麗(li) 表示,將開展京津冀職業(ye) 院校跨省市“3+2”聯合培養(yang) 試點項目,培養(yang) 區域亟需的高層次技能人才。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