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京冬奧會最耀眼的一枚金牌

發布時間:2022-02-21 11:09: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本報記者 張保淑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2月21日 第 05 版)

  還未離開就已懷念,隨著位於(yu) 國家體(ti) 育場“鳥巢”的主火炬於(yu) 2月20日夜緩緩熄滅,北京冬奧會(hui) 在全球億(yi) 萬(wan) 觀眾(zhong) 矚目下落下帷幕,各國冬奧健兒(er) 在歡慶冰雪盛典後依依不舍地向“雙奧之城”作別。

  這場冰雪盛典雖然短暫,但是冬奧健兒(er) 從(cong) 世界各地匯聚“雙奧之城”,團結在奧林匹克五環旗下,在中華民族農(nong) 曆春節的喜慶氛圍中,共逐冰雪賽場、同享奧運榮光,盡情歡笑、深情相擁,以奮勇拚搏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意誌,完美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的真諦,成就了奧運史上一屆永恒的經典。

  從(cong) 2015年7月31日冬奧舉(ju) 辦權花落北京,到2018年2月25日平昌冬奧會(hui) 上冬奧會(hui) 會(hui) 旗完成交接;從(cong) 到2022年2月4日冬奧會(hui) 盛大開幕,到20日勝利閉幕,北京冬奧會(hui) 克服各種不利影響,特別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一路堅定前行,交出了一份亮麗(li) 的冰雪答卷。

  屢破紀錄 賽出水平

  奧運會(hui) 是全球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綜合性冬季項目體(ti) 育賽事,競技成績是衡量一屆冬奧會(hui) 水平的重要標誌,從(cong) 這角度而言,北京冬奧會(hui) 無疑非常值得稱道。在為(wei) 期17天的密集賽程中,冰雪健兒(er) 不斷突破自我、挑戰極限,在一些項目上,創造了新的冬奧會(hui) 紀錄甚至世界紀錄,湧現出一批耀眼的冰雪運動明星。

  在北京冬奧會(hui) 上,多項奧運會(hui) 紀錄世界紀錄被打破,一些競賽場地特別是國家速滑館“冰絲(si) 帶”成為(wei) 冬奧健兒(er) 創造新紀錄的“福地”。2月5日,荷蘭(lan) 名將斯豪滕在速度滑冰女子3000米比賽中,以3分56秒93打破塵封20年的奧運會(hui) 紀錄。在之後的5天比賽中,又有4名荷蘭(lan) 選手分別在4個(ge) 速度滑冰項目上打破奧運會(hui) 紀錄,掀起了一股爭(zheng) 破紀錄的熱潮。2月11日,北京冬奧會(hui) 接連產(chan) 生了兩(liang) 個(ge) 項目新的世界紀錄:瑞典名將範德普爾在速度滑冰男子10000米項目上,以12分30秒74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並奪得冠軍(jun) ;荷蘭(lan) 選手舒爾廷在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1/4決(jue) 賽中,以1分26秒514打破該項目世界紀錄。

  作為(wei) 本屆冬奧會(hui) 東(dong) 道主,中國隊以非常突出的競技表現,贏得了國際同行的認可和尊敬。一方麵,中國派出冬奧參賽曆史上規模最大的體(ti) 育代表團,實現全部7個(ge) 大項、15個(ge) 分項的“全項目參賽”,共獲104個(ge) 小項的194個(ge) 席位的參賽資格。另一方麵,中國隊取得冬奧參賽曆史上空前優(you) 異的成績,以9枚金牌4銀牌2銅牌,位居金牌榜第三位,標誌著中國經過本屆冬奧會(hui) 的錘煉和促進,已經進入世界冰雪競技大國前列。值得一提的是,以徐夢桃、範可新為(wei) 代表的冰雪宿將如願奪金,其冰雪運動生涯由此進入新階段;同時,以穀愛淩、蘇翊鳴等為(wei) 代表的新生代運動員迅速崛起,勇奪多枚金牌或獎牌,昭示中國冰雪運動更加光明的未來。更可貴的是,中國冰雪健兒(er) 在比賽過程中,都展現了良好的體(ti) 育精神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安全為(wei) 要 保障有力

  “我們(men) 非常非常成功地舉(ju) 辦了世界上最複雜的國際比賽或活動之一。疫情防控是冬奧會(hui) 保障工作上的一個(ge) 挑戰,但是他們(men) 做得真的非常棒,我要向我們(men) 的中國朋友和同事們(men) 致敬!”國際奧委會(hui) 新聞發言人馬克·亞(ya) 當斯這樣說。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巴赫則在近日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盛讚,北京冬奧會(hui) 閉環管理非常成功。他說,閉環內(nei) 陽性率差不多為(wei) 0.01%,可以說那裏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他本人和廣大運動員都感到安全而舒適。美國國際衛生服務聯盟負責人凱特·圖蘭(lan) 科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麵特別是北京冬奧會(hui) 閉環管理取得了不起的成就,保障了北京冬奧會(hui) 的安全順利舉(ju) 辦,為(wei) 世界奉獻了一場精彩的盛會(hui) 。

  安全是成功舉(ju) 辦一屆冬奧會(hui) 的前提條件,尤其在全球新冠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為(wei) 此,中方與(yu) 國際奧委會(hui) 等共同製定了科學實用的防疫手冊(ce) ,規範和指導疫情防控工作。同時,組建由科學家、中外醫學專(zhuan) 家組成的團隊,根據每天全球疫情最新發展形勢,分析冬奧會(hui) 閉環內(nei) 每一個(ge) 病例並對閉環內(nei) 整體(ti) 疫情發展趨勢進行研判,適時調整應對措施。冬奧會(hui) 閉環管理政策和措施得到嚴(yan) 格落實執行,獲得了冬奧會(hui) 參與(yu) 人員的認可和配合。大家積極做好個(ge) 人防護,遵守核酸檢測等各項規定。可以說,冬奧會(hui) 防疫安全是各方共同努力、攜手交出的優(you) 秀答卷。

  冬奧會(hui) 賽時保障是篇大文章,除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外,還要做好冬奧會(hui) 競賽場館、非競賽場館、訓練場館、冬奧村等涉奧場所和整個(ge) 城市安全穩定運行工作。為(wei) 此,北京市組建了涉及電力、燃氣、熱力、供排水、環衛等各領域約18萬(wan) 人的保障隊伍,根據保障方案和應急預案,及時高效開展工作,妥善應對冬奧會(hui) 期間出現的各類問題,尤其是2月13日出現的大範圍降雪帶來的不利影響,始終做到了平穩有序。

  科技櫥窗 創新無限

  機器人水下傳(chuan) 遞火炬、國家速滑館“冰絲(si) 帶”零碳製冰、主媒體(ti) 中心智慧餐廳機器人烹飪送餐“一條龍”……濃濃的“科技味”不僅(jin) 是北京冬奧會(hui) 的一大鮮明特點,而且是其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證。大量現代科技成果廣泛應用於(yu) 賽事組織、籌辦、舉(ju) 辦,讓北京冬奧會(hui) 成為(wei) 展示現代科技的精美櫥窗。

  在近日於(yu) 2022北京新聞中心舉(ju) 行的科技冬奧有關(guan) 情況專(zhuan) 場新聞發布會(hui) 上,科技部社會(hui) 發展科技司司長祝學華介紹說,有關(guan) 方麵組織實施“科技冬奧”重點專(zhuan) 項研發計劃,攻克了一批關(guan) 鍵核心技術,示範應用了一批前沿引領技術。圍繞場館、運行、指揮、安保、醫療、氣象、交通、轉播、觀賽等關(guan) 鍵場景,500多家單位、超過萬(wan) 名科研人員參與(yu) 研發的200多項技術成果在測試賽、運動員訓練、正式比賽中開展了應用,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高質量辦賽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冬奧會(hui) 賽事舉(ju) 辦方麵,“冰雪科技”創新為(wei) 選手發揮競技水平、創造佳績打下了堅實基礎。本屆冬奧會(hui) 研發應用了二氧化碳跨臨(lin) 界直冷製冰技術,利用國產(chan) 製冰機,針對花樣滑冰、短道速滑等不同競技項目進行冰麵定製,最大限度滿足了不同項目對冰麵溫度、硬度、均勻度等個(ge) 性化需求,為(wei) 運動員提供最佳競技體(ti) 驗,也助力他們(men) 取得成績上突破,創造新的奧運紀錄和世界紀錄。本屆冬奧會(hui) 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采用“毫米級”雙曲麵混凝土噴射及精加工成型技術,1.9公裏賽道一次性噴射澆築成型,被國際雪車聯合會(hui) 主席評價(jia) 為(wei) “是世界上最好的賽道”,是選手們(men) 縱橫馳騁的最佳秀場。

  在冬奧會(hui) 運行和賽時轉播方麵,奧林匹克全球合作夥(huo) 伴阿裏巴巴集團提供雲(yun) 技術支持,北京冬奧會(hui) 實現了奧運信息管理和分發係統、運動會(hui) 管理係統和賽事組織、協同辦公等數字化平台上雲(yun) ,實現了奧運會(hui) 運行數字化變革,開百年奧運史之先河。同樣是依托阿裏雲(yun) ,北京冬奧會(hui) 超過6000小時精彩內(nei) 容,以4K高清甚至8K超高清格式實現全球轉播。這是1964年奧運會(hui) 開始衛星電視轉播以來,奧運轉播技術的一次重大進步。

  綠色低碳 “風光”盡顯

  夏季奧運會(hui) 場館“水立方”變身成為(wei) 冬奧會(hui) “冰立方”,百年首鋼的工業(ye) 遺產(chan) 化身“雪飛天”,千餘(yu) 輛零排放的氫能大巴穿梭於(yu) 賽場之間,3大賽區26場館實現100%綠電供應……這就是北京冬奧會(hui) 的“綠色”氣質,而成就這氣質的是“雙奧之城”乃至全中國多年之功。早在申辦冬奧會(hui) 之時,中方就作出“綠色冬奧”的莊嚴(yan) 承諾,全麵落實各項減碳和低碳措施。

  在場館方麵,北京冬奧會(hui) 最大程度使用國家體(ti) 育場“鳥巢”、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五棵鬆體(ti) 育館等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場館,既免去了重建新場館帶來的碳耗,也直接降低了籌辦冬奧會(hui) 的經濟成本,是生態性和經濟性的雙贏,創造了豐(feng) 厚的冬奧遺產(chan) ,為(wei) 主辦城市和廣大民眾(zhong) 帶來長期、積極收益。另一方麵,在場館規劃建設過程中,利用科技手段,創新建設和安裝方式,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的擾動。比如延慶和張家口的場館,設計者和建設者以“山林場館、綠色冬奧”為(wei) 目標,采取避讓、減緩、重建、補償(chang) 等保護措施,從(cong) 設計源頭貫徹落實“綠色”理念。

  在能源方麵,北京冬奧會(hui) 全部賽事場館實現100%利用“綠色”電能。為(wei) 了踐行“綠色辦奧”理念,有關(guan) 方麵以河北張家口國家可再生能源示範區的風能和光伏發電為(wei) 依托,通過“綠電”交易、網架支撐、調度調節等措施,不僅(jin) 確保在當地的冬奧場館100%使用風力、光伏等“綠色”電能,而且一路把清潔能源輸入到北京各冬奧場館,確保冬奧會(hui) 充裕的“綠色”能源供應。這一“綠色”冬奧之舉(ju) 被媒體(ti) 形象概括為(wei) “用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此外,北京冬奧會(hui) 建立了氫能綜合利用係統,以零排放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為(wei) 交通工具,實現了冬奧會(hui) 交通活動“零排放”。

  北京冬奧會(hui) 踐行“綠色辦奧”的成果得到國際社會(hui) 的充分肯定,國際奧委會(hui) 北京冬奧會(hui) 協調委員會(hui) 主席小薩馬蘭(lan) 奇接受采訪時稱讚說,北京冬奧會(hui) 是“最綠色”的一屆奧運會(hui) 。《自然》雜誌撰文指出,北京冬奧會(hui) 所采取的減排措施大大超越往屆冬奧會(hui) 。

  突破時空 廣泛均衡

  體(ti) 育運動“以人為(wei) 本”,其最大價(jia) 值在於(yu) 增強人民體(ti) 質,增進人民健康權益。早在申辦冬奧會(hui) 時,中方就向國際社會(hui) 作出“帶動3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的承諾。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全國冰雪運動參與(yu) 人數已達3.46億(yi) 人,居民參與(yu) 率達24.56%。上述承諾已經兌(dui) 現,這也被視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為(wei) 國際冬季運動和奧林匹克運動作出的最重大貢獻。

  隨著北京冬奧會(hui) 臨(lin) 近和舉(ju) 行,全民關(guan) 注和體(ti) 驗冰雪運動的氛圍更加濃厚。據不完全統計,自2021年11月份以來,全國各地共舉(ju) 辦線上線下與(yu) 冬奧相關(guan) 的群眾(zhong) 性賽事活動近3000場次,參與(yu) 人數超過1億(yi) 人次,既有群眾(zhong) 性冰雪運動挑戰賽等比賽,也有冰雪運動欣賞與(yu) 趣味體(ti) 驗活動,以及冬奧文化普及主題展、知識培訓等。此外,全國各地還舉(ju) 辦了豐(feng) 富多彩的以迎冬奧、支持冬奧為(wei) 主題的群眾(zhong) 性冰雪文化活動,給人們(men) 更多了解冰雪運動文化的機會(hui) 。

  群眾(zhong) 冰雪運動開展更廣泛、更均衡。有關(guan) 方麵大力實施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dong) 進”戰略,積極引導不同區域因地製宜、各有側(ce) 重開展群眾(zhong) 性冰雪運動,宜冰則冰、宜雪則雪;室內(nei) 室外同步發展,促進冰雪運動區域互動合作,形成優(you) 勢互補、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同時,發展、推廣仿真冰、仿真雪、可移動冰場、旱地冰壺、滑輪等,吸引更多群眾(zhong) 接觸冰雪運動,感受冰雪運動魅力。目前,中國冰雪運動在參與(yu) 空間實現了大突破,不僅(jin) 從(cong) 東(dong) 北地區“走進”山海關(guan) ,還“邁過”秦嶺-淮河一線,到達海南三亞(ya) ,實現了全國覆蓋。參與(yu) 時間更是從(cong) 冬季拓展為(wei) 全年。

  作為(wei) 冰雪運動資源不足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以舉(ju) 辦冬奧會(hui) 為(wei) 契機,推動群眾(zhong) 冰雪運動實現跨越式發展,這無疑是中國在世界體(ti) 育發展中,獲得的最耀眼的一枚金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