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填補空白 冰雪運動項目手語“普通話”如何誕生?

發布時間:2022-02-23 10:33:00來源: 新京報

  冰雪運動項目手語“普通話”如何誕生?

  曆經一年研究測試,確定常用詞通用手語詞目的379個(ge) 打法,覆蓋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大類競技項目等詞匯

  從(cong) 北京冬奧會(hui) 頂流冰墩墩到即將在北京冬殘奧會(hui) “上崗”的雪容融,精彩紛呈的冰雪運動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殘疾人。如今,一套冰雪運動項目的手語以及冰墩墩、雪容融的“普通話”版手語正式與(yu) 聽障朋友見麵。近日,新京報記者專(zhuan) 訪了這一手語項目的主要參與(yu) 人員,詳細了解冰墩墩、雪容融對應手語背後的故事。

  部分冰雪項目較冷門 規範手語有必要

  中國聾人協會(hui) 副主席徐聰作為(wei) 手語使用者參與(yu) 了冰雪運動常用詞通用手語方案的製定。隨著北京冬殘奧會(hui) 的臨(lin) 近,徐聰身邊越來越多的聾人朋友開始學習(xi) 冰墩墩、雪容融、高山滑雪、速度滑冰等與(yu) 冰雪運動相關(guan) 的手語“普通話”,交流冰雪運動成為(wei) 聾人朋友近期的熱門話題。

  “國家通用手語係列叢(cong) 書(shu) ”主要負責編輯王一博是一位重聽人,同時她也是冰雪運動常用詞通用手語方案製定工作的參與(yu) 者,在她看來,推廣“普通話”版的冰雪運動手語,更容易讓聾人朋友走上冰雪,體(ti) 驗冰雪運動的快樂(le) 。“以冬奧會(hui) 為(wei) 例,有些項目相對來說可能比較冷門,所以我們(men) 有必要通過一套規範的手語,讓大家對這個(ge) 項目有準確了解。”王一博說。

  據統計,中國聽障群體(ti) 有將近2700萬(wan) ,相當一部分人群使用手語交流。但與(yu) 方言類似,各地的手語打法不盡相同。王一博舉(ju) 例說,比如說延慶的“龍慶峽”這個(ge) 地名,當地聾人有一套自己的手語打法,因此如果與(yu) 其他地方的聾人朋友在一起交流,互相之間很有可能需要打很多個(ge) 手語才能把“龍慶峽”這個(ge) 地方表達清楚。

  運動手語由聾人的體(ti) 驗和需求決(jue) 定

  製定體(ti) 育運動手語統一打法的行動由來已久。記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中國殘疾人聯合會(hui) 以北京舉(ju) 辦2008年夏季奧運會(hui) 為(wei) 契機,先後出版了《北京奧運會(hui) 和殘奧會(hui) 常用手語》(2008年)、《體(ti) 育專(zhuan) 業(ye) 手語》(2010年);2018年,修訂後的《體(ti) 育專(zhuan) 業(ye) 手語》更名為(wei) 《體(ti) 育和律動常用詞通用手語》重新出版。各類和體(ti) 育相關(guan) 的手語出版物,規範並普及了體(ti) 育專(zhuan) 業(ye) 常用詞通用手語,及時解決(jue) 了體(ti) 育教育和競技活動中的信息障礙問題,有效幫助聽障群體(ti) 在日常文體(ti) 活動和競技比賽中取得不俗的成績。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盡管此前在某些運動項目上已經製定了手語版“普通話”,但是關(guan) 於(yu) 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比賽項目以及冰雪運動項目的手語製定和普及工作還做得遠遠不夠。

  隨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的到來,為(wei) 填補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常用詞通用手語的空白,中國殘疾人聯合會(hui) 於(yu) 2020年3月以全國招標的方式征集手語研究力量,委托北京手語研究會(hui) (以下簡稱“研究會(hui) ”)擔綱《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常用詞通用手語補充研究》項目。

  徐聰和王一博就在那時加入了這一項目的研究。在國家通用手語數字中心負責人劉媧看來,這一項目最大特點是參與(yu) 研究、製定冰雪運動項目手語的大部分人都是使用手語的聾人,她說:“我們(men) 要推出一套通用的體(ti) 育運動手語,不是由哪位專(zhuan) 家、學者決(jue) 定的,而是由聾人自己說了算,因為(wei) 這是他們(men) 今後要用到的語言,應該根據他們(men) 的體(ti) 驗和需求決(jue) 定。”

  回憶起研討時的情景,徐聰笑著用手語告訴記者:“當時中殘聯手語課題的負責人胡可老師參與(yu) 了我們(men) 的討論。他上網找了很多冬奧會(hui) 資料,但有些運動項目介紹隻有英文版,沒有中文版。胡可老師為(wei) 了方便大家討論,幹脆在會(hui) 場上示範這個(ge) 項目運動開展時運動員的身體(ti) 動作是什麽(me) 樣子。我們(men) 的討論都是在歡樂(le) 中進行的。”

  手語打法一定程度上與(yu) 國際手語接軌

  在討論的過程中,胡可盡其所能用身體(ti) 語言向大家傳(chuan) 遞冬奧項目所包含的信息,但不可回避的問題是,由於(yu) 以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為(wei) 代表的冬季體(ti) 育項目不像以夏季奧運會(hui) 為(wei) 代表的體(ti) 育競賽項目那樣大眾(zhong) 化,冬季體(ti) 育運動項目主要集中在有冰雪條件的北方地區,參與(yu) 冬季體(ti) 育項目的聾人更是稀少,因此,有關(guan) 冬季體(ti) 育項目的手語較為(wei) 匱乏。

  “有些運動項目網上視頻資料都不是很多,所以我們(men) 就去請教專(zhuan) 業(ye) 的殘疾人運動員,請他們(men) 幫我們(men) 示範這些運動項目。”王一博說,在討論過程中,體(ti) 育運動員的加入讓冰雪運動項目手語更加專(zhuan) 業(ye) 和準確。同時,研究會(hui) 成員還廣泛地征集各地聾人朋友的意見,以確定最適合全國聾人的手語打法。

  手語是聾人最主要的交流工具,正因為(wei) 有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的契機,製定一套在冰雪賽場上能夠和國際聾人朋友對話的手語更顯必要。徐聰說:“剛開始我們(men) 考慮要與(yu) 國際接軌,比如單板滑雪、高山滑雪等都有國際手語,但它們(men) 與(yu) 中國手語打法不太一樣。所以在討論時,我們(men) 遇到一些問題,如果按照國際打法,中國聾人看不懂,要普及就需要用很多個(ge) 手勢去解釋,非常不方便。”經過多輪討論,大家一致決(jue) 定冰雪運動項目手語首先要從(cong) 國內(nei) 聾人接受的角度出發,如果國際手語打法簡潔便於(yu) 中國聾人理解,就采用國際手語打法,反之則要經過變通,“比如單板滑雪,我們(men) 將國際手語打法中表示‘跳’的動作,轉換了一個(ge) 方向,這就比較符合中國聾人的理解習(xi) 慣,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與(yu) 國際手語接軌。”

  此外,研究會(hui) 成員在繼承國家通用手語研究精神的基礎上,遵循《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的語言文字規範精神,重點借鑒《體(ti) 育和律動常用詞通用手語》的內(nei) 在構詞規律,同時,沿襲了依據手語語言學原則的研究方法。項目團隊曆經一年的研究和測試,最終確定了冰雪運動常用詞通用手語詞目的379個(ge) 打法。冰雪運動常用詞通用手語包括體(ti) 育詞目和人文詞目,覆蓋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的大類競技項目和人文交流必不可少的關(guan) 鍵詞匯。

  陸續推出手語教學視頻推廣普及

  冰雪運動常用詞有了“普通話”版本,但如何將其推廣成為(wei) 新的課題。

  2021年6月底,由國家語委、中國殘聯共建的國家通用手語數字推廣中心成立,因此推廣冰雪運動常用詞通用手語的任務自然就落在了該中心。劉媧說:“我們(men) 本來計劃將這套書(shu) 製作成紙質版圖書(shu) 再配上視頻,但是因為(wei) 種種原因,最後以電子書(shu) 的形式推廣,而這恰恰與(yu) ‘數字推廣中心’的名字吻合。”

  在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倒計時50天之際,國家通用手語數字推廣中心向全國公開征集“一起向未來”的手語視頻。劉媧說:“我們(men) 的初衷是鼓勵大家更多地參與(yu) 到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的活動當中來,但令我們(men) 遠遠沒有想到的是,一共有200多家單位和個(ge) 人向我們(men) 提交了‘一起向未來’的手語視頻。”為(wei) 了表達感謝,國家通用手語數字推廣中心將《冰雪運動常用詞語通用手語》的電子書(shu) 激活碼贈送給所有參與(yu) “一起向未來”手語征集活動的單位和個(ge) 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普及了冰雪運動常用詞語“普通話”版本的使用。

  與(yu) 此同時,國家通用手語數字推廣中心在微信公眾(zhong) 號“通用手語”上,陸續推出了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頂流冰墩墩、雪容融以及“一起向未來”等概念的手語教學視頻,每一篇關(guan) 於(yu) 冰雪運動的手語視頻都有數千網友點擊,大家跟著視頻裏的手語模特展開了一段用手語表達“冰雪情”的神奇之旅。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