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癌症是不治之症還是慢性疾病

發布時間:2022-03-09 14:52:00來源: 北京日報

  在醫療領域,癌症一直是醫患雙方關(guan) 注度最高的疾病。大多數人都把癌症看作不治之症,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這種觀念將逐漸轉變。未來,癌症更可能被視為(wei) 慢性疾病,從(cong) 認識、治療、預後等方麵,開展一場持久戰。

  癌症是惡性腫瘤,根據組織起源的不同可分為(wei) 癌和肉瘤。其中,上皮組織來源的惡性腫瘤稱為(wei) 癌,間葉組織來源的惡性腫瘤稱為(wei) 肉瘤,而人們(men) 習(xi) 慣把惡性腫瘤統稱為(wei) 癌症。到目前為(wei) 止,癌症雖然未被人類完全攻克,但有效的治療手段越來越多,治療方案的製定也能做到因人而異。總的來說,癌症早期以手術治療為(wei) 主,當病情進一步發展時,會(hui) 用到藥物治療、放射治療、微創介入治療等,以盡可能控製患者病情,延長生存期。

  很多人確診癌症後,由於(yu) 陡然產(chan) 生的巨大心理壓力,會(hui) 不知不覺步入一些認識誤區。比如,“腫瘤生長需要大量營養(yang) ,餓著腫瘤就不會(hui) 長了”“牛羊肉是發物不能吃”“聽說肺癌靶向藥治療效果好,我也要吃”“CT檢查有輻射,會(hui) 刺激腫瘤”……其實,身患惡性腫瘤更要保證營養(yang) 物質尤其是蛋白質的攝入,牛羊肉都可以吃,否則不但不能餓死腫瘤,還會(hui) 導致嚴(yan) 重營養(yang) 不良,無法承受後續治療。癌症的靶向治療雖然有效,但因人而異,不能盲目使用,患者在治療前需做基因檢測找到相應基因突變的靶點,才能給予針對性治療。至於(yu) 治療過程中常常用到的CT檢查,其輻射劑量是經過科學測算的,在安全範圍內(nei) 。所以,患者切記不要因為(wei) 一些沒有根據的傳(chuan) 言,影響到自己的規範治療。

  癌症能夠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對於(yu) 病情的控製極為(wei) 重要。但是,我們(men) 不一定能實現這“三早”。所以,醫生一直建議大家定期進行身體(ti) 健康體(ti) 檢。無論是在獲知患癌之時,還是在與(yu) 癌抗爭(zheng) 過程中,患者都需要保持積極的心態,正確認識和了解它,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

  數據顯示,在我國發病率位居前四的惡性腫瘤為(wei) 肺癌、乳腺癌、胃癌、結直腸癌。北京市近十年來肺癌發病率增長近50%,高居惡性腫瘤排行榜之首。與(yu) 此同時,惡性腫瘤還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下麵,我們(men) 以發病率位居前列的四種癌症為(wei) 例,說說他們(men) 的發病特點和主流治療方式。

  肺癌 常表現為(wei) 咳嗽和胸痛

  肺癌是來源於(yu) 肺的惡性腫瘤,症狀多樣化,常表現為(wei) 咳嗽、咯血、胸痛、氣短或呼吸困難等。如果不明原因出現上述情況,說明身體(ti) 已經發出報警信號,應及時就醫,進行胸部CT等檢查來排除癌症。尤其是有長期吸煙史或肺癌家族史者,本身就是肺癌高危人群,需給予重視。

  ●治療 近年來,肺癌的治療藥物不斷有突破,每年都有新藥湧現或投入臨(lin) 床使用。目前有效的藥物治療方式有傳(chuan) 統的化療藥、各種新型靶向治療藥、免疫檢查點抑製劑等百餘(yu) 種藥物。化療是使用化學藥物殺滅癌細胞;靶向治療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設計相應藥物,發揮抗腫瘤作用,常用的肺癌靶向藥是酪氨酸激酶抑製劑;免疫檢查點抑製劑則是通過提高自身免疫細胞的功能,達到抗腫瘤的效果。如何選擇最佳治療方案,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ti) 病情、結合病理學檢查和基因檢測技術等而定。

  乳腺癌 重視結節和皮膚變化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患者最初往往會(hui) 出現乳腺結節、不明原因乳頭溢液、乳腺局部皮膚改變(酒窩征、橘皮樣)、乳頭凹陷回縮,或者腋下淋巴結腫大等異常表現。其發病與(yu) 遺傳(chuan) 因素關(guan) 係密切,如果母親(qin) 或者姐姐患有乳腺癌,則本人患癌風險就會(hui) 增加。同時,它還與(yu) 初潮過早或者絕經過晚、妊娠年齡超過30歲、未曾生育過、服用過激素治療,以及肥胖、缺乏運動等因素相關(guan) 。與(yu) 其他癌症相比,早期發現乳腺癌並不是一件難事,女性通過定期的自我檢查就可以做到早發現。一旦發現乳腺異常,到醫院進行乳腺超聲、乳腺鉬靶或乳腺核磁檢查,便可確診。

  ●治療 乳腺癌的治療包括手術治療、化療、放療、內(nei) 分泌治療及靶向治療等,根據腫瘤分期和手術病理等情況而定。由於(yu) 乳腺癌與(yu) 體(ti) 內(nei) 雌激素水平密不可分,通過降低或拮抗雌激素水平來治療乳腺癌的方式被稱為(wei) 內(nei) 分泌治療。這是延續了上百年針對乳腺癌的特有治療方式,並貫穿術前治療到術後輔助治療,以及乳腺癌複發後的挽救治療等全部臨(lin) 床治療過程。

  胃癌 或有腹痛腹脹體(ti) 重下降

  胃癌是來源於(yu) 上消化道的惡性腫瘤。胃的主要功能是儲(chu) 存和消化食物,因此胃癌的發生通常與(yu) 不良飲食習(xi) 慣相關(guan) ,如飲酒、高鹽飲食等,同時也與(yu) 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黏膜異型增生等有關(guan) 。患病早期可以沒有症狀或僅(jin) 有輕微胃部不適,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表現為(wei) 上腹部疼痛、腹脹、體(ti) 重下降等。胃鏡是診斷胃癌最有效的檢查手段。

  ●治療 早期胃癌以手術治療為(wei) 主,無法手術則主要采用藥物治療,如化療和靶向治療。如果胃癌病理提示Her-2陽性時,可選擇靶向治療藥物抗Her-2抗體(ti) 曲妥珠單抗聯合化療治療。近幾年在胃癌治療中,免疫檢查點抑製劑單用或聯合化療、靶向治療在臨(lin) 床上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結直腸癌 排便習(xi) 慣發生改變

  結直腸癌是來源於(yu) 下消化道的惡性腫瘤,可發生於(yu) 結腸或直腸。其發病與(yu) 不良飲食習(xi) 慣如長期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腸內(nei) 慢性炎症、結直腸腺瘤、家族遺傳(chuan) 和環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鉬)等相關(guan) 。患者常會(hui) 出現排便習(xi) 慣的改變,如排便次數增多或腹瀉和便秘交替;大便性狀改變,如大便變細,甚至會(hui) 出現大便帶血或便鮮血。日常生活中,應留心這些變化。當然,便血還可能與(yu) 痔瘡有關(guan) ,但痔瘡便血時血液與(yu) 大便分離,量較少,結腸癌便血常與(yu) 大便混合。一般40歲以上,出現上述症狀持續超過兩(liang) 周;曾患有腸腺瘤、腸息肉且治療後的人群,需給予重視。結腸鏡檢查及大便潛血檢測可以篩查結直腸癌,肛門指檢也是簡單有效的方法。

  ●治療 早期結直腸癌可進行根治性手術切除,部分轉移性結直腸癌也有手術的機會(hui) 。無法手術的晚期結直腸癌患者以藥物治療為(wei) 主,如果病理提示有錯配修複缺陷(dMMR)或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的患者,可以選擇免疫檢查點抑製劑治療。

  周寧 李旭(作者:北京醫院腫瘤內(nei) 科醫師)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