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年輕人願意進工廠?打造年輕人青睞的工作環境
【怎樣讓年輕人願意進工廠④】打造年輕人青睞的工作環境
可上升的發展空間、優(you) 質的學習(xi) 機會(hui) ,更人性化的管理製度、適宜的工作環境……在調研中,代表委員們(men) 發現,如今的年輕人對製造業(ye) 企業(ye) 的軟件和硬件有著更多的期待。
在代表委員們(men) 看來,能不能更好地回應這些期待,成為(wei) 製造業(ye)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一大關(guan) 鍵。他們(men) 建議,企業(ye) 要“善聽”和重視年輕人的聲音,並調整改善,讓技術工人看得到成長成才的希望、感受到企業(ye) 以人為(wei) 本的關(guan) 懷。
將“人手”培育成人才
全國人大代表、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張敬華在調研中發現,當前,不少製造業(ye) 企業(ye) 麵臨(lin) 著老一輩技術工人退休,年輕的高技能人才尚未補足的情況。“高技能人才的成長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但發展不能等,這就需要企業(ye) 在生產(chan) 中培養(yang) 和儲(chu) 備能解決(jue) 關(guan) 鍵技術問題的技工隊伍。”張敬華代表說。
近年來,國家先後出台多項舉(ju) 措推進技術人才培訓培養(yang) 工作,如《關(guan) 於(yu) 推行終身職業(ye) 技能培訓製度的意見》《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十四五”就業(ye) 促進規劃》等。
全國政協委員、白雲(yun) 電器董事長胡德兆在調研中發現,高技能人才培養(yang) 還存在體(ti) 係不健全、評價(jia) 保障機製不完善、培養(yang) 投入不足等問題。
“年輕人需要感覺到被尊重、被認可,要讓他們(men) 擁有實現自我價(jia) 值的平台和空間。建立技能人才培養(yang) 模式對於(yu) 企業(ye) 來說至關(guan) 重要,要將‘人手’培育成人才。”胡德兆委員建議,引導行業(ye) 龍頭企業(ye) 麵向社會(hui) 開展先進技術等方麵的培訓活動,推動企業(ye) 廣泛開展技能競賽,以賽促訓,使培訓與(yu) 技能應用無縫銜接。
“暢通的晉升機製讓年輕人更有安全感”
4年前,張敬華代表評上了齊車公司的“金藍領”,兩(liang) 年後她又被評為(wei) 專(zhuan) 業(ye) 指導師。在外人看來,焊接技藝精湛的張敬華已經“評到頭了”,但她所在的企業(ye) ,在國家確定的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職業(ye) 等級的基礎上,增設了再往上走的晉升通道,如“金藍領”和初、中、高級專(zhuan) 業(ye) 指導師。技能人才還可以同時參評中車集團的技能專(zhuan) 家、資深技能專(zhuan) 家、首席技能專(zhuan) 家等。
這意味著,年輕技術工人從(cong) 走進齊車公司伊始,就能清晰地看到未來的發展階梯和多元的成長通道。
“暢通的晉升機製讓年輕人更有安全感,也能充分調動他們(men) 的積極性。年輕人據此製定清晰的職業(ye) 規劃,一步一個(ge) 腳印地專(zhuan) 心提升本領。”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間商會(hui) 副會(hui) 長、奧克集團董事局主席朱建民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鋁業(ye) 青海分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總經理星占雄所在的企業(ye) ,目前已經建立了中基層管理人員、五級工程師、五級技師、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專(zhuan) 業(ye) 技能人員等5條晉升渠道。他建議,企業(ye) 應綜合評判用工需求和員工能力意願,對年輕員工進行分步、分類培養(yang) 和管理。建立生產(chan) 、技術、工藝、設備運用等方麵的培養(yang) 機製,設立多重職業(ye) 晉升通道和個(ge) 人發展路徑。
為(wei) 年輕人打造幸福空間
“近年來,企業(ye) 的青年員工流失率一直穩定在1%左右。”星占雄委員給出的這一數據,讓不少製造業(ye) 企業(ye) 羨慕。
在調研中,代表委員們(men) 發現,製造業(ye) 生產(chan) 線普遍勞動強度較大、實行倒班製,生產(chan) 過程中常伴有噪音、粉塵等,工作環境艱苦、管理嚴(yan) 苛成為(wei) 企業(ye) 招不來、留不住年輕人的“痛點”。
作為(wei) 一名汽車製造業(ye) 工人,全國人大代表、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工會(hui) 女工辦副主任李先蘭(lan) 已經做了16餘(yu) 年的基層管理者。有一次,員工向她反映白班和夜班倒班製度存在問題。李先蘭(lan) 代表在充分調研了解的基礎上,和上級積極溝通,很快便得到企業(ye) 的支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了班次時間,解決(jue) 了困擾員工的問題。
“作為(wei) 管理者,不能隻抓業(ye) 績,員工每天的工作狀態直接影響工作成果。一定要多和他們(men) 溝通交流。”李先蘭(lan) 代表說。
胡德兆委員提出,企業(ye) 要適應年輕人的思維方式,及時了解青年員工需求,大到職業(ye) 發展、小到飯堂菜式,為(wei) 他們(men) 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
星占雄委員建議,企業(ye) 要對員工“收入上提高、困難上幫助、工作上改善、生活上關(guan) 懷、成長上助力”,切實提升廣大員工的幸福感,與(yu) 企業(ye) 共享發展成果,“隻有這樣,才有更多年輕人願意走進工廠,並踏實留下來。”
(本報北京3月9日電)
郝赫 陳曉燕 張菁
郝赫 陳曉燕 張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