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戍邊有我 請你放心”

發布時間:2022-03-23 10:5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團旗飄揚在雲(yun) 南邊境防疫一線——

  “戍邊有我 請你放心”

  在雲(yun) 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糯福鄉(xiang) 戈的村,胡穎自擔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卡點臨(lin) 時團支部書(shu) 記以來,便一直跟大家說:“我們(men) 雖然是臨(lin) 時團支部,但抗疫守邊的決(jue) 心不臨(lin) 時。”

  糯福鄉(xiang) 與(yu) 緬甸接壤,是瀾滄縣的邊境鄉(xiang) 之一,麵臨(lin) 著疫情輸入的巨大壓力。在糯福鄉(xiang) 數十個(ge) 疫情防控卡點,有近300名團員青年24小時值守。

  2021年8月,團瀾滄縣委在糯福鄉(xiang) 疫情防控點成立兩(liang) 個(ge) 臨(lin) 時團支部,選舉(ju) 產(chan) 生團支部書(shu) 記,以臨(lin) 時團支部為(wei) 支點,幫助解決(jue) 戍邊青年的值守和生活難題,加強巡邊工作;在全縣開展“強邊固防 青年聚力”物資捐贈活動,給駐守在糯福鄉(xiang) 邊境一線的執勤人員送去生活物資。

  “有各級黨(dang) 團組織作我們(men) 的後盾,我會(hui) 守好這一道關(guan) 卡。”19歲的哈尼族青年鍾阿訓是糯福邊境派出所的輔警,到戈的村聯辦廠卡點參與(yu) 邊境疫情防控以來,因工作壓力大和生活艱苦,感到身心疲憊,甚至擔心自己難以堅持。在黨(dang) 團組織的關(guan) 心下,他意識到守邊是職責和義(yi) 務,“相信總有一天會(hui) 褪去防護服,摘下口罩,迎接最美的陽光”。

  在雲(yun) 南眾(zhong) 多的強邊固防突擊隊員中,不少是年輕人。他們(men) 讓團旗在防疫一線高高飄揚,用實際行動告訴家人:“戍邊有我 請你放心”。

  25歲的趙福廣是團普洱市委下派的突擊隊員,他和隊員負責西盟佤族自治縣猛卡鎮娜妥壩社區巡邏工作。“巡邊的日子,比我想象中艱苦。”趙福廣說,他們(men) 巡邏的大黑山一段,海拔高、坡度大、降水多、道路滑、蚊蟲毒,每天單程要爬3公裏多的坡,才能到達執勤點,那裏沒有水、沒有電,隻有呼嘯的寒風、嗡嗡的蚊蟲和無盡的雨霧。

  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li) 市的外籍輸入病例中,有不少是緬籍患者,他們(men) 大多隻會(hui) 說緬語,這使得外籍輸入病例的流調工作存在很大困難。瑞麗(li) 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護士刀麗(li) 英既會(hui) 傣語又會(hui) 緬語,被抽調到流調組,和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一起承擔對外籍患者的流調工作。有時為(wei) 幫助患者回憶更多有效的信息,她要和患者麵對麵交流很久,麵臨(lin) 較大的感染風險。

  參與(yu) 流調工作後,刀麗(li) 英主動報名到定點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瑞麗(li) 市中醫傣醫醫院,給患者輸液、打水、發飯,還為(wei) 病區消毒、收集、處理醫療垃圾等,每天跟著專(zhuan) 家組查房,承擔翻譯工作。一些緬籍患者因語言不通,內(nei) 心充滿恐懼,她便主動安慰病人,幫助他們(men) 消除焦慮,配合治療。慢慢地,緬籍患者遇到什麽(me) 困難都會(hui) 想到刀麗(li) 英,這使得她上班時一刻也能不停歇。雖然工作累,但她說:“能幫助到大家就好。”

  瑞麗(li) 農(nong) 場榮光社區第三居民小組團支部書(shu) 記陳成,每天總是第一個(ge) 到居民小組值勤卡點打掃衛生、燒開水。在核酸檢測頻繁的那段時間,每次檢測的前一天,他都要把場地的衛生打掃幹淨,第二天又最早一個(ge) 到達現場,背上噴霧器進行消殺,再把冰水準備好,供大家降暑。每次檢測完,他還要收拾桌椅、為(wei) 場地消殺、核對人數、打掃衛生,總是最後一個(ge) 離開。大家說陳成“把執勤卡點弄得像家一樣”。

  因有時要執行24小時卡點值守,每當夜幕降臨(lin) ,進村路口值守點微弱的燈光亮起後,陳成孤單地坐在帳篷外,驅趕蚊蟲。他最怕下大雨時帳篷漏水,半夜醒來被子全濕了,隻能坐在床沿上等天亮。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瑤族自治縣隔紅河與(yu) 越南老街市、穀柳市相望。女警舒凡的執勤點就在家對麵,但25天沒有回家。有時,她會(hui) 朝家的方向揮手,對窗戶後麵的丈夫“比個(ge) 心”;舒凡的同事春鳳每天騎車到執勤點會(hui) 路過父母家,有時下班後會(hui) 在父母家樓下,隔著玻璃向他們(men) 揮揮手。

  攝影師馬熙騰今年2月19日向團河口縣委提交了誌願者申請,從(cong) 那天起,他用相機記錄各行各業(ye) 的誌願者。他說:“抗擊疫情的背後,是無數無名英雄在點亮夜空,他們(men) 將背影留給親(qin) 人,把守護留給群眾(zhong) 。沒有被禁錮的城,隻有不離開的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淩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