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地產行業邁入降利時代 毛利率20%成新紅線?

發布時間:2022-04-07 14:10: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王麗(li) 新

  截至4月6日,以曾跨入“千億(yi) 元俱樂(le) 部”(按全口徑銷售額計)的25家上市房企2021年財報(包括未經審計業(ye) 績)為(wei) 樣本,《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中海地產(chan) 、華潤置地、龍湖集團等6家公司歸屬於(yu) 母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均超過200億(yi) 元。其中,龍湖集團、華潤置地、綠城中國、中國金茂和金輝控股5家該指標同比增長,其餘(yu) 20家全部下跌。

  “2021年,百強房企‘增收不增利’日趨嚴(yan) 重,淨利潤率、淨資產(chan) 收益率均值分別為(wei) 9.8%、8.1%,較2020年分別下降2.2個(ge) 、1.8個(ge) 百分點。” 中指研究院企業(ye) 事業(ye) 部研究負責人劉水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地價(jia) 高企和房地產(chan) 去金融化限製房企盈利空間,未來1年至2年內(nei) ,行業(ye) 或仍將處在降利時代。

  毛利率降至20%?

  “縮表出清”進行時,房地產(chan) 行業(ye) “唯規模論”已不再適用,“做大而做不強”的房企已陷入流動性危機。在行業(ye) 低迷時刻,經過複盤、反思與(yu) 檢討,房企掌舵人開始意識到,房地產(chan) 行業(ye) 靠“激進”高杠杆驅動發展的時代已結束。

  相比以往業(ye) 績說明會(hui) 上“銷售目標”是主角,今年“均好型”頭部房企均在釋放一個(ge) 信息:以利潤為(wei) 導向降本增效,變利潤而非規模為(wei) KPI考核目標,投資拿地以IRR(內(nei) 部收益率)為(wei) 準繩,以非房開業(ye) 務挖利潤蓄水池。

  釋放這一信息的背後,是土地紅利和金融紅利褪去後,行業(ye) 盈利能力下滑至比肩製造業(ye) ,並由此帶來的深刻檢視。

  以2021年財報數據為(wei) 樣本,上述25家房企毛利率全部下跌,下跌範圍從(cong) 0.01個(ge) 百分點到17個(ge) 百分點不等,即便有“利潤王”之稱的中海地產(chan) 亦下跌超6個(ge) 百分點;若以行業(ye) 過往共識的25%毛利率紅線計,僅(jin) 龍湖集團、中海地產(chan) 等7家邁過紅線,若將毛利率紅線降至20%(業(ye) 內(nei) 共識為(wei) “新紅線”),則有14家房企過線。

  回溯過往3年地產(chan) 行業(ye) 平均利潤率數據來看,據國金證券統計,2018年至2020年,房地產(chan) 企業(ye) 的毛利率分別為(wei) 28.77%、26.96%、23.35%,跌幅逐年擴大。從(cong) 目前發布的2021年業(ye) 績公告來看,平均毛利率為(wei) 18.74%,平均淨利潤率為(wei) 8.21%;而製造業(ye) 在2021年的毛利率水平為(wei) 20.53%,淨利率為(wei) 7.96%。

  躍過“青銅時代”邁入“黑鐵時代”的預判,依據或許在此。所以,交上歸母淨利潤幾乎腰斬的成績單後,萬(wan) 科董事局主席鬱亮在業(ye) 績說明會(hui) 上花了28分鍾反思和剖析,畢竟這是公司上市31年中第3次出現淨利潤下滑。同時,萬(wan) 科的毛利率也降至21.8%,剛剛擦過新紅線。

  “大家都對毛利率水平回歸到20%左右或者20%以上是一個(ge) 共識。”華潤置地總裁李欣表示,“每家公司的情況不一樣,但是對毛利率水平的目標沒有太大差異,回歸到30%甚至以上不太可能。”

  “2021年龍湖集團整體(ti) 毛利率是25%,地產(chan) 開發板塊為(wei) 23%,這在行業(ye) 內(nei) 比較靠前。未來1年至2年內(nei) ,2017年和2018年土地市場熱時所拿項目會(hui) 陸續進入結算通道,預計地產(chan) 開發毛利率會(hui) 維持20%水平,集團整體(ti) 毛利率希望保持25%。”龍湖集團CEO陳序平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如果土地市場高杠杆出清,且持續獲取價(jia) 格較低地塊的話,地產(chan) 板塊毛利率未來或可得到修複。

  “過去,職業(ye) 經理人投資拿地KPI以‘量’定,保規模話語權為(wei) 先,投資質量為(wei) 次要,即便2%淨利潤率仍要硬頭皮拿地,導致財務風控不到位,短期償(chang) 債(zhai) 能力不足,造成‘千億(yi) 元房企’突破40家,市值破千億(yi) 元卻不足三分之一。”一位房企投拓條線內(nei) 部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經過這一輪現實的衝(chong) 擊和檢討,一元錢究竟能產(chan) 生多高效率、創造多少利潤和多少市值,是掌舵人不得不思考和麵對的新課題。

  未來估值的支撐在哪裏?

  從(cong) 當下供需兩(liang) 側(ce) 調結構舉(ju) 措來看,開發仍舊是目前多數房企的主營業(ye) 務,也依然對利潤池具有決(jue) 定性作用,但僅(jin) 靠開發而無運營和服務性業(ye) 務,無法在不脫離客戶基礎和能力圈範圍內(nei) 去開拓房地產(chan) 新發展模式,亦無法支撐“有質量的發展”。

  兩(liang) 個(ge) 前提非常重要,一是2021年城市化率升至64.72%,商品房銷售額18萬(wan) 億(yi) 元,這或許已經觸及天花板,正如鬱亮所說,“我們(men) 要在‘天花板’到來之前做好布局”;二是下場玩家雖然會(hui) 減少,但若核心還按照“以速度為(wei) 規模加法,以杠杆為(wei) 乘法”的老玩法發展,終究會(hui) “退”出績優(you) 生陣營,估值也無法獲得投資者充分認可。

  以4月6日收盤價(jia) 計,A股及H股共7家房企總市值均超過1000億(yi) 元,萬(wan) 科A為(wei) 2467億(yi) 元、中國海外發展2341億(yi) 元、華潤置地2257億(yi) 元、保利發展為(wei) 2190億(yi) 元、龍湖集團2117億(yi) 元、招商蛇口為(wei) 1290億(yi) 元以及碧桂園1221億(yi) 元。

  據《證券日報》記者觀察,站上2000億(yi) 元市值陣營的房企具備四個(ge) 共性特征:一是財務盤麵穩健,比如淨利潤規模均超過200億(yi) 元,毛利率均超過20%,均是綠檔房企;二是非房開收入占比逐漸提升,其高毛利率水平拉高公司盈利空間;三是土地儲(chu) 備多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四是評級穩定,PE倍數高。

  在業(ye) 內(nei) 看來,如同龍湖集團、華潤置地以及中海地產(chan) 等房企一樣,以非房開業(ye) 務為(wei) 核心的多元業(ye) 務已經做強且步入收獲期,成為(wei) 集團穩定現金流來源,且其細分板塊“學費”多已交完,商業(ye) 模式及其可複製模型均已跑通,已具備探索房地產(chan) 新發展模式的能力,這既是布局未來,也是從(cong) 長期主義(yi) 理念出發,用戰略定力練就穿越周期的能力,亦是資本市場給予高估值的核心要素之一。

  “房地產(chan) 行業(ye) 進入降利時代後,高周轉高負債(zhai) 的傳(chuan) 統模式已不再適用,規模也不再是取勝關(guan) 鍵,行業(ye) 向著高質量發展邁進,財務穩健和經營水平成為(wei) 房企必須關(guan) 注的重點因素。”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展望後市,在行業(ye) 集中度提升以及競爭(zheng) 加劇的背景下,經營管理水平優(you) 異、財務狀況穩健、多元化發展路徑清晰的房企將更有可能享有高估值、高市盈率。(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