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全國多所高校公布招生簡章 2022年“強基計劃”的變與不變

發布時間:2022-04-12 10:1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全國多所高校公布招生簡章

  2022年“強基計劃”的變與(yu) 不變

  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陸續啟動,39所試點高校強基計劃報名將在4月集中進行。目前,超30所高校先後發布了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啟動報名工作。

  “強基計劃”也稱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於(yu) 2020年在有關(guan) 高校開始實施,主要選拔有誌於(yu)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you) 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力學、基礎醫學、育種及曆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招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盤點多所高校“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發現,今年“強基計劃”招生專(zhuan) 業(ye) 聚焦基礎學科,不少高校拿出了自己的“王牌”專(zhuan) 業(ye) 。在培養(yang) 過程上,“強基計劃”更加注重個(ge) 性化、國際化,多配備一流師資,提供一流學習(xi) 條件,實行本研貫通培養(yang) 模式;在考核方式上,依然延續“高考+綜合能力測試+體(ti) 育測試”的模式。

  招生院校增加3所,每人限報1所高校

  除以往的36所試點高校外,今年東(dong) 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3所高校也開啟了“強基計劃”試點工作。

  其中,湖南大學招生專(zhuan) 業(ye) 為(wei) 化學,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招生專(zhuan) 業(ye) 為(wei) 種子科學與(yu) 工程(生物育種)、動物科學(生物育種),都是學校的“王牌”專(zhuan) 業(ye) 。東(dong) 北大學也將本校在全國名列前茅的自動化專(zhuan) 業(ye) 作為(wei) 首年強基招生的唯一專(zhuan) 業(ye) 。

  對比前兩(liang) 年“強基計劃”招生以基礎學科專(zhuan) 業(ye) 為(wei) 主的情況,今年部分高校還新增了一些與(yu) 基礎學科關(guan) 聯的新型交叉學科專(zhuan) 業(ye) 和強勢學科,突破了單純基礎學科的限製。

  比如,被譽為(wei) “國防七子”之一的北京理工大學在往年的數學與(yu) 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等專(zhuan) 業(ye) 的基礎上,新增了開辦不久的智能無人係統技術;西北工業(ye) 大學在數學類、應用物理學、化學類之外,首次招收全國排名前列的航空航天類專(zhuan) 業(ye) ,並在招生簡章中強調將“瞄準航空航天科技前沿和關(guan) 鍵領域,致力於(yu) 打造世界航空航天人才培養(yang) 和科技創新高地”。

  此外,部分高校招生省市正在逐步擴大,不少高校已開始麵向全國進行招生,例如北京理工大學2022年新增寧夏招生,西北工業(ye) 大學新增北京、重慶招生等。值得注意的是,“強基計劃”限定每名考生隻能報考1所高校。

  聚焦基礎學科,培養(yang) 過程注重個(ge) 性化、國際化

  據了解,“強基計劃”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曆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安排招生。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入校後原則上不得轉到相關(guan) 學科之外的專(zhuan) 業(ye) 就讀。

  據中國教育在線“掌上高考”統計數據,截至4月4日公布招生簡章的30所院校中,總共有145個(ge) 專(zhuan) 業(ye) 招生,其中在“3+1+2”的新高考選科模式下,要求必須選考物理的專(zhuan) 業(ye) 總數為(wei) 116個(ge) ,占比達到80%;要求必選曆史的有24個(ge) ,占比為(wei) 16.5%,不限首選科目的有5個(ge) ,占比為(wei) 3.5%。可見,選考物理的考生在報考“強基計劃”上具有優(you) 勢。

  在“再選科目”上,不作要求的專(zhuan) 業(ye) 有81個(ge) ,占比為(wei) 55.8%;要求選考化學的專(zhuan) 業(ye) 有45個(ge) ,占比為(wei) 31%,要求選考化學或生物的有16個(ge) ,占比為(wei) 11%;除此之外,再選科目要求為(wei) 地理、政治、地理或政治的均有1個(ge) 專(zhuan) 業(ye) 。

  在培養(yang) 過程中,“強基計劃”更加個(ge) 性化、國際化。如北京大學為(wei) “強基計劃”入選學生製訂基礎兼顧個(ge) 性的教學計劃和培養(yang) 方案,一方麵加強專(zhuan) 業(ye) 基礎的培養(yang) ,另一方麵也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選課空間和發展支持,搭建與(yu) 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戰略平台,製訂特殊政策鼓勵學生跨學科、跨專(zhuan) 業(ye) 、跨階段選修和跨學校選修,提高學生的學科交融能力。

  另外,不少高校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進行單獨編班,探索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yang) 模式。例如,清華大學將“強基計劃”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本科與(yu) 研究生培養(yang) 過程有機銜接。本科畢業(ye) 時符合學校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要求的學生,可優(you) 先銜接就讀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南開大學“強基計劃”培養(yang) 模式體(ti) 現為(wei) “一製三化”“交叉培養(yang) ”“動態進出”,在培養(yang) 方麵堅持以基礎學科為(wei) 本源,開展多學科交叉融合,給未來高階發展方向培養(yang) 夯實基礎。

  考核方式延續“高考+綜合能力測試+體(ti) 育測試”

  如今,試點高校大多把可以申請報名“強基計劃”的考生分為(wei) 兩(liang) 類:一是綜合素質優(you) 秀、高考成績優(you) 異的考生,二是相關(guan) 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

  根據2020年1月教育部出台的《關(guan) 於(yu) 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後,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jia) 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占比例不得低於(yu) 85%),根據考生填報誌願,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

  《意見》指出,對於(yu) 極少數在相關(guan) 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guan) 高校可製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破格錄取的辦法、標準,並提前向社會(hui) 公布。

  例如,清華大學規定,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全國決(jue) 賽二等獎及以上獎項的報名考生,審核其相關(guan) 學科領域的突出才能和綜合表現,審核通過後可以破格入圍。

  而在高校的綜合能力測試及體(ti) 育測試中,不少高校開展“筆試+麵試”或僅(jin) 麵試的形式,體(ti) 育測試通常包括體(ti) 質測試、長跑、跳遠等。

  例如,中國人民大學的專(zhuan) 業(ye) 測試考核形式為(wei) 筆試和麵試,考查範圍不限於(yu) 中學教學大綱。麵試采取專(zhuan) 家、考生“雙隨機”抽簽的方式,測試全程錄音錄像;天津大學僅(jin) 麵試,麵試主要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能力、興(xing) 趣誌向、科研潛質、科學精神等。麵試采取考生、評委、考場隨機編排的“三隨機”工作機製,測試全程錄音錄像。

  在體(ti) 育能力測試中,中國人民大學原則上所有入圍校考的考生均須參加體(ti) 育測試,測試項目為(wei) 肺活量、立定跳遠、50米跑。南開大學體(ti) 質測試包括身體(ti) 形態、機能等方麵的基本素質測試,測試結果作為(wei) 學校考核的重要參考,學校考核麵試成績和高考總成績均相同情況下,優(you) 先錄取體(ti) 質測試成績更高者。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 實習(xi) 生 呂曉雨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