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拚搏 還想與世界高手同場競技
國家殘奧越野滑雪和冬季兩(liang) 項隊運動員王晨陽
繼續拚搏 還想與(yu) 世界高手同場競技
4月8日,在人民大會(hui) 堂舉(ju) 行的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總結表彰大會(hui) 上,國家殘奧越野滑雪和冬季兩(liang) 項隊運動員王晨陽被授予“突出貢獻個(ge) 人”稱號。在今年北京冬殘奧會(hui) 上,這名2002年出生的河北小將拿到了1金1銀的好成績,不少人稱呼他為(wei) 冬殘奧賽場上的“無臂飛人”。首次踏入人民大會(hui) 堂,王晨陽倍感振奮。展望未來,自認正值當打之年的他還想繼續拚搏,征戰下一屆冬殘奧會(hui) 。
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突出貢獻個(ge) 人
王晨陽 國家殘奧越野滑雪和冬季兩(liang) 項隊運動員
“感受到了國家對殘疾人體(ti) 育項目的重視”
大會(hui) 舉(ju) 行前一晚,王晨陽才被告知,在合影環節,他將被安排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左後方,屆時,可能會(hui) 有機會(hui) 與(yu)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互動。得知這一消息,小夥(huo) 子一晚上都沒怎麽(me) 睡好,在腦海裏反複“彩排”,“我在想如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跟我交流的話,我應該怎麽(me) 說,反正腦子裏閃過了很多想法。”
4月8日當天,王晨陽如願與(yu)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進行了互動。在聽過他的自我介紹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又詢問了他的一些比賽狀況。雖然隻是簡單交流了幾句,但王晨陽非常激動,能與(yu)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麵對麵溝通,他感覺十分驕傲與(yu) 自豪。
這次參與(yu) 總結表彰大會(hui) ,是王晨陽第一次進入人民大會(hui) 堂。談到初入人民大會(hui) 堂的感受,他的形容十分直觀:“很大。”從(cong) 視覺延伸至感覺,王晨陽稱帶給他很強的衝(chong) 擊力,同時也讓他倍感振奮,“我感受到了國家對我們(men) 殘疾人體(ti) 育項目的重視,包括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講話的時候,他也提了很多冬殘奧會(hui) 的這些(內(nei) 容)。”
武大靖幫助摘戴口罩
在人民大會(hui) 堂,王晨陽遇到了許多新老朋友。其中,國家短道速滑隊隊長武大靖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在合影拍照環節,兩(liang) 人的位置挨在一起,留意到王晨陽摘戴口罩不便,武大靖主動提出幫他,這讓王晨陽感覺很暖心,“他特別熱情地幫助我,後來他還說,你要是冷了、熱了,有啥不舒服的,就跟我說。”
總結表彰大會(hui) 舉(ju) 行期間,心情激動的不隻是人民大會(hui) 堂內(nei) 受獎的王晨陽,還有守在電視機前的他的家人。除了白天的直播,他們(men) 還準時收看了當晚包含大會(hui) 報道的新聞,每當有王晨陽出現的鏡頭,他們(men) 就會(hui) 欣喜地截圖並分享到自家微信群裏。
頒獎大會(hui) 結束的第二天,王晨陽從(cong) 北京回到河北。之前為(wei) 了備戰今年的冬殘奧會(hui) ,他已經近兩(liang) 年沒回過家。這次難得有假期,他計劃趁這段時間休整一下,也好好陪陪家人。
積極備戰 對標高水平運動員找差距
雖然剛滿20歲,但王晨陽已經是兩(liang) 屆冬殘奧會(hui) 參賽選手。不同於(yu) 四年前平昌冬殘奧會(hui) 上的青澀少年,如今的他更顯成熟與(yu) 幹練。在王晨陽的朋友圈裏,就有兩(liang) 張對比照片,分別是他在平昌和北京冬殘奧會(hui) 賽場上滑行的畫麵。
回望過去四年,從(cong) 王晨陽的賽場表現不難看出,他在滑行技術和能力上都有了很大提升。對此,他深有感觸,“平昌的時候,我可能前兩(liang) 圈還能保持在前幾名,到後麵就會(hui) 掉得很多,但是這次北京冬殘奧會(hui) 我就沒有出現這種失誤。”
除了3月12日拿下的那枚金牌,在北京冬殘奧會(hui) 的最後一個(ge) 比賽日,他又參加了越野滑雪混合接力4×2.5公裏的角逐,並摘得銀牌。賽後,王晨陽和隊友們(men) 先經曆了一段隔離期。這段時間裏,他也沒忘訓練,獨自在房間裏進行了一些運動,主要包括腿部力量的強化以及核心力量的訓練,以此來保持體(ti) 力。
王晨陽沒有沉溺於(yu) 過去取得的成績,展望未來,他渴望能繼續與(yu) 全世界高手同場競技。自認正值當打之年的他還想繼續拚搏,征戰下一屆冬殘奧會(hui) 。他透露,假期結束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恢複好體(ti) 能,備戰今年的越野滑雪世界杯。“我想到國外的場地看看,了解一下在沒有主場優(you) 勢的情況下,跟國外運動員的差距在哪兒(er) ,我的成績到底排位怎麽(me) 樣。”
11歲時,因為(wei) 高壓電事故失去雙臂,王晨陽也曾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麽(me) ”,接觸越野滑雪後,他在摸爬滾打中堅持訓練,終於(yu) 站上了最高領獎台。他借機鼓勵更多像他一樣的殘障人士,在人生遇到挫折時,一定要積極麵對,把負麵、消極的情緒轉化為(wei) 生活的動力,“因為(wei) 不管怎麽(me) 樣,生活還要繼續。”
我想到國外的場地看看,了解一下在沒有主場優(you) 勢的情況下,跟國外運動員的差距在哪兒(er) ,我的成績到底排位怎麽(me) 樣。——王晨陽
新京報記者 趙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