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 “營養師培訓”套路你
當心! “營養(yang) 師培訓”套路你
“乳糖不耐如何喝牛奶”“防脫發也有食譜”“輕斷食要科學”……在社會(hui) 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之下,越來越多小眾(zhong) 職業(ye) 受到熱捧,公共營養(yang) 師就是其中之一。
記者發現,新職業(ye) 受寵背後,部分培訓機構魚目混珠,以“0元學”“包拿證”“畢業(ye) 推薦高薪工作”等招攬學員,但學員“學成”之後,非但沒能找到工作,反而退費無門,有的人甚至自此背上了網貸。
0元拿高薪 培訓班宣傳(chuan) 有“高招”
——0元課程,體(ti) 驗過後是網貸。記者發現,一些公共營養(yang) 師培訓機構常以“0元學”“低價(jia) 課”為(wei) 噱頭,吸引學員點擊谘詢,誘導多輪消費,有人甚至還沒上課就背上網貸。
記者進入某機構的0元公共營養(yang) 師體(ti) 驗課群後,培訓導師先是推薦“99元搶位費”,後又推薦5000多元和8000多元的兩(liang) 種班型,並表示當晚下單享受花唄、信用卡分期免息。培訓導師還提供了一家網絡貸款平台,在記者詢問未畢業(ye) 的大學生是否可以辦理時,該導師表示申請時修改大學生身份即可。
——低門檻,高收入,花錢“免考”還能買(mai) “工作”。在某社交平台,記者在添加“武漢xx健康管理師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後,對方承諾繳納3280元參加線上教學後,“包拿證”。除此以外,記者發現許多公共營養(yang) 師培訓機構的課程服務堪稱“保姆”級別,不僅(jin) 考證通過後有數千元獎勵,推薦薪酬可觀的兼職或全職工作,不通過還能全額退費。但這些課程豐(feng) 厚的“福利”背後,課程價(jia) 格也更高,數千元到上萬(wan) 元不等。
——模糊行業(ye) 信息,忽悠學員報名繳費。記者體(ti) 驗發現,一些培訓機構為(wei) 了賣課,常常利用一些模糊的信息營造緊張感。“不考證就很難就業(ye) ”“公共營養(yang) 師報考政策可能今年7月份有變”“最後一批非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報名”……不斷引導學員報名繳費。但當記者詢問行業(ye) 信息來源時,對方卻含糊其詞,繼續以“很可能”“不確定”“一定會(hui) ”反複勸說。
難考證、玩消失 培訓過後一地雞毛
遼寧省人社廳相關(guan)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共營養(yang) 師作為(wei) 一項新興(xing) 職業(ye) ,人社部在2021年12月頒布了相關(guan) 的國家職業(ye) 技能標準,分為(wei) 4級,由用人單位和社會(hui) 培訓評價(jia) 組織具體(ti) 實施並頒發職業(ye) 技能等級證書(shu) 。報考者需要參加統一組織的理論知識考試、技能考核以及綜合評審。所謂“免考”“包過”不可信,花錢買(mai) 不來證,隻能買(mai) 虧(kui) 吃。
浙江省紹興(xing) 市人民檢察院公開了一起案件:某教育谘詢公司以收取“免考”“掛靠”等費用為(wei) 名,誘騙學員報考健康管理師、心理谘詢師、公共營養(yang) 師等“國家權威部門認證”的證書(shu) ,騙得全國數百名學員錢財共計1041萬(wan) 餘(yu) 元。
記者發現,除了“免考”騙局之外,許多機構的課程安排得並不走心,培訓質量良莠不齊。一些機構宣傳(chuan) 的推薦就業(ye) 、全款退費等更是難以兌(dui) 現。張女士2021年在社交平台報名了某機構的公共營養(yang) 師課程,當時培訓導師承諾考證後為(wei) 她介紹兼職工作。但是課程結束後,對方一直以“疫情反複”為(wei) 由不安排考試,又以“已提交報名信息”,拒絕向張女士退費。
類似張女士的經曆並不在少數。在黑貓投訴平台,以“公共營養(yang) 師”為(wei) 關(guan) 鍵詞,有149條信息。其中,大多是關(guan) 於(yu) 相關(guan) 培訓機構難以兌(dui) 現承諾、虛假宣傳(chuan) 、誘導消費、借貸的投訴。
盲目考證不可取 求職者應理性選擇
公共營養(yang) 師考證真的那麽(me) “香”嗎?
記者在多家線上招聘平台發現,公共營養(yang) 師證書(shu) 並非如部分機構所說,能“一證走天下”。許多營養(yang) 、健康類崗位,在證書(shu) 之外,對求職者的學曆、專(zhuan) 業(ye) 適配度、從(cong) 業(ye) 經驗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者告訴記者,許多網絡機構宣傳(chuan) 時,刻意塑造“職業(ye) 神話”,把“考證”和“高薪”直接掛鉤。但實際上,單靠短期培訓的公共營養(yang) 師,並不能真正勝任現實中複雜的工作。
除此以外,“0元學”“高薪就業(ye) ”“交錢就包過”這些培訓機構“套路”可能涉嫌違法。
遼寧同方律師事務所律師劉燕指出,若商家在培訓服務的內(nei) 容、價(jia) 格或者與(yu) 培訓服務相關(guan) 的允諾與(yu) 實際情況不符,並且對消費者的購買(mai) 行為(wei) 有實質性影響的,就屬於(yu) 虛假宣傳(chuan) 。而經營者不履行合同義(yi) 務,不依約介紹工作、提供考試的行為(wei) 則構成合同違約,也有可能涉嫌詐騙等刑事犯罪。
遼寧社會(hui) 科學院研究員張思寧說,目前,市麵上公共營養(yang) 師、健康管理師、心理谘詢師、配音師等考證機構層出不窮。當前正值大學生應聘季,盲目“考證”不可取,求職者需要結合自身實際,理性選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