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試衣員”兼職騙局:賺的幾百元沒焐熱就被騙走幾萬元

發布時間:2022-05-19 14:22:00來源: 法治日報

  賺的幾百元沒焐熱就被騙走幾萬(wan) 元

  記者調查“試衣員”兼職騙局

  □ 本報記者  趙 麗(li)

  □ 本報實習(xi) 生 譚蘭(lan) 惠

  “成為(wei) 試衣員免費收各種快遞”“時間自由月入上萬(wan) 元”……近段時間,在一些社交平台和短視頻平台上,刮了起一股“試衣員”兼職風。

  然而,多位網友近日向《法治日報》記者反映,自己掉進了兼職“試衣員”的詐騙圈套。據介紹,不法分子先給受害人提供一些金額不大的任務並很快結算費用,博取受害人信任後,再安排刷單等各種任務且涉及的金額越來越大,又設置障礙無法提現,使受害人越陷越深。

  來自山東(dong) 青島的林女士向記者回憶說,自己是收到某短視頻平台推送的“寄拍試衣師”報名鏈接廣告,抱著兼職賺零花錢的心態報了名,按照客服指引注冊(ce) 了一款App,被拉進了一個(ge) 接單群。

  “剛進群,客服就轉了20元郵費給我,說郵費他們(men) 出,並在幾天後寄來了衣服讓我拍‘買(mai) 家秀’上傳(chuan) ,任務完成的很順利,我也拿到了費用。”林女士說,因為(wei) “試衣”過程比較長,客服就提示她期間可以“刷單”掙錢。

  剛開始是接“新人認購單”,每單費用2.8元,任務很簡單,就是關(guan) 注網店、進行評論等,林女士輕鬆完成。

  就這樣,沒幾天,林女士賺了幾十元,也逐漸放鬆了警惕。

  緊接著,客服提出林女士完成考核,可以接“員工認購單”了,不僅(jin) 每單費用提高到5.8元,還有本金20%的返利。具體(ti) 操作是:林女士先出錢下單拍下衣服,作出好評,然後商家再把本金、返利、接單費用等轉賬給她。認購金額分為(wei) 5檔,分別是101元、505元、1001元、3003元和5005元。

  第一天,林女士掙了300元,提現成功。

  第二天,林女士被客服告知沒有小金額單了,於(yu) 是她選擇了一單3003元的。之後她被拉進一個(ge) 5人社交群,群裏的“指導員”讓大家一起操作拚個(ge) 大單。支付完3003元沒一會(hui) 兒(er) ,群裏突然有人說自己操作失誤,導致未能下單成功,且大家支付的3003元均被“凍結”。

  怎麽(me) 解凍?“指導員”說得再申請一個(ge) “複合單”,需要每人支付13680元。對於(yu) 這筆錢,當時的林女士很焦慮,加上群裏其他人的催促,她一下子“亂(luan) 了陣腳”。

  “當時隻想把已經投進去的錢弄出來,人家說什麽(me) 我就信什麽(me) 。”林女士回憶道,支付了13680元後,提現又出現了問題,還得申請一個(ge) 需要每人支付2.8萬(wan) 元的新單。

  等林女士意識到群裏其他人可能是托、自己可能被騙時,她已經支付了4.5萬(wan) 元。林女士向客服提出疑問,立即被拉黑並踢出了群。

  與(yu) 林女士有類似遭遇的人並不少,經曆的詐騙手法大同小異。有的受害者稱,在正式成為(wei) “試衣員”之前還交了一筆數百元的入會(hui) 費;還有的受害者被要求去拉人頭,“拉一個(ge) 人分230元”。

  記者調查發現,受害者以在校大學生和“寶媽”為(wei) 主,年齡集中在20歲至40歲之間,主要是在網絡平台上獲取的產(chan) 品試用或服裝寄拍的招聘信息。

  5月17日,記者在多個(ge) 網絡平台搜索“試衣員”時,頁麵都跳出了反詐提示:網絡求職須謹慎,請勿輕信陌生人傳(chuan) 遞的兼職、副業(ye) 信息,切勿掉入詐騙陷阱。此前,部分廣告賬號也被平台封號。記者從(cong) 多名受害人處獲悉,當地警方已對他們(men) 的報案立案偵(zhen) 查。

  “我在派出所做信息采集時遇到一個(ge) 大姐,也是做類似網絡兼職的,被騙了40多萬(wan) 元,而且其中一大部分還是貸款。”林女士說,這種“認購單”其實就是往對方的賬戶匯款,隻要錢一到賬,詐騙團夥(huo) 立馬轉移,有的團夥(huo) 還在境外,所以錢很難追回來。

  對於(yu) 短視頻平台出現的涉詐行為(wei) ,甘肅省反詐中心5月6日發布預警稱,隨著短視頻的日趨火熱,不少騙子瞄準了這塊“肥肉”,伺機實施各類詐騙。主要詐騙方式有:

  通過短視頻平台發布兼職廣告,受害人添加對方為(wei) 好友後,對方以“刷短視頻可以賺錢”為(wei) 由,引誘受害人在虛擬網站進行刷單。待受害人多次充值轉賬後,卻無法提現。

  通過短視頻平台私信聯係人,逐漸和受害人發展成男女朋友,以自己“有渠道可以幫助受害人賺錢”為(wei) 由,誘騙受害人在陌生網站進行投資賭博,受害人多次投資後卻無法提現,對方也失去聯係。

  詐騙分子冒充短視頻購物平台客服,告知受害人其購買(mai) 的物品質檢不合格,要進行退款業(ye) 務,誘騙受害人在陌生網址內(nei) 填入自己個(ge) 人信息及短信驗證碼,隨即轉走受害人賬戶內(nei) 的資金等。

  對此,甘肅省反詐中心提醒消費者,觀看短視頻時切勿相信虛假廣告、勿添加陌生好友、陌生來電不接聽、陌生群聊及時退出。凡是邀請您刷單或者投資理財的都是騙子。如若接到自稱是平台客服的來電,請和平台後台正規客服聯係核實。請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為(wei) 您的手機加一層安全保障。如遇詐騙,請立即撥打報警電話。

  記者發現,還有不法分子將目光瞄準那些網絡詐騙的受害者,聲稱支付一定費用就能幫其追回錢款。“我把被騙經曆發到網絡平台上,幾天後有人私信說能幫我追回被騙的錢款。”來自海南海口的劉女士說,沒過多久,平台顯示那個(ge) 人的賬號異常,已經被限製登錄了。

  目前,在相關(guan) 短視頻平台上搜索“試衣員”,搜索結果首位為(wei) 國家反詐中心反詐宣傳(chuan) 短視頻,搜索結果下方還會(hui) 出現“謹防詐騙陷阱”提示信息。多名被騙網友表示,希望平台能嚴(yan) 格審核,承擔監管職責。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