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每一個奮鬥的你】“助農創客”林浩:追隨別人的時候,成為了自己
中新網成都5月19日電 題:“助農(nong) 創客”林浩:追隨別人的時候,成為(wei) 了自己
作者 王利文
犛牛肉、茶樹菇、黃花菜、沙棘汁……大大小小的農(nong) 副產(chan) 品堆滿了庫房和展示台,在位於(yu) 成都的創業(ye) 工作室內(nei) ,23歲的林浩仍在為(wei) 公益助農(nong) 而忙碌。
14年前,林浩曾在汶川特大地震時兩(liang) 次返回廢墟救出同學,被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稱號,並在北京奧運會(hui) 開幕式上與(yu) 姚明一起作為(wei) 國旗手率領中國代表團進入鳥巢會(hui) 場。
從(cong) “抗震少年”到“助農(nong) 創客”,林浩說,自己的創業(ye) 靈感來自於(yu) 家鄉(xiang) 映秀特產(chan) 的臘肉和豆腐幹。地震過後,奶奶每年都會(hui) 把熏製好的臘肉寄給幫助過自己的好心人。“疫情之後,鄉(xiang) 親(qin) 們(men) 背上臘肉跑來問我,能不能幫忙在網上賣?最初自己想把家鄉(xiang) 優(you) 質的農(nong) 副產(chan) 品推向城市,後來想到全國近千個(ge) 脫貧縣和幫扶縣有那麽(me) 多優(you) 質的產(chan) 品,是不是也可以幫助別人的家鄉(xiang) ?”
2021年大學畢業(ye) 後,林浩籌備了自己的助農(nong) 平台。到各個(ge) 脫貧縣和幫扶縣考察後,林浩發現,不少鄉(xiang) 鎮企業(ye) 埋頭苦抓產(chan) 品質量,但因為(wei) 包裝設計不符合市場規律、缺乏傳(chuan) 播平台,甚至不了解知識產(chan) 權常識、不知道如何注冊(ce) 商標,導致一批優(you) 質的產(chan) 品鮮有人問津。
林浩開始擔任助農(nong) 大使,幫助多家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企業(ye) 免費策劃、免費宣傳(chuan) 、免費上線、免費引流、免費代言。“作為(wei) 一個(ge) 普通人,我想找到一件既適合自己,又能為(wei) 這個(ge) 社會(hui) 創造價(jia) 值,還能夠影響身邊的人的事情。”成長過程中,林浩一直在探索,“創業(ye) 這個(ge) 決(jue) 定讓我很開心,我也希望自己能以‘創客’的身份,為(wei) 家鄉(xiang) 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2022年5月12日,林浩從(cong) 成都回老家映秀,通過直播鏡頭向全國人民展示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映秀14年的變化。“在我們(men) 最無助的時候,那些幫助像黑暗之中的一束光,很感謝外界對我的關(guan) 心和家鄉(xiang) 的幫助。今天,我想通過直播映秀的變化來見證‘愛的力量’。”在全程關(guan) 閉打賞功能的直播間,幾分鍾內(nei) 匯集了上萬(wan) 觀眾(zhong) 。
事實上,汶川特大地震之後,林浩便開始走上了公益之路。2013年,林浩設立了“愛之鏈基金”,寓意為(wei) “讓愛像鏈條一個(ge) 扣一個(ge) 地傳(chuan) 下去”。基金先後創辦了愛之鏈電影獎、愛之鏈脫貧攻堅演唱會(hui) 、愛之鏈盲人音樂(le) 會(hui) 、愛之鏈電影課堂等公益項目,公益足跡遍及馬來西亞(ya) 及中國香港、深圳、北京、玉樹、合肥、成都、瀘州等地。
14年來,社會(hui) 各界對“小英雄”的關(guan) 注,讓林浩從(cong) 山裏走向世界。而“小英雄”的光環背後,林浩也長期麵臨(lin) 著“考清華”的質問、“做演員”的質疑和“傷(shang) 仲永”的歎息。
“我一直想做回饋社會(hui) 的事。”麵對外界的關(guan) 注,林浩坦言,地震後看到各地好心人援建家鄉(xiang) ,自己也想進頂尖大學“修震不垮的房子”,成長中發現援建背後的公益力量,自己也去做公益,而現在發現公益領域同樣有許多需要學習(xi) 的東(dong) 西。“我就這樣朝著大家的步伐一步步探索,在追隨別人的時候,成為(wei) 了自己。”(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