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專業托管走俏
“每到關(guan) 鍵農(nong) 時,專(zhuan) 業(ye) 服務隊就會(hui) 來打理,不用擔心誤農(nong) 事,也省了很多成本。”初夏,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雙林鎮種糧大戶施榮清察看田間時說。施榮清所說的服務隊是南潯潯稻生態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建立的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隊。3年前,服務隊探索稻蝦綜合種養(yang) ,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nong) 戶”的運作模式,為(wei) 農(nong) 戶提供從(cong) 種苗培育、農(nong) 資供應到產(chan) 品回收、加工銷售全程服務。目前,已輻射帶動麵積1.5萬(wan) 畝(mu) ,示範帶動周邊農(nong) 戶畝(mu) 均增收約3000元。
無獨有偶。江西省萍鄉(xiang) 市上栗縣楊岐鄉(xiang) 積極搭建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平台,推動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主體(ti) 壯大,以“服務平台+支部+合作社+農(nong) 戶”四位一體(ti) 聯動服務模式,讓農(nong) 戶、村級組織、市場主體(ti) 多方互利共贏。楊岐鄉(xiang) 黨(dang) 委委員盧正江介紹,依托各類農(nong) 業(ye) 扶持資金,鄉(xiang) 裏培育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134家,帶動小農(nong) 戶5000餘(yu) 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
發展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是實現小農(nong) 戶和現代農(nong) 業(ye) 有機銜接的基本途徑和主要機製。麵對“誰來種地”“怎麽(me) 種地”難題,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特別是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應運而生,為(wei) 農(nong) 戶提供從(cong) 種到管、從(cong) 技術服務到農(nong) 資供應等“保姆式”服務。清華大學中國農(nong) 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表示,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就是將耕、種、防、收等作業(ye) 環節委托給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讓專(zhuan) 業(ye) 的人幹專(zhuan) 業(ye) 的事,有效解決(jue) 土地撂荒、粗放經營等問題。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副司長張濤說,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蓬勃發展,特別是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快速發展,促進糧食生產(chan) 作用不斷凸顯。當前,全國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達到95.5萬(wan) 個(ge) ,服務麵積16.7億(yi) 畝(mu) 次,其中服務糧食作物麵積10.6億(yi) 畝(mu) 次,占全國服務總麵積的63.5%,服務小農(nong) 戶7800多萬(wan) 戶,約占全國農(nong) 業(ye) 經營戶總數的37.7%。內(nei) 蒙古、黑龍江、河南作為(wei) 糧食主產(chan) 省區,糧食作物托管服務麵積占本省份托管服務總麵積的比重分別達81.4%、96.9%和83.3%。
很多市場主體(ti) 看到商機,紛紛進入農(nong) 業(ye) 服務領域,一些大型農(nong) 資農(nong) 化企業(ye) 、金融保險機構,積極探索社會(hui) 化服務的不同模式。中化農(nong) 業(ye) 在全國建成531個(ge) MAP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綜合服務平台,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直接服務1912萬(wan) 畝(mu) 耕地,聯農(nong) 帶農(nong) 210萬(wan) 戶;建行黑龍江省分行依托農(nong) 業(ye) 金融服務平台,創新開發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貸等產(chan) 品,為(wei) 農(nong) 戶和服務組織解決(jue) 融資難題;太平洋財險山西分公司探索形成“政府+服務主體(ti) +農(nong) 戶+保險+擔保+銀行”的新型農(nong) 村綜合金融服務模式,降低了農(nong) 戶和服務主體(ti) 開展托管的風險。
目前,各類服務組織呈現競相發展勢頭。農(nong) 民合作社是社會(hui) 化服務的主力軍(jun) ,服務對象和服務小農(nong) 戶數量最多。開展社會(hui) 化服務的農(nong) 民合作社達31.3萬(wan) 個(ge) ,服務營業(ye) 收入705.1億(yi) 元,服務對象數量近4000萬(wan) 個(ge) 。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以提供“居間”服務為(wei) 主,是聯係廣大小農(nong) 戶與(yu) 各類服務組織的橋梁紐帶。開展社會(hui) 化服務的集體(ti) 經濟組織6.4萬(wan) 個(ge) ,服務營業(ye) 收入72.1億(yi) 元。專(zhuan) 業(ye) 服務公司單體(ti) 服務能力最強,服務營業(ye) 收入最高。專(zhuan) 業(ye) 服務公司3.6萬(wan) 個(ge) ,服務營業(ye) 收入513.5億(yi) 元。服務專(zhuan) 業(ye) 戶數量占總數的近一半,重點為(wei) 周邊小散農(nong) 戶提供服務。服務專(zhuan) 業(ye) 戶45.9萬(wan) 個(ge) ,服務營業(ye) 收入266.1億(yi) 元。
自2019年以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分三批確定了74個(ge) 全國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典型,既有專(zhuan) 業(ye) 服務公司、農(nong) 民合作社、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等各類服務組織,也有地方政府或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還有金融保險機構。去年底,批複100個(ge) 縣(市、區)和100個(ge) 服務組織開展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創新試點,重點從(cong) 試點縣和試點組織兩(liang) 個(ge) 層麵探索9個(ge) 方麵的試點任務,樹立發展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的行業(ye) 標杆和縣域樣板。
記者了解到,各地按照資源共享、填平補齊的原則,把盤活存量設施、裝備、技術、人才及各類主體(ti) 作為(wei) 重點,探索建設多種類型的農(nong) 業(ye) 綜合服務平台,圍繞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提供集農(nong) 資供應、技術集成、農(nong) 機作業(ye) 、倉(cang) 儲(chu) 物流、農(nong) 產(chan) 品營銷等服務於(yu) 一體(ti) 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綜合解決(jue) 方案,破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主體(ti) 做不了、做不好的共性難題,實現更大範圍的服務資源整合、供需有效對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