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政企合力助餐飲業複蘇
【經濟觀察】政企合力助餐飲業(ye) 複蘇
受疫情影響,餐飲行業(ye) 經營麵臨(lin) 不小困難。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4月,全國餐飲收入13262億(yi) 元,同比下降5.1%。
為(wei) 了應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餐飲企業(ye) 在嚴(yan) 格防疫下,積極擁抱線上售賣、窗口售賣等方式。在北京,由於(yu) 暫停堂食,一些餐飲企業(ye) 通過外賣、外擺、直播、送餐上門、社群營銷等方式積極自救,尋找新的營收點。中國連鎖經營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還有不少企業(ye) 通過出售食材、半成品餐食、食材包以及預包裝食品等方式維持收入。
餐飲企業(ye) 在困境中的堅守和積極自救,不僅(jin) 為(wei) 消費者帶來了多元化的食品供應,也維係著城市的煙火氣,讓人們(men) 看到了行業(ye) 韌性。
在餐飲企業(ye) 積極應對的同時,國家有關(guan) 部門、各地也紛紛出台扶持政策,助餐飲企業(ye) 紓困。
2月,國家發改委等14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促進服務業(ye) 領域困難行業(ye) 恢複發展的若幹政策》。其中,餐飲業(ye) 紓困扶持措施共計7條。這些措施非常細化,涉及外賣傭(yong) 金、金融、保險等,針對性很強。隨後,各地也紛紛出台具體(ti) 措施落實國家政策。
紓困之外,政策措施也在促進餐飲消費發力。4月以來,多地相繼出台了發放消費券、允許外擺等政策,提振消費信心,推動行業(ye) 複蘇。據統計,前4個(ge) 月,浙江、江西、四川等多地先後發放總額超過34億(yi) 元的消費券,餐飲、家電等行業(ye) 成消費提振的重點。此外,成都、南京、哈爾濱等地還出台了暖心的彈性政策——允許餐廳外擺。這都為(wei) 困境中的餐飲從(cong) 業(ye) 者增添了堅守的底氣。
專(zhuan) 家指出,餐飲市場的恢複,除了企業(ye) 自救、政策大力支持外,還需要全行業(ye) 積極參與(yu) 。相關(guan) 部門可引導、攜手互聯網平台,對商家流動資金、就業(ye) 、物資供應等提供支持,發揮出互聯網平台服務城市的更大作用。
5月22日,本地生活服務平台餓了麽(me) 宣布啟動商家市場“共振計劃”,希望切實支持商家、實在幫到騎手,全力支持市場複蘇。據悉,麵向上海,餓了麽(me) “共振計劃”包括4大舉(ju) 措:解封後首兩(liang) 月,將提供5億(yi) 元激勵,降低商家經營成本,加快生意恢複;提供專(zhuan) 項降費補貼,緩解資金壓力;專(zhuan) 人輔導培訓、進行數字化支持,提升商家運營能力。同時,首期為(wei) 騎手提供近7000萬(wan) 元額外補貼,提升就業(ye) 保障。
專(zhuan) 家指出,疫情之下,餐飲企業(ye) 將更加積極探索數字化運維,進行數字化營銷,發力外賣外送,應對市場變化。在此背景下,外賣平台的扶持措施不僅(jin) 要考慮當下,還要著眼於(yu) 餐飲業(ye) 線上化、數字化的趨勢。
餓了麽(me) 方麵表示,除了專(zhuan) 項激勵、流量扶持等,還將通過專(zhuan) 人服務、專(zhuan) 項培訓等方式,提升商家數字化運營能力,聚焦產(chan) 業(ye) 數字化長期價(jia) 值。包括安排超過300人的專(zhuan) 項服務團隊,定向服務商家運營優(you) 化;提供近2000課時免費公開課,為(wei) 商家進行免費的外賣運營師培訓、認證服務;同時,商家不僅(jin) 可收到商品的智能化診斷、管理和營銷建議,AI菜品分析係統“餓小味”還將免費幫助餐飲品牌研發新品等。
期待在政企共同發力、市場多方參與(yu) 下,餐飲業(ye) 能盡快走出困境,讓城市煙火氣回歸如常。
楊召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