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廣場舞擾民問題被這個民警解決了

發布時間:2022-06-14 11:15:00來源: 法治日報

  廣場舞擾民問題被這個(ge) 民警解決(jue) 了

  餘(yu) 杭公安創新警務小發明守護大平安

  采訪動機

  跳廣場舞是廣大中老年人的重要娛樂(le) 方式和健身活動。然而,因為(wei) 噪聲的問題,廣場舞在很多地方也引發了不少糾紛乃至警情。如何解決(jue) 這一問題,既滿足中老年人的娛樂(le) 需求,又不擾民,考驗著社會(hui) 治理能力和水平。

  這個(ge) 問題,在浙江杭州華豐(feng) 社區得到了完美解決(jue) ——“廣場舞降噪魔盒”誕生了,將傳(chuan) 播出去的音量降低了足足20分貝,讓原來多發的噪聲擾民警情直降為(wei) 零。而魔盒的創造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層民警。

  一名警察為(wei) 什麽(me) 會(hui) 去關(guan) 注廣場舞擾民問題,又怎麽(me) 創造了“廣場舞降噪魔盒”?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到一線進行了采訪。

  □ 本報記者  王 春

  □ 本報通訊員 胡學軍(jun)

  4支隊伍占據4個(ge) 地方跳廣場舞,多的時候一個(ge) 地方有二三十人。附近居民不堪其擾,就噪聲擾民問題報警。接警後民警到現場勸說,音量減小人群散去,可第二天喇叭又照常響起,居民再次報警。

  如何從(cong) 根源上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浙江省杭州市餘(yu) 杭公安分局閑林派出所民警陳樹新想到用隔音棉把聲音隔在外麵的辦法。經過不斷完善,一個(ge) “廣場舞降噪魔盒”誕生了,並取得“實用新型專(zhuan) 利證書(shu) ”。

  老百姓的事情,從(cong) 來就沒有小事——這是陳樹新一直堅持的觀點。“降噪魔盒”的發明,在他看來不過是自己的一項本職工作,所裏很多民警在工作中都有出彩的地方,大家的初衷隻有一個(ge) ,就是時刻保障轄區的安定,人民的幸福。

  專(zhuan) 利發明靈感源於(yu) 生活

  之前,陳樹新在原下城區公安分局情指中心工作,2021年6月調到餘(yu) 杭公安分局閑林派出所擔任巡區民警。

  閑林派出所轄區麵積56.3平方公裏,人口21萬(wan) 。派出所將整個(ge) 轄區分為(wei) 南北兩(liang) 個(ge) 防區,下轄7個(ge) 巡區。

  雖說陳樹新在原單位時,也當過10多年社區民警,但到這裏後,仍感到了壓力。他負責的巡區有兩(liang) 個(ge) 社區,居民3萬(wan) 餘(yu) 人,警情也是五花八門。

  複雜的警情總有類別可分,重複警情重點治理是閑林派出所根據轄區特點製定的一項創新工作機製。民警每周都要把自己轄區的警情拉出來分析一遍,把一些重複發生的警情分享到所裏的交流群,提醒大家在平時工作時多加關(guan) 注。

  來到閑林派出所後,陳樹新發現僅(jin) 2021年上半年,轄區華豐(feng) 社區關(guan) 於(yu) 噪聲擾民的重複報警就高達9起,報警的都是一路之隔的翡翠城小區業(ye) 主。

  陳樹新在調查中發現,華豐(feng) 社區歡樂(le) 城有4支隊伍在跳廣場舞,夜幕降臨(lin) 後,4支隊伍自帶的喇叭放起音樂(le) ,聲音此起彼伏,有時還會(hui) 爭(zheng) 著調高音量,確實非常煩人。接警後民警趕到現場,一番勸說後音量減小人群散去,可第二天喇叭又照常響起。

  陳樹新在原下城公安分局情指中心工作時就已經關(guan) 注到了這個(ge) 問題。以前隻是想如何去調解矛盾,但這一次他深入思考後意識到,必須從(cong) 源頭上解決(jue) ,不然警情隻會(hui) 沒完沒了。

  有一天,休息在家的陳樹新正想著這個(ge) 問題時,外麵下雨了,雨聲很大,嘩嘩敲著窗台,他順手把窗戶關(guan) 上,嘩嘩聲一下聽不見了。他頓時有了想法,想辦法用隔音棉把聲音隔在外麵,不就可以了嗎?

  說幹就幹,動手能力強的陳樹新先到歡樂(le) 城測量了那四隻音箱的尺寸,畫好草圖。

  第二天,他就帶著草圖,找到了歡樂(le) 城的物業(ye) 。物業(ye) 對這個(ge) 想法也非常支持,經過工程部設計師的修改,一個(ge) “廣場舞降噪魔盒”便有了雛形。

  這是個(ge) 用免漆板做的木質箱體(ti) ,大約一米二高,五麵封閉,一麵開放,木箱內(nei) 壁黏有專(zhuan) 門的隔音棉。晚上,陳樹新帶著同事把“魔盒”帶到歡樂(le) 城廣場,在居民們(men) 好奇的注視下,將音響放進降噪魔盒內(nei) 開始測試,結果在4米開外,音量比原先足足降了20分貝,居民們(men) 普遍覺得這聲音可以接受,而跳廣場舞的人們(men) 也覺得這對他們(men) 沒有影響。在那之後,派出所就再也沒有收到關(guan) 於(yu) 歡樂(le) 城廣場舞擾民的投訴。

  陳樹新成了業(ye) 主的大功臣,但是他自己卻不那麽(me) 認為(wei) ,“這個(ge) 發明並不複雜,我隻是想認真做好這件事”。

  需求導向助推警務創新

  算上今年已經56歲的陳樹新,整個(ge) 閑林派出所,一共有7名巡區民警。7個(ge) 人要負責整個(ge) 閑林街道20多萬(wan) 人口的治安管理,為(wei) 了能更有效地做好基層管理,民警們(men) 各展神通,以需求為(wei) 導向,設計出了符合各自轄區的便捷服務百姓的新方法。

  警力不足,無法兼顧街道的所有道路,派出所就積極尋求和轄區內(nei) 的企業(ye) 合作,選定35家企業(ye) 組建了安防聯盟。這個(ge) 聯盟,由所裏出麵負責擬定工作機製,在企業(ye) 門前安裝警燈,給保安配備對講機。

  針對警力更薄弱的鄉(xiang) 村,派出所又建立了一批以西溪園警務站為(wei) 代表的鄉(xiang) 村警務站,這些警務站由公安民警為(wei) 主導,僅(jin) 僅(jin) 用幾位機動民警以及10多名社區工作人員,就能處理大部分日常糾紛,這樣一來就可以用最短的時間解決(jue) 民眾(zhong) 的需求。

  疫情期間,閑林街道複雜的人員情況,給防控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困擾。一些人雖然戶籍在閑林,卻居住在外地,民警們(men) 需要一遍遍給這些人打電話核實情況,工作量變大。

  所內(nei) 的幾位領導反複協商,所長白傑提出,可以設計一套AI語音流動人口自動申報係統,由民警們(men) 把閑林街道的人員戶籍輸入電腦,針對不同情況設計出不同的語言,然後再由AI語音係統打去電話,這個(ge) 過程大幅減少了民警的工作量。從(cong) 今年4月28日正式啟動開始,這套係統已經服務了3萬(wan) 多人。

  在實地進行疫情防控時,白傑又設計出了一套“碼上報”管理係統。民眾(zhong) 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在係統裏完善自己的戶籍信息。民警們(men) 把二維碼打印出來,貼在核酸檢測點位和各個(ge) 小區的進出口,一個(ge) 月時間,就收集到了5萬(wan) 多人的數據。

  從(cong) 安防聯盟到鄉(xiang) 村警務站,從(cong) AI語音係統到“馬上報”,民警們(men) 不斷創新工作方法,讓有限的警力發揮最大的作用。

  創新小招數派上大用場

  陳樹新在獲得專(zhuan) 利後的幾周裏,不斷有兄弟單位打電話到派出所找他,甚至還有人專(zhuan) 門趕到所裏學習(xi) ,討教設計“降噪神器”的經驗。

  餘(yu) 杭區公安分局警察公共關(guan) 係科負責人介紹,將民警的創新舉(ju) 措申報全國專(zhuan) 利在分局還是初次嚐試,目的就是想進一步鼓勵基層民警的首創精神,共同破解基層治理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此外,分局還將來自基層民警的各種實用創新小招數、小辦法及時提煉總結成教育訓練微課程視頻課件下發推廣至全局,讓更多人受到啟發,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如今年,分局收集匯編的微課程課件達到了63個(ge) ,其中大部分來自一線民警經驗。

  在餘(yu) 杭公安,這樣的創新性舉(ju) 措還有很多。

  分局的“浙裏拍”證件照拍攝係統同樣也是立足民眾(zhong) 需求的代表。這套由出入境管理大隊牽頭的係統,在這幾年來不斷升級,並且相繼打通全國出入境照片庫、全省身份證照片庫、車駕管證件照係統,讓群眾(zhong) 實現了辦理身份證、出入境證件、駕駛證可以“一機拍攝”。

  這套係統已經在全省推廣,不到半年時間,拍攝了41萬(wan) 張人像照片,照片的平均拍攝速度也從(cong) 原來的5分鍾縮短到了現在的1分鍾,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群眾(zhong) 的體(ti) 驗感和滿意度。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