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口味管控後,電子煙何去何從

發布時間:2022-06-14 11:1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口味管控後,電子煙何去何從(cong)

  中國的電子煙即將正式告別調味時代,口味限製對電子煙銷售影響如何?“風味強監管”能否有效降低電子煙對未成年人的誘導?

  ——————————

  多樣新奇的口味一直是電子煙吸引消費者的重要手段,然而隨著國家一聲令下,電子煙市場有了新變化。

  3月11日,國家煙草專(zhuan) 賣局公布了《電子煙管理辦法》,明確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這一規定自5月1日起施行。4月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GB 41700-2022《電子煙》強製性國家標準,對電子煙的口味進行了嚴(yan) 格限製,並設定了5個(ge) 月的實施過渡期,10月1日起實施。

  中國的電子煙即將正式告別調味時代,口味限製對電子煙銷售影響如何?“風味強監管”能否有效降低電子煙對未成年人的誘導?過渡期結束後,調味電子煙又將何去何從(cong) ?

  果味產(chan) 品庫存減少價(jia) 格上漲

  調味電子煙還在繼續銷售,但貨架上的品類和數量已不如從(cong) 前。

  “番石榴味已經沒有了,一直在訂但訂不到貨,但是西瓜、綠豆、菠蘿、鐵觀音這些還有一些,售價(jia) 都是99元一盒。”在北京市朝陽區某電子煙零售店,一位店主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

  據了解,調味電子煙曾於(yu) 今年3月份出現短暫漲價(jia) ,根據口味不同,漲價(jia) 幅度從(cong) 20到30元不等,但現在又恢複了原價(jia) 。該店主表示,現在有的口味庫存還有100多盒,有的隻剩下幾盒,“7月底有的口味可能會(hui) 漲價(jia) ,因為(wei) 停產(chan) 了。”

  此前,國家煙草專(zhuan) 賣局設置了過渡期“三不得”:各類投資者暫不得投資新設電子煙生產(chan) 經營企業(ye) ;存量電子煙生產(chan) 經營主體(ti) 暫不得新建或擴大生產(chan) 能力,暫不得新設電子煙零售點。對生產(chan) 企業(ye) 、產(chan) 能和零售點的限製降低了市麵上調味電子煙的存量,多位電子煙零售商表示,進貨變難了,價(jia) 格也漲了。

  作為(wei) 調味電子煙的愛好者,95後楚博文從(cong) 大學開始接觸電子煙,是調味煙彈消耗大戶,最近他在電子煙上的支出明顯有所增加。“我一直在我朋友那裏買(mai) 煙彈,他是個(ge) 經銷商,以前買(mai) 好幾盒是有折扣的,現在不管買(mai) 多少都是99元一盒了。”

  口味管控勸退部分消費者

  口味變少、價(jia) 格變高,對於(yu) 電子煙口味的管控是否勸退了部分消費者?

  從(cong) 銷量來看,煙草味不是最受歡迎的選擇。“煙草味的電子煙120元一盒,賣得確實沒有水果味的好,以前可能百分之八九十的顧客都是衝(chong) 著果味來的。”一個(ge) 電子煙網絡零售商表示,沒怎麽(me) 嚐試過煙草味電子煙的人很多是抽不習(xi) 慣的。

  此外,現存的消費者也不完全買(mai) 賬。“我以前抽過煙味電子煙,與(yu) 其說是煙味不如說更接近曲奇味,有點甜。”楚博文表示,市麵上一直都有煙草風味的電子煙產(chan) 品,但是味道並不好,也不是純粹的煙草味,“煙味其實很難模仿,煙味電子煙周圍朋友也很少買(mai) 。”

  中國控煙協會(hui) 公益法律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副主任委員李恩澤認為(wei) ,變高的價(jia) 格對一些群體(ti) ,如青少年有勸退作用;除此以外,味道的限製也能降低對不吸煙群體(ti) 的誘導。

  但是他認為(wei) ,對於(yu) 已經開始吸食電子煙的群體(ti) ,口味管控的效果可能並不會(hui) 那麽(me) 好。一方麵,有不少消費者在政策出台之後開始大量囤貨,另一方麵調味電子煙依舊可以通過其他渠道進入市場。

  “調味電子煙在國內(nei) 是不可以銷售了,但是在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是不受影響的。消費者出境旅遊依舊可以購買(mai) 到調味電子煙,帶回來自己抽,不排除有人通過這個(ge) 渠道打擦邊球私下銷售。”

  管控效果仍需觀察

  近年來,國家相繼出台多項法律法規規範電子煙市場。

  2021年11月,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zhuan) 賣法實施條例〉的決(jue) 定》(國務院令第750號),增加了第六十五條“電子煙等新型煙草製品參照本條例卷煙的有關(guan) 規定執行”,將電子煙正式納入煙草體(ti) 係監管。

  今年3-4月,《電子煙管理辦法》《電子煙》國家標準依次發布。隨後,《電子煙產(chan) 品鑒別檢測實施細則》《電子煙警語標識規定》《電子煙物流管理細則》《電子煙交易管理細則(試行)》等文件相繼出台,進一步規範電子煙產(chan) 業(ye) 發展。

  然而,“緊箍”是否能戴得穩,依舊有待長期觀察。以目前對電子煙口味的管控為(wei) 例,《電子煙》國家標準延續了二次征求意見稿的規定,將“霧化物中允許使用的添加劑”種類由122項縮減至101項,減少了包括梅子提取物、桔子油、甜橙油、薰衣草油等調香劑。

  “除了煙草以外的味道不允許銷售是很好的,國標也確實去掉了很多果味的香料,但是現在還是給電子煙口味配製留有一定的空間。”中國控煙專(zhuan) 家、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克安指出,最終版國標允許使用的添加劑中依舊存在涼味劑和甜味劑。

  但無論如何,行業(ye) 已經進入了一個(ge) 嶄新階段,僅(jin) 僅(jin) 是對電子煙口味的限製就將轉換大小工廠的生產(chan) 計劃,大小經銷商的營銷策略,同時改變消費者的部分生活習(xi) 慣。可以看到的是,品牌、零售和買(mai) 家都在努力接入國家新規帶來的新消費場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若一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