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頻出實招精準服務實體經濟 上半年交易所債市融資2.67萬億元

發布時間:2022-07-07 14:23: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記者 吳曉璐 邢 萌

  今年以來,交易所債(zhai) 市融資品種不斷創新,加大對科創、民營企業(ye) 的融資支持力度;外資直接投資交易所債(zhai) 市落地,對外開放邁出重要一步;規則持續優(you) 化完善,推動交易所債(zhai) 市高質量發展。

  今年上半年,滬深交易所債(zhai) 券融資總額達2.67萬(wan) 億(yi) 元。其中,公司債(zhai) 融資1.97萬(wan) 億(yi) 元,資產(chan) 支持證券融資4950億(yi) 元,地方政府債(zhai) 券融資2042億(yi) 元。

  “今年以來,在國內(nei) 疫情反彈、經濟發展麵臨(lin) 挑戰的複雜形勢下,交易所債(zhai) 市充分發揮了對實體(ti) 經濟的融資支持功能。”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監管層麵釋放紓困民企的積極信號,並逐步指導交易所推出創新債(zhai) 券品種、降低交易所債(zhai) 券市場交易成本等重要舉(ju) 措。這使交易所債(zhai) 市在拓寬民企融資渠道、增強服務民營經濟發展質效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上半年民企債(zhai) 券淨融資缺口顯著收窄。

  交易所精準支持

  科技創新、低碳轉型

  上半年,交易所債(zhai) 市規則不斷完善。1月份,滬深交易所出台交易新規及指引,完善債(zhai) 券二級市場製度建設;4月份,優(you) 化完善公司債(zhai) 券注冊(ce) 製配套製度;6月份,強化可轉債(zhai) 交易監管;7月1日,完善可轉債(zhai) 信息披露等業(ye) 務規範。

  此外,交易所品種不斷推陳出新,提升服務實體(ti) 經濟的精準度和力度。5月20日,滬深交易所在前期試點基礎上正式推出科技創新公司債(zhai) 券,旨在加強債(zhai) 券市場對科技創新領域的精準支持和資金直達。此後,國投集團、三峽集團、華魯控股、江蘇永鋼等首批科創債(zhai) 在上交所成功發行,獲得投資者追捧,多家公司發行成本突破曆史新低。

  6月2日,上交所修訂特定品種債(zhai) 券指引,新增推出低碳轉型債(zhai) 券、低碳轉型掛鉤債(zhai) 券品種,此後,華能集團、寶鋼股份、華魯集團發行了首批低碳轉型/低碳轉型掛鉤公司債(zhai) 券。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交所產(chan) 業(ye) 企業(ye) 發行公司債(zhai) 券3875億(yi) 元,同比增長16%;綠色債(zhai) 券(含ABS) 融資752億(yi) 元;科技創新債(zhai) 融資311億(yi) 元。

  “科技創新公司債(zhai) 券重點支持高新技術企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等領域的融資需求,低碳轉型公司債(zhai) 券募集資金則用於(yu) 符合國家低碳轉型戰略但未滿足綠色債(zhai) 券發行要求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此類創新債(zhai) 券品種的推出,有利於(yu) 加強債(zhai) 券市場對科技創新、低碳轉型等特定領域的精準支持和資金直達,改善民營企業(ye) 融資環境,拓寬民營企業(ye) 融資渠道。”明明表示。

  多措並舉(ju) 增信降本

  支持民企債(zhai) 券融資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支持機製。支持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舉(ju) 措隨即紛至遝來。

  5月11日,交易所債(zhai) 券市場推出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專(zhuan) 項支持計劃,為(wei) 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提供增信支持等。5月27日,上交所完善知名成熟發行人名單,將更多符合條件的優(you) 質民營企業(ye) 納入其中,更好支持優(you) 質企業(ye) 進行債(zhai) 券融資。與(yu) 此同時,晶科科技、龍湖、碧桂園、美的置業(ye) 、旭輝、新城等多家民企在民企債(zhai) 券融資專(zhuan) 項支持計劃助力下發行債(zhai) 券融資。

  5月底,國務院印發的《紮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提出,對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交易費用能免盡免,進一步釋放支持民營企業(ye) 的信號。6月29日,證監會(hui) 指導滬深交易所、中國結算暫免收取債(zhai) 券交易經手費、結算費和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發行人服務費。費用減免政策實施後,交易所市場各業(ye) 務環節均不收取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有關(guan) 費用,預計年均減免金額達1.6億(yi) 元。

  東(dong) 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於(yu) 麗(li) 峰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證監會(hui) 指導交易所減免民企債(zhai) 券融資交易費用,將有利於(yu) 進一步降低民企債(zhai) 券融資成本,提高債(zhai) 券市場對於(yu) 民企融資的支持力度。

  在明明看來,解決(jue) 民企債(zhai) 券融資難題還需繼續豐(feng) 富民企債(zhai) 券融資工具、優(you) 化融資服務機製,同時進一步發揮市場化增信作用,鼓勵通過創設信用保護工具等方式增信支持有市場、有前景、有技術競爭(zheng) 力並符合國家戰略政策方向的民企債(zhai) 券融資。

  “解決(jue) 民企融資難問題,未來仍需從(cong) 健全市場機製、產(chan) 品創新、豐(feng) 富投資者結構等方麵繼續完善政策支持。”於(yu) 麗(li) 峰表示,首先,健全債(zhai) 券市場體(ti) 製機製建設,在完善信披製度和債(zhai) 券違約處置機製、加強投資者保護等方麵,為(wei) 優(you) 質民企發行人創造更好的製度基礎;其次,繼續通過產(chan) 品創新推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民企發行人債(zhai) 券融資,如擴大信用保護工具創設規模並提高市場流動性、推動知識產(chan) 權等無形資產(chan) 證券化等;最後,豐(feng) 富投資者結構,引入和培育更多風險偏好較高的長期投資者。

  拓寬外資入市渠道

  對外開放再進一步

  6月30日,外資投資交易所債(zhai) 市正式實施。當日,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中國銀行澳門分行依照《實施細則》在深交所市場順利完成首批交易;中金公司和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在上交所市場完成首單交易。據介紹,當日市場運行平穩,形成了良好的示範帶動效應。

  “長期來看,外資購買(mai) 公司債(zhai) ,有助於(yu) 進一步降低企業(ye) 的融資成本,能夠加強企業(ye) 的信息披露和踐約履信,還有助於(yu) 塑造和提升企業(ye) 的國際品牌形象。”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田利輝認為(wei) ,外資投資交易所債(zhai) 市是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的重要事件。外資投資交易所債(zhai) 市,能夠改善我國債(zhai) 券市場結構,優(you) 化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外資的順利入市也充分體(ti) 現了我國經濟韌性和企業(ye) 競爭(zheng) 力。(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