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婦幼健康核心指標達到曆史最好水平
毛毛在媽媽的肚子裏隻待了26周就來到了這個(ge) 世界,比尋常孩子早了3個(ge) 月,體(ti) 重隻有900多克,胳膊隻比成年人的手指粗一點。
早產(chan) 或低出生體(ti) 重是我國5歲以下兒(er) 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如果嬰兒(er) 出生的體(ti) 重低於(yu) 2500克,屬於(yu) 低出生體(ti) 重,而像毛毛這樣體(ti) 重低於(yu) 1000克的嬰兒(er) 屬於(yu) 超低出生體(ti) 重兒(er) ,是高危中的高危。
然而經過當地醫院的精心救治,毛毛轉危為(wei) 安。7月26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回訪時,出生一個(ge) 多月,毛毛的體(ti) 重增長到1.45公斤,再在醫院裏待一個(ge) 月,體(ti) 重增長到2公斤左右就可以出院了。
婦女兒(er) 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世界衛生組織也將嬰兒(er) 死亡率、孕產(chan) 婦死亡率和人均預期壽命作為(wei) 衡量一個(ge) 國家人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標,婦女兒(er) 童健康反映了國家全民健康水平、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婦女兒(er) 童健康,婦幼健康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和顯著成就。目前,我國孕產(chan) 婦死亡率、5歲以下兒(er) 童死亡率等婦幼健康核心指標已經位於(yu) 全球中高收入國家的前列,被世界衛生組織評定為(wei) “全球十個(ge) 婦幼健康高績效國家之一”。
接診超低出生體(ti) 重早產(chan) 兒(er)
毛毛出生在寧夏固原市婦幼保健院。這個(ge) 月齡出生的孩子很大概率會(hui) 患有呼吸窘迫綜合征,通常要使用肺表麵活性物質,促進肺泡的擴張,要通過氣管插管的形式將藥給到肺裏。此外,這個(ge) 藥比較貴,按毛毛的體(ti) 重,如果用一次可能需要3000多元,還可能需要多次使用。
新生兒(er) 科醫生開鳳鳳看了毛毛的肺部超聲結果後,評估他是呼吸窘迫綜合征1-2期,孩子的呼吸隻是稍微有點費力,並不嚴(yan) 重。結合毛毛的身體(ti) 狀況,開鳳鳳決(jue) 定不給孩子使用肺表麵活性物質,隻需要用無創呼吸機就可以。開鳳鳳這樣做的底氣源於(yu) 她曾經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北大醫院”)和寧夏兒(er) 童醫院長達一年的係統學習(xi) 。
6月23日,記者采訪開鳳鳳時,毛毛正好出生一周,躺在新生兒(er) 科早產(chan) 病房的暖箱裏。在無創呼吸機的輔助下,毛毛的肺泡擴張較好,這代表著他肺功能發育正常,如今呼吸機也被撤掉了。暖箱裏的毛毛,身體(ti) 雖然瘦小,但是動起來很是靈活。固原市婦幼保健院的早產(chan) 病房內(nei) 一共有5個(ge) 暖箱,每個(ge) 暖箱周圍都連接著複雜的設備。暖箱不僅(jin) 恒溫恒濕,還能隨時監測毛毛的身體(ti) 狀況。
開鳳鳳是2020年10月開始到北大醫院學習(xi) 的。剛開始在新生兒(er) 科學習(xi) 的時候,開鳳鳳被北大醫院詳細的病曆震驚了。每一名住進新生兒(er) 科病房的嬰兒(er) ,醫生可能都會(hui) 寫(xie) 5-6頁的病曆。裏麵記錄了從(cong) 孩子媽媽孕初期到分娩的整個(ge) 過程,以及出生以後孩子的各種問題。
開鳳鳳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同樣的情況,她原來可能隻會(hui) 寫(xie) 2-3頁的病曆,“有些治療做了,但是沒有寫(xie) 進病曆裏。”這就導致如果其他醫生接手診治,會(hui) 發現孩子的病情比病曆上寫(xie) 的要嚴(yan) 重。但是在北大醫院,遇到的任何問題都要寫(xie) 進病曆。“因為(wei) 小問題,也許在後來的某個(ge) 時候就可能放大成大問題。”
剛開始的時候,開鳳鳳按自己的習(xi) 慣寫(xie) 病曆,因為(wei) 寫(xie) 得不夠細致,經常被高年資的醫生問住。後來再寫(xie) 病曆,開鳳鳳就盡量詳細,還會(hui) 多次找家屬、產(chan) 科大夫溝通,查資料。經過反複磨煉,開鳳鳳寫(xie) 的病曆總算過關(guan) 了。她發現,把病曆寫(xie) 清楚後,再給患兒(er) 治療,思路就會(hui) 清晰很多。
按照培訓計劃,開鳳鳳在北大醫院學習(xi) 9個(ge) 月後,繼續在寧夏兒(er) 童醫院進行3個(ge) 月的學習(xi) 。寧夏兒(er) 童醫院新生兒(er) 科主任紀永佳告訴記者,他明顯感受到基層新生兒(er) 科醫生在北大醫院學習(xi) 後的變化。“我覺得他們(men) 以前比較局限,覺得新生兒(er) 科醫生就是一份養(yang) 家糊口的工作而已。從(cong) 北京回來後,能感受到他們(men) 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價(jia) 值,對個(ge) 人的職業(ye) 生涯也有了規劃,眼界開闊了、思想開放了、對自己有要求了,這是最大的進步。”
開鳳鳳也說:“出去學習(xi) 了一圈,發現自己要學的東(dong) 西更多了。”
人才培養(yang) 是難點
在北大醫院的9個(ge) 月,開鳳鳳先後到新生兒(er) 科、新生兒(er) 重症監護室、頭顱超聲科、新生兒(er) 門診進行了係統學習(xi) ,有時候在醫院忙到晚上十一二點才能回宿舍。
開鳳鳳坦言,正是通過這些係統學習(xi) ,才讓她有底氣接診孕周僅(jin) 26周的超低出生體(ti) 重兒(er) 。如果是在以前,她可能會(hui) 建議孩子轉到其他醫院救治。
六盤山連片地區曾是我國14個(ge) 特困地區之一,當地老百姓健康觀念落後,甚至一些村裏的年輕夫婦沒有產(chan) 檢意識,等到孩子出生才去醫院。孕期幹預措施的缺乏,會(hui) 導致高危孕產(chan) 婦生孩子困難,新生兒(er) 的並發症也多。
西吉縣是寧夏最後一個(ge) 脫貧的縣,也是寧夏兒(er) 童醫院重點幫扶的縣。紀永佳曾多次帶隊去西吉縣人民醫院開展幫扶工作。五六年前,西吉縣人民醫院沒有專(zhuan) 門的新生兒(er) 科,隻有和成人病房建製完全一樣的“兒(er) 科病房”,且兒(er) 科醫生短缺,危重新生兒(er) 救治能力更欠缺。
2018年,國家發布相關(guan) 文件,要求市、縣兩(liang) 級都要建立至少1個(ge) 危重孕產(chan) 婦救治中心和1個(ge) 危重新生兒(er) 救治中心。在政策的扶持下,西吉縣也開始籌建危重新生兒(er) 救治中心。需要花錢買(mai) 的呼吸機、暖箱等硬件設備很快到位,難點是人才的培養(yang) 。
為(wei) 此,紀永佳等醫務人員從(cong) 學術培養(yang) 、臨(lin) 床查房到科室的運營流程,對西吉縣人民醫院危重新生兒(er) 救治中心的醫護人員進行了全麵培訓。
像西吉縣所在的西海固這樣的地區是我國婦幼健康保障工作的重點。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致力於(yu) 不斷提升婦幼健康均等化水平,著力解決(jue) 婦幼健康事業(y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持續推進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兒(er) 童營養(yang) 改善等項目,優(you) 先重點覆蓋到所有原國家級貧困縣。10年來,西部與(yu) 東(dong) 部地區孕產(chan) 婦死亡率之比由2.1下降到1.5,農(nong) 村和城市5歲以下兒(er) 童死亡率之比由2.7下降到2.1。
欠發達地區婦幼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推動全局的作用。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2021年,我國孕產(chan) 婦死亡率已下降到16.1/10萬(wan) ,嬰兒(er) 死亡率下降至5.0‰,5歲以下兒(er) 童死亡率下降至7.1‰,婦幼健康核心指標已達到曆史最好水平。
“隻有婦幼健康了,全社會(hui) 才能進入一個(ge) 良性發展狀態。”北大醫院兒(er) 科主任薑玉武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說,“人得先活下來才能談發展的問題,因此對全世界範圍來說,婦幼健康都是一個(ge) 重要的公共衛生健康指標。”
作為(wei) 一名工作多年的新生兒(er) 科醫生,紀永佳能明顯地感受到我國新生兒(er) 保障水平的提高。在寧夏各個(ge) 市、縣的危重新生兒(er) 救治中心建立之前,紀永佳經常能見到轉診到他們(men) 醫院時,醫生已無力回天的情況。紀永佳說,其實很多孩子就是需要一些呼吸支持,但是當地沒有這個(ge) 水平。被轉診來的孩子,即使有一些能搶救過來,可因為(wei) 長期缺氧,導致救活以後有比較嚴(yan) 重的後遺症。
隨著危重新生兒(er) 救治中心的建立,紀永佳發現,近一兩(liang) 年,轉診過來的孩子很少再見到因為(wei) 缺氧而難救治的了。由於(yu) 地方救治能力的提高,轉診孩子的數量也在減少。
建章立製是幫扶的核心
今年5月,《第三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名單》發布,由寧夏兒(er) 童醫院改建而成的北大醫院寧夏婦女兒(er) 童醫院榜上有名。6月17日,從(cong) 北大醫院出發的工作專(zhuan) 班來到寧夏。“很高興(xing) 近5年的持續努力終於(yu) 開花結果,在更高的平台繼續努力造福一方患者。”當天,薑玉武專(zhuan) 門發了條朋友圈。
在薑玉武的推動下,2018年1月,北大醫院開始定點幫扶寧夏兒(er) 童醫院。建章立製是幫扶的核心工作。截至2020年,北大醫院兒(er) 科每年派一名專(zhuan) 家到寧夏兒(er) 童醫院擔任掛職副院長,分管兒(er) 科業(ye) 務工作,累計已派駐4名;此外,還派駐了12名高年資醫師主管病房。
在開展幫扶工作之前,寧夏兒(er) 童醫院基本上沒有三級查房製度。三級查房中的一級是低年資的住院醫師(管床醫生),這些醫生每日至少查房兩(liang) 次,是與(yu) 患者直接交流最多的醫生,負責把患者的信息反饋給上級主管醫師,開具和執行醫囑;二級是中年資的主治醫師,每日查房一次,主要對患者的日常醫療行為(wei) 負責;三級是高年資醫師(主任醫師或者至少5年以上的副主任醫師),每周查房1-2次,主要對患者住院期間的醫療質量管理負責。
薑玉武表示,三級查房是醫療工作中保障患者醫療安全,以及給所有住院患者以高質量診療的最重要製度之一,也是培養(yang) 中青年醫師的重要環節。
北大醫院的醫生們(men) “手把手”幫寧夏兒(er) 童醫院建立了三級查房製度,提升了醫療質量。掛職副院長堅持每周的主任查房和兒(er) 科查房,並指導病房開展每周兩(liang) 次主任查房和每周一次的疑難病例討論,同時督促主治醫師在規定時間內(nei) 完成查房,以規範三級醫師查房製度。
在查房和病例討論過程中,北大醫院的專(zhuan) 家們(men) 還會(hui) 指出一些不規範的、沒有循證醫學證據的診療行為(wei) ,並進行討論,潛移默化影響各級醫師的診療行為(wei) ,提高了各級醫師的職業(ye) 能力和他們(men) 進行體(ti) 格檢查、病例分析診治的規範化程度。
此外,在三級查房製度的規範下,新生兒(er) 專(zhuan) 業(ye) 、兒(er) 童重症監護(PICU)專(zhuan) 業(ye) 、兒(er) 科呼吸專(zhuan) 業(ye) 、兒(er) 科腎髒專(zhuan) 業(ye) 也進行了係統建設。薑玉武說:“他們(men) 經常會(hui) 打電話來谘詢,我們(men) 新生兒(er) 科主任幾乎24小時‘在線’,寧夏那邊有問題基本上都可以幫助解決(jue) ,所以他們(men) 整體(ti) 兒(er) 科醫療水平提升非常快。”
除了上述的三級查房之外,北大醫院還有四級查房,也叫全科大查房,全科的醫生一起看一個(ge) 病人。這個(ge) 病人往往患疑難雜症,需要多個(ge) 專(zhuan) 業(ye) 的醫生共同診療。四級查房在解決(jue) 臨(lin) 床問題的同時,還是一場教學活動。薑玉武介紹說,首先是主治醫師向醫院所有科室派來參加四級查房的醫師匯報整個(ge) 病例的診療情況、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guan) 的學術進展,“他會(hui) 查好多文獻,國外是怎麽(me) 治的,指南是什麽(me) ,目前為(wei) 什麽(me) 這樣治,治療的效果如何,以及存在什麽(me) 樣的疑難問題需要大家討論解決(jue) 。”主治醫師匯報完了,病房主任還會(hui) 再補充說明,然後由各病房的住院醫師等年輕醫生先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提出疑問,病房主治醫師和主任負責解釋回應,最後是全科的專(zhuan) 家進行針對性討論。
四級查房每周一次,每次大約兩(liang) 個(ge) 小時,在北大醫院已經持續了40餘(yu) 年。這一製度除了切實解決(jue) 一些特別疑難患者的診治難題以外,對於(yu) 各個(ge) 年資的醫生都是很好的鍛煉,是對學術知識、臨(lin) 床思維、民主科學的學術素養(yang) 以及學術討論能力等全方位的培養(yang) 。雖然已經是高年資的教授,但薑玉武仍然很喜歡聽大查房。他說,“因為(wei) 總是能學習(xi) 到新的、其他專(zhuan) 業(ye) 的知識,而且這種疑難病例的診治過程很有挑戰性。”
更為(wei) 重要的是,整個(ge) 四級查房的過程通過網絡向寧夏兒(er) 童醫院開放。2021年5月北大醫院完成的對寧夏兒(er) 童醫院幫扶工作的總結材料裏寫(xie) 道:“這幾年來診治的大部分是寧夏兒(er) 童醫院之前從(cong) 未診斷和收治過的疾病。經過北大醫院專(zhuan) 家和寧夏兒(er) 童醫院所有醫護人員的努力,患兒(er) 得到及時有效診療,大大提升了本地醫護人員的服務能力和信心,患者滿意度從(cong) 85%提高到92%。”
據了解,受幫扶前的2017年,寧夏兒(er) 童醫院的門診量為(wei) 4.6萬(wan) 人次,平均住院日6.01天;受幫扶後的2020年,門診量提升到20萬(wan) 人次,平均住院日縮短至5.76天。與(yu) 此同時,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嬰兒(er) 死亡率從(cong) 2017年的6.87‰下降到2020年的3.83‰,低於(yu) 全國平均水平。
有溫度的兒(er) 童醫療保健
國家衛生健康委於(yu) 2020年設置國家兒(er) 童區域醫療中心,分別是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er) 童醫院、廣州市婦女兒(er) 童醫療中心、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er) 童醫院、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兒(er) 童醫院為(wei) 主體(ti) 的5個(ge) 國家兒(er) 童區域醫療中心,在東(dong) 北、華東(dong) 、中南、西南和西北區域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帶動提高區域內(nei) 兒(er) 童醫療、教學、科研及預防保健服務水平,促進區域間兒(er) 科醫療服務同質化,充分發揮國家兒(er) 童醫學中心和國家兒(er) 童區域醫療中心的輻射引領作用,推進兒(er) 科分級診療體(ti) 係建設,努力促進兒(er) 童醫療保健服務公平可及、係統連續、均衡發展。
2022年5月30日,國家衛健委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婦幼健康工作進展成效的發布會(hui) 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司長宋莉表示,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統一安排下組建的跨區域兒(er) 科聯盟已有31個(ge) 省(區、市)的47家兒(er) 童醫院,涉及的網絡醫院有3000餘(yu) 家。全國的兒(er) 科在有很好的機構建設的前提下,人員互動起來,真正體(ti) 現了全國兒(er) 科是一家。通過六個(ge) 共享實現一個(ge) 目標,即專(zhuan) 家、醫、教、研、防、管理共享,實現一個(ge) 目標,即讓醫生動起來,病人不動。
宋莉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大對一些欠發達地區的兒(er) 科服務體(ti) 係建設,通過網絡體(ti) 係建設,把這些地區的人員有效地培養(yang) 起來,真正體(ti) 現全周期、全方位、有溫度的兒(er) 童醫療和保健服務。“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men) 將始終堅持以婦女兒(er) 童健康為(wei) 中心,進一步推動婦幼健康事業(ye) 高質量發展,努力讓廣大婦女兒(er) 童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