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全國秋收進入高峰期 主產區豐收在望

發布時間:2022-09-26 11:21:00來源: 新京報

  秋色轉眼即濃,又是稻黃蟹肥的秋收季節。第五個(ge) 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剛剛過去,全國秋糧收獲也隨之全麵進入高峰期,主產(chan) 區已豐(feng) 收在望。

  今年秋糧已收獲近3億(yi) 畝(mu)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情調度數據顯示,至9月23日秋分時,全國秋糧已經收獲2.67億(yi) 畝(mu) ,超過兩(liang) 成。其中西南地區收獲超六成,華南和長江中下遊超三成,西北地區超兩(liang) 成,黃淮海和東(dong) 北地區開始收獲。

  在我國,糧食生產(chan) 主要由夏糧和秋糧兩(liang) 部分組成,夏糧以小麥為(wei) 主,占全年糧食產(chan) 量的30%左右,主產(chan) 區主要在黃淮海、西北等地。秋糧占全年糧食生產(chan) 的70%左右,種類更豐(feng) 富,有種植麵積最大、每年播種超過6億(yi) 畝(mu) 的玉米;有兩(liang) 大口糧之一,每年播種4.5億(yi) 畝(mu) 左右的水稻;還有超過1.5億(yi) 畝(mu) 的豆類、超過1億(yi) 畝(mu) 的薯類……

  一個(ge) 縣農(nong) 業(ye) 抗旱投入超千萬(wan) 元

  農(nong) 業(ye) 是周期性生產(chan) 的產(chan) 業(ye) ,春種夏耘,秋收冬藏,每一天的生長都不可或缺,都在為(wei) 最終的豐(feng) 收積累底蘊和根基。但同樣的,每一天,也都麵臨(lin) 著無數風險。所以,每一年的糧食生產(chan) ,要戰勝無數困難,每一次豐(feng) 收,都是一份了不起的成績單。

  2022年更是如此,全球疫情仍未結束,地區衝(chong) 突還在持續,國際糧食流通的狀態和格局,正在發生劇烈變化,進口糧食超過1.6億(yi) 噸的中國,也受到波及。海關(guan) 數據顯示,今年前八個(ge) 月,我國進口糧食數量,同比降低了9.9%,但每噸的平均進口價(jia) 格,卻同比增長了25.1%。

  和全球疫情影響同樣嚴(yan) 重的,還有極端氣候。2021年的北方秋汛,致使1.1億(yi) 畝(mu) 冬小麥晚播。2022年的全球旱情,從(cong) 春季延續到夏季,從(cong) 南美擴張到南亞(ya) 次大陸,又跨越青藏高原,進入中國南方,把江河縱橫、水網密布的江南水鄉(xiang) ,變成千裏旱區。

  但我們(men) 依舊在為(wei) 豐(feng) 收而努力,2021年秋汛發生時,北方大地的田野中,農(nong) 業(ye) 科技工作者走向田間地頭,和農(nong) 民一起,想辦法救災減災。2022年南方伏旱時,他們(men) 再一次衝(chong) 上一線,為(wei) 每一粒糧食生長和收獲,付出巨大的艱辛。

  投入也在增大。新京報記者獲悉,以今年的抗旱為(wei) 例,在南方糧食生產(chan) 區,一個(ge) 縣為(wei) 抗旱投入的資金,就超過千萬(wan) 元。這還是臨(lin) 時投入,還有每年在農(nong) 業(ye) 基礎建設、農(nong) 業(ye) 技術研究、農(nong) 業(ye) 機械研發、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促進等方麵的長期投入。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農(nong) 業(ye) 機械化率超過72%,兩(liang) 大口糧品種自主率100%,高標準農(nong) 田在今年年底達到10億(yi) 畝(mu) ……“我們(men) 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可以做全國範圍內(nei) 的旱澇保收。”中國農(nong) 科院專(zhuan) 家表示。

  秋糧收購將堅守為(wei) 農(nong) 服務底線

  努力收獲了成果,也讓節日收獲了真正的喜慶。9月23日秋分,2022年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主會(hui) 場活動在四川成都的中國天府農(nong) 業(ye) 博覽園拉開帷幕。這一次,豐(feng) 收節的主會(hui) 場活動真正辦到了田間地頭,園區核心區有3000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這是該節日設立以來,我國的第五個(ge) 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在夏糧豐(feng) 收奠定全年糧食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的基礎上,節日以“慶豐(feng) 收、迎盛會(hui) ”為(wei) 主題,進一步推動豐(feng) 收節化風成俗。

  隨著豐(feng) 收進程,秋糧收購工作也同步展開。據悉,今年,國家繼續對主產(chan) 區中晚稻實施最低收購價(jia) 政策,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jia) 格分別為(wei) 每斤1.29元、1.31元。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此前表態,預計今年秋糧旺季收購量1.85億(yi) 噸左右,與(yu) 常年水平大體(ti) 相當,有關(guan) 部門將密切跟蹤秋糧上市情況,認真組織開展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購,“堅決(jue) 守住農(nong) 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

  【田野隨筆】

  今年的豐(feng) 收為(wei) 什麽(me) 格外關(guan) 鍵?

  剛剛過去的豐(feng) 收節,不少城裏人沒太留意,畢竟是第五個(ge) 豐(feng) 收節,恐怕也是中國連續第十九個(ge) 豐(feng) 收年,“司空見慣”。然而,今年的這場豐(feng) 收慶典,格外關(guan) 鍵,意義(yi) 重大。

  關(guan) 鍵之處,不僅(jin) 僅(jin) 是節日營造了城鄉(xiang) 共慶豐(feng) 收、共迎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良好氛圍。從(cong) 內(nei) 部看,去年洪澇糧食晚播,今年南方多省大旱,再加上病蟲害與(yu) 新冠疫情,豐(feng) 收難上加難。從(cong) 外部看,戰火紛飛,通脹傳(chuan) 導,多個(ge) 產(chan) 糧國限製出口,我們(men) 必須端牢飯碗。此刻,隻有守好糧食安全這個(ge) “壓艙石”,才能進一步提升全社會(hui) 戰勝風險挑戰的信心和決(jue) 心,才能讓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路子更寬、勁頭更足。

  “國之大者”,念茲(zi) 在茲(z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已連續5年向全國廣大農(nong) 民和工作在三農(nong) 戰線上的同誌們(men) 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慰問。這也是一場真豐(feng) 收。秋糧收獲季到來後,新京報記者南北奔波,查看了旱區、旱地、鹽堿地、黑土地、農(nong) 業(ye) 遺產(chan) 區、大豆擴種區,目睹了今年的種植之難、考驗之大,卻也真切分享了豐(feng) 收的喜悅。不禁想起8月指導長江流域抗旱中,錢前院士在田間地頭對記者的輕聲感歎:今天的中國,已不再是完全靠天吃飯的年代了。

  從(cong) 來沒有容易的豐(feng) 收,今日中國“司空見慣”的豐(feng) 收,背後是製度保障、科技加持與(yu) 無數人的汗水。而今年的豐(feng) 收,格外艱難,格外了不起,這個(ge) 豐(feng) 收節向國人展示的與(yu) 其說是喜慶,不如說傳(chuan) 遞了“安全感”——手中有糧,心裏不慌。

  還有比今年更關(guan) 鍵、更了不起的豐(feng) 收嗎?有的,明年。大國糧安從(cong) 來不敢也不能鬆懈,了不起的是我們(men) 這個(ge) 舉(ju) 國重視與(yu) 捍衛糧安的體(ti) 製,了不起的是我們(men) 不斷進步的科技與(yu) 所有勤勞智慧的農(nong) 民。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豐(feng) 收路線圖】

  1

  8月22日

  7月下旬以來,南方地區旱情快速發展,疊加高溫熱害,給秋糧生產(chan) 造成嚴(yan) 重威脅,農(nong) 業(ye) 抗旱減災形勢異常嚴(yan) 峻。8月22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水利部、應急管理部、中國氣象局四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毫不放鬆抓好抗高溫熱害幹旱奪秋糧豐(feng) 收的緊急通知》,要求有關(guan) 地區深刻認識抗高溫熱害幹旱奪取秋糧豐(feng) 收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的重要意義(yi) ,堅決(jue) 扛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毫不放鬆抓好防災減災各項工作,全力以赴打贏抗高溫熱害幹旱奪秋糧豐(feng) 收保衛戰。

  2

  9月6日

  農(nong) 情調度顯示,8月25日以來,南方地區高溫消退,出現多輪降雨,加之各地積極抗旱澆水,旱情有所緩解,也利於(yu) 秋糧作物災後恢複和產(chan) 量形成。進入9月後,玉米、大豆和中稻等作物普遍進入灌漿成熟期,全國大部分地區秋糧長勢較好。

  3

  9月18日

  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情調度顯示,截至18日,全國秋糧收獲超過1.7億(yi) 畝(mu) ,進度達13.3%。其中,西南地區收獲過半;長江中下遊及華南地區已收兩(liang) 成;西北地區收獲超一成;東(dong) 北和黃淮海地區開始零星收獲。

  4

  9月下旬

  全國秋糧大規模收獲陸續展開,預計今年“三秋”期間各地投入各類農(nong) 業(ye) 機械達到3000萬(wan) 台(套),水稻、玉米、大豆機收率分別超過94%、80%、82%,小麥機播率超過93%,油菜種植及馬鈴薯、花生、棉花、甘蔗等主要農(nong) 作物收獲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5

  9月23日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召開三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推進會(hui) ,介紹當前北方大部分秋糧已進入完熟期,南方雙季晚稻正在抽穗揚花。會(hui) 議要求,要毫不放鬆抓好秋管秋收,全力以赴穩小麥擴油菜。同時,會(hui) 議強調強化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切實壓實責任,抓好秋冬種,確保冬小麥播種麵積隻增不減。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