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不喜歡的專業,卻“逆風翻盤”的年輕人
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men) 麵對不喜歡的專(zhuan) 業(ye) 時,也陷入過迷茫與(yu) 焦灼,但他們(men) 選擇為(wei) 現狀負責,同時“左衝(chong) 右突”不斷探尋,最終實現“逆風翻盤”。
——————————
“學了不喜歡的專(zhuan) 業(ye) ,我是不是沒法從(cong) ‘天坑’出來了?”大一開學剛一個(ge) 月,徐斌腦海中常常縈繞著這個(ge) 問題,感覺未來4年充滿了灰色。
徐斌大學誌願被調劑到了不喜歡的專(zhuan) 業(ye) ,“查詢錄取通知時都蒙了”。原本想著開學好好適應,以新的心態麵對,但上了幾周課後,他發現學不喜歡的專(zhuan) 業(ye) 是件違心的事情,“聽老師講課都會(hui) 忍不住偷偷流淚”。
不喜歡自己的專(zhuan) 業(ye) 、沒有動力也沒有信心學、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麽(me) ……每到開學季,因為(wei) 學不喜歡的專(zhuan) 業(ye) 而備感煎熬的大學新生不在少數。有的人一邊焦慮一邊“擺爛”,在悔恨和抱怨中無法自拔,甚至在課業(ye) 上陷入惡性循環。
也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men) 麵對不喜歡的專(zhuan) 業(ye) 時,也陷入過迷茫與(yu) 焦灼,但他們(men) 選擇為(wei) 現狀負責,同時“左衝(chong) 右突”不斷探尋,最終實現“逆風翻盤”。
經曆“不喜歡”,才更堅定熱愛
“7年前在讀經濟的我,絕對想不到7年後的自己這麽(me) 酷!”經濟學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的劉薇,在教育行業(ye) 工作3年後,用自己攢下的工資申請了喜愛的海外高校教育學進行深造,“沒有花爸媽一分錢”。
由於(yu) 高考失利,劉薇的大學專(zhuan) 業(ye) 是爸媽決(jue) 定的,目的十分明確——省內(nei) 高校,好就業(ye) 。當時劉薇心儀(yi) 的專(zhuan) 業(ye) 是法學,奈何分數不夠,她選擇聽從(cong) 父母的安排學經濟。
劉薇對經濟學專(zhuan) 業(ye) 課程提不起興(xing) 趣,高數成為(wei) “人生大敵”,她開始逃課,大一甚至還掛科過一次,因為(wei) 績點太低錯失轉專(zhuan) 業(ye) 的機會(hui) 。
頹廢的日子太艱難,劉薇試圖轉移注意力。為(wei) 了填滿時間,大二她開始兼職:發傳(chuan) 單、刷麻辣燙的盤子。幹了沒兩(liang) 天,劉薇覺得純粹的體(ti) 力勞動非常沒有價(jia) 值。大三時她嚐試了家教行業(ye) ,從(cong) 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劉薇發現了教學的樂(le) 趣,隨後她去教育機構當助教,收到了讀大學以來長輩和老師的第一次誇讚:“你熱愛小朋友,比較感性,但邏輯性強,很適合做教育。”劉薇受到極大鼓舞,學習(xi) 不擅長的專(zhuan) 業(ye) 課帶來的挫敗感和無力感,在那一刻被治愈了。
大四劉薇決(jue) 定考研,這次她選擇和父母充分溝通,媽媽對她說:“人這一輩子,吃哪碗飯是有定數的。選什麽(me) 專(zhuan) 業(ye) ,要看你擅長什麽(me) 、喜歡什麽(me) 、能把什麽(me) 做好。”劉薇報考了教育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但再次失之交臂,她決(jue) 定先工作。
劉薇進入一家在線教育公司,在複試考察的7天裏,劉薇常常課講到一半就被領導攆下台。整個(ge) 複試期,劉薇隻睡了20個(ge) 小時,就為(wei) 了怎麽(me) 把“比喻句是什麽(me) 以及作用”講清楚,教案反複修改和練習(xi) 了無數遍。
第7天最終考核時,組裏不乏名校畢業(ye) 的學生,還有人自己開辦過3年教育機構,而“雙非”大學經濟學畢業(ye) 、在線教育零經驗的劉薇成了12人中“唯二”進公司的人。
“有位經濟學教授說我,放棄商科搞教育沒有前途,但我從(cong) 未後悔過。我從(cong) 每一節課、每一份講義(yi) 、每一句家長的肯定中,收獲了愛、自信與(yu) 被信任感,教育帶來的意義(yi) 感和成就感,比商科所謂的高薪資更有價(jia) 值。”劉薇發現,經過了不喜歡的專(zhuan) 業(ye) 後,自己更堅定喜歡的事物。
首都經貿大學退休心理學教授楊眉表示,學不喜歡的專(zhuan) 業(ye) 會(hui) 抑製人的成長動機,因此選擇“對”的專(zhuan) 業(ye) 很重要。“有句英文很能說明問題:If you love your job, you will never have to work a day in your life,我試譯為(wei) :如果你熱愛自己的工作,那麽(me) 你餘(yu) 生中連一天都不再需要‘工作’,專(zhuan) 業(ye) 問題也一樣。”
對每個(ge) 人而言,“對”的專(zhuan) 業(ye) 就是最符合主客觀條件的專(zhuan) 業(ye) ,也是最能夠激發我們(men) 熱情的專(zhuan) 業(ye) 。如果我們(men) 從(cong) 事的是自己熱愛的事物,雖然仍然會(hui) 遇到艱難險阻,但奮鬥的過程、奮鬥後的高峰體(ti) 驗與(yu) 最終的自我實現,都會(hui) 讓人充滿幸福感地體(ti) 驗到生命的意義(yi) 和價(jia) 值。
用負責態度建構“翻盤資本”
周佑沒想到自己會(hui) 學俄語。由於(yu) 高考不理想,她與(yu) 心儀(yi) 的日語專(zhuan) 業(ye) 擦肩而過,被調劑到俄語專(zhuan) 業(ye) 。
意識到不喜歡俄語是在大學前兩(liang) 年。最初周佑因為(wei) 自己實力不夠有些失望,但覺得能多學一門語言、多了解一門文化也不錯。但周佑發現,自己並沒有課業(ye) 之外去接觸俄語的動力。一想到工作後要每天8小時麵對俄語,內(nei) 心就充滿了不情願。
不喜歡歸不喜歡,周佑沒有因此放鬆過專(zhuan) 業(ye) 課學習(xi) 。該背的單詞好好背,該練的對話一點也不含糊。俄語學分多,大一大二專(zhuan) 業(ye) 課從(cong) 早上8點排到下午5點。周佑依舊堅持把該學的都學好,還自學日語,參加校內(nei) 外日語社團、日本文化交流活動,並通過了N1考試。
大三結束後,周佑的總學分績點排在了班級第一,這意味著保研資格就在眼前。但周佑放棄保研資格,自己申請日本名校,還申請到了全額獎學金。
“大二下學期在某個(ge) 小語種崗位選拔的麵試現場時,我看著全國各地優(you) 秀的同齡人一個(ge) 個(ge) 全力以赴的樣子,突然就明白,即使我現在成績、語言水平和他們(men) 差不多,但之後我永遠不可能比他們(men) 做得更好。因為(wei) 他們(men) 可以100%發揮自己的潛力,而我因為(wei) 沒有興(xing) 趣,在專(zhuan) 業(ye) 上一定會(hui) 比他們(men) 投入更少的時間和精力。”
在周佑看來,本科專(zhuan) 業(ye) 並沒有重要到會(hui) 奠定人生基調,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最想做的是什麽(me) ,並且為(wei) 它作好儲(chu) 備。把握下課之後的時間、參加社團的時間、寒暑假時間,“要意識到自己有充足的翻盤資本,關(guan) 鍵看你如何利用”。
“當你有了自己的‘喜歡’,珍惜自己的‘喜歡’,珍惜名為(wei) 勇氣的衝(chong) 動,用行動去證明‘喜歡’,不要讓自己後悔。”
在楊眉看來,雖然不喜歡,但非常負責任地努力學習(xi) ,這會(hui) 產(chan) 生一個(ge) 重要的副產(chan) 品:讓一個(ge) 人具備認真、負責、敬業(ye) 、自律這類任何工作都需要的基本人格特質,成為(wei) 人們(men) 非常重要的“轉型資本”,讓人們(men) 在瞬息萬(wan) 變的人工智能時代,擁有以不變應萬(wan) 變的主動。“即使不喜歡,也可以‘曲線救國’,最終抵達目的地。”
如何及時止損,把人生理順?
江尤的大學專(zhuan) 業(ye) 也是被父母“安排”的結果。等到真正學了計算機專(zhuan) 業(ye) ,江尤才發現沒有詳細了解專(zhuan) 業(ye) 多麽(me) 可怕——上課大多數時候都在發呆;對於(yu) 實驗室裏的科研和實習(xi) 項目,隻能擦著截止日期做完;盡管知道任務完成得不夠完美,也沒有動力去思考如何優(you) 化。
反觀其他同學,大部分都是真正熱愛計算機專(zhuan) 業(ye) ,業(ye) 餘(yu) 時間還愛搗鼓編程。江尤陷入一種煎熬的境地,“我似乎成為(wei) 一條沒有夢想的魚,在泥潭裏苦苦掙紮,隻堪堪維持著生命。”
學了不喜歡的專(zhuan) 業(ye) ,如何及時止損,更好地“逆風翻盤”?
楊眉建議,首先大家要通過學生手冊(ce) 具體(ti) 了解大學政策: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專(zhuan) 業(ye) ,若在大一時的成績達標,可以在大二時申請換專(zhuan) 業(ye) 。因此,曾經有明確專(zhuan) 業(ye) 目標但因為(wei) 父母而沒有報的同學,這是一個(ge) 非常重要的機會(hui) ,關(guan) 鍵是要保證大一時各科成績達標。
其次,不喜歡現在的專(zhuan) 業(ye) ,同時也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麽(me) 專(zhuan) 業(ye) 的同學,可以在保證大一成績達標的情況下,通過去外係聽課、與(yu) 任課老師和輔導員老師交流、聽學校組織的各類專(zhuan) 家講座、參加1-2個(ge) 社團、到圖書(shu) 館讀文史哲經典著作以及個(ge) 人思考等方式,了解自己的需要、興(xing) 趣、能力、天賦、性格特點。如果個(ge) 人探索的效率太低,最科學有效的方式就是到學校的心理谘詢室去與(yu) 谘詢老師以及專(zhuan) 門的生涯規劃老師共同探討,盡最大可能發現自己的長處。
“如果這些努力都無法讓你在大一就認清自己究竟最適合什麽(me) ,或者由於(yu) 外在條件限製無法換專(zhuan) 業(ye) ,那我們(men) 還可以利用輔修第二學位、考研、實習(xi) 或找工作去實現自己的專(zhuan) 業(ye) 認同。”
楊眉指出,如果我們(men) 由於(yu) 某種原因始終無法做自己喜歡的事,那就要去學習(xi) 喜歡自己所做的事。“做自己喜歡的”或者“喜歡自己所做的”都是理順了的人生,要接受現實並努力去喜歡自己所做這個(ge) 過程,積累“轉型資本”。
在糾結了半年之後,江尤決(jue) 心改變自己的內(nei) 耗。他嚐試換一個(ge) 思路,不再去想假如當初選擇了別的專(zhuan) 業(ye) 現在會(hui) 如何,而是在已選擇的路上尋找更多可能性。大一暑假,江尤跟著老師做科研,偶然發現認知心理學方向十分有趣。同時他驚喜地發現,計算機專(zhuan) 業(ye) 的學習(xi) 為(wei) 心理學專(zhuan) 業(ye) 的學習(xi) 提供了助力,二者的結合也開辟了學術新思路。
江尤成功申請了認知心理學專(zhuan) 業(ye) 碩士,在他看來,如果不喜歡最初的專(zhuan) 業(ye) ,沉浸於(yu) 後悔和“假如”之中毫無作用,不如先腳踏實地地進行嚐試,把人生理順,再考慮如何實現“逆風翻盤”。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餘(yu) 冰玥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