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咖啡館被吐槽像牛棚 不妨寬以待之
出於(yu) 對咖啡館文化的尊重,對每一家咖啡館深度營造、精心打磨的氛圍,外界不妨寬眼相視、寬以待之。
近日,一則“北京網紅農(nong) 場咖啡廳?你們(men) 沒事兒(er) 吧”的吐槽帖文走紅。博主曬出該咖啡館的室內(nei) 裝飾,地上滿是草料,沙發以草垛製成,草料包裹的房屋中間,擺著一張咖啡桌,桌上是精致的甜點與(yu) 飲品。不少網友吐槽“這不就是以前的牛棚嗎?”“這消防能過關(guan) 嗎?一著火誰都跑不了”。
對於(yu) 造型如此獨特的店內(nei) 裝飾,店主回應稱,店內(nei) 主題是秋季限定版“稻田風”,為(wei) 的是讓顧客“體(ti) 驗在稻田裏吃下午茶”的感覺。而店主選擇這種裝飾理念,是因為(wei) 這家店位於(yu) 北京高碑店且不在商業(ye) 區,地段上沒有競爭(zheng) 優(you) 勢,隻能靠亮眼的裝飾來吸引客流。
據悉,該店今年4月開業(ye) ,起初是“夏日海浪風”,8月份才換裝成“稻田風”。店主的裝飾理念是,一年根據季節變換,換四次裝飾,接下來的冬季還會(hui) 換裝成“溫暖的聖誕林間小屋”。
據老板介紹,咖啡館以“夏日海浪風”亮相的時候,就曾“在網上火了一陣”。估計是想繼續靠深度裝飾“網紅”下去,沒想到這次被吐槽成“牛棚”。
開一家咖啡館有很多不同的路數,既有星巴克、Costa、瑞幸那樣,走品牌化、標準化、規模化的路子,也有走打磨優(you) 質產(chan) 品、背靠絕美風光、營造特色主題的路子。
“稻田風”咖啡館顯然是想靠主題風格取勝,借助突破常規的新奇裝飾和讓人耳目一新的大膽設計,從(cong) 競爭(zheng) 激烈的咖啡館市場中殺出重圍。咖啡館本身既是一個(ge) 經營載體(ti) ,又是一個(ge) 文化載體(ti) ,作為(wei) 一個(ge) 能夠展現獨特理念和文化的容器,店主有權利在依法依規的基礎上,進行自由開放的設計。
與(yu) 一般餐飲場所不同,咖啡館作為(wei) 一種文化休閑場所,本身具有強文化、強主題的屬性,注重環境的渲染與(yu) 裝飾,無可厚非。在文化界,有數不勝數的名人和咖啡館軼事。比如,薩特和波伏娃喜歡在巴黎的花神咖啡館談話和寫(xie) 作。咖啡發燒友作家巴爾紮克,因為(wei) 深戀咖啡,留下過一句著名的“段子”:“如果我不在家裏,就在咖啡館。如果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咖啡館作為(wei) 一個(ge) 休閑空間,已經和文化深度綁縛,有非常豐(feng) 富的文化內(nei) 涵可待挖掘。
據統計,僅(jin) 上海便有約8000家咖啡館,每個(ge) 咖啡館都各具特色。國內(nei) 的諸多獨立咖啡館,多以風格鮮明的環境營造為(wei) 專(zhuan) 長,某種意義(yi) 上,這也是一種文化的創造與(yu) 產(chan) 出。出於(yu) 對咖啡館文化的尊重,對每一家咖啡館深度營造、精心打磨的氛圍,外界不妨寬眼相視、寬以待之。
能夠看出,“稻田風”咖啡館的經營者對於(yu) 主題打造是認真的,營造“夏日海浪風”專(zhuan) 門從(cong) 海邊運來了沙子,“稻田風”的裝飾本來也可以輕描淡寫(xie) ,但店主選擇了遍地是“真稻草”的設計,也看得出誠意。
當然,作為(wei) 一家餐飲場所,做好氛圍營造之外,還需要確保基本的衛生與(yu) 安全。對這家店而言,要嚴(yan) 守消防標準,保證“草垛都噴過、泡過阻燃劑”此言不虛,做好安全保障。讓顧客到店,享受一段愜意又安全的稻田時光,才是圓滿的待客之道。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和生
(成都商報2022年10月12日第0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