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判罰尺度對標國際標準
“裁判吹得非常好。從(cong) 季前賽到現在,我覺得裁判的吹罰非常好,我覺得聯賽這樣吹罰對我們(men) 來說是非常有利的,這對我們(men) 是很大的鍛煉。”郭艾倫(lun) 在賽後接受采訪時的表態,讓兩(liang) 個(ge) 半小時前的這場比賽,更具有話題性了。
10月10日,2022-2023賽季CBA聯賽正式拉開戰幕。在揭幕戰的比賽中有這樣一幕,郭艾倫(lun) 從(cong) 後場一路運球攻擊籃筐,其間他3次被對手阻擋,但裁判都沒有響哨。賽後,人們(men) 關(guan) 注的焦點,已經不是總冠軍(jun) 戒指的頒發、比賽最終的勝負,而是裁判員的吹罰尺度。
怎麽(me) 去形容那場比賽的判罰?通俗一點講就是,能不吹罰的盡量都不吹罰。所以,球迷看到的是一場對抗非常激烈,但也充滿爭(zheng) 議的比賽——明顯的阻擋犯規不判罰,打手犯規沒有響哨。而這種判罰尺度並不是偶然現象,第二天北京男籃和福建男籃比賽的最後時刻,球員想要犯規讓對手罰球從(cong) 而為(wei) 自己爭(zheng) 取進攻機會(hui) ,裁判竟然視而不見。
判罰尺度如此巨大的改變,在CBA聯賽28年的曆史上絕無僅(jin) 有,以至於(yu) 球迷發出這樣的擔心:這樣吹下去,沒幾輪比賽肯定就會(hui) 有很多球員受傷(shang) 。
麵對爭(zheng) 議,中國籃協10月14日專(zhuan) 門針對CBA聯賽的判罰尺度進行了回應:為(wei) 了更好地使中國籃球的各項標準和水平與(yu) 國際籃球保持一致,全麵提升中國籃球特別是男線隊伍的世界大賽競爭(zheng) 力,2022-2023賽季CBA中國男子籃球職業(ye) 聯賽的執裁標準已與(yu) 國際籃聯全麵對標。
可以肯定的是,這樣做的初衷是好的。今年夏天,中國男籃出戰了亞(ya) 洲杯和世界杯預選賽的比賽,在亞(ya) 洲級別的賽場上,裁判員在強對抗時的吹罰尺度,就令中國球員極不適應。而在之後進行的歐洲杯賽上,歐洲球隊所展現出的高對抗中的比賽能力,或許更讓中國籃球的管理者意識到,如果再不在判罰尺度上和國際接軌,中國男籃恐怕會(hui) 始終“外戰外行”。
但是,判罰尺度究竟該如何和國際接軌,或者說,CBA揭幕戰所展示出來的判罰尺度,是不是完全符合國際籃球的標準?對此,吉林男籃外援瓊斯的評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在社交媒體(ti) 上表示:“增加對抗和生拉硬拽是兩(liang) 回事。”
某不願具名的職業(ye) 教練也持類似的觀點:“對抗應該是軀幹的對抗,防守首先得腳下到位,移動跟不上,通常都會(hui) 下手,明顯的打手犯規或轉換中的阻擋犯規,還是應該響哨的,但前幾天的比賽大家也都看到了,因為(wei) 放寬尺度,很多犯規動作都不判了,但有的動作明顯切手上了,如果不吹罰,其實就違背了規則精神。”
事實上,這不是CBA聯賽第一次出現規則尺度把控不統一的情況。前兩(liang) 個(ge) 賽季,CBA聯賽曾嚴(yan) 抓技術犯規和違體(ti) 犯規的判罰,當時也出現一些爭(zheng) 議。彼時,著名裁判員楊茂功在接受央視采訪時明確表示,“違體(ti) 犯規的判罰隻看結果,不管主觀故意。”但實際上,這樣的判罰尺度,之後也沒有被完全貫徹和執行,畢竟籃球比賽還是有對抗的運動,如果完全不考慮運動項目本身的特點,機械地作出判罰,也是不符合實際的。
這次CBA判罰全麵對標國際標準,其實也需要有個(ge) 統一尺度的過程。10月15日,CBA全體(ti) 裁判員召開了小結會(hui) ,進一步統一聯賽執裁尺度和標準。所以,最近幾天的比賽,球迷可能也會(hui) 發現,裁判員臨(lin) 場的吹罰,悄然發生著一些改變。比如,非法用手獲利、突破時的阻擋等,裁判員又像以前一樣,吹響了嘴裏的哨子。
事實上,不論這次放寬尺度鼓勵對抗,還是之前的主抓技術犯規和違體(ti) 犯規,都在最開始階段,給外界有種“矯枉過正”的感覺。這說明我們(men) 的聯賽在新賽季開始之前,中國籃球的管理者,特別是裁判員的管理機構,對相關(guan) 吹罰規則的尺度統一,在裁判培訓層麵還做得不夠到位。而這還需要在比賽的進程當中不斷總結提高。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屾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