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七成本科畢業生意向升學,需要注意什麽

發布時間:2022-10-19 15:19: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冰啟

  據媒體(ti) 報道,深圳大學土木與(yu) 交通工程學院近日對2023屆全體(ti) 畢業(ye) 生進行了意向摸底調研,數據顯示,學院2023屆本科畢業(ye) 生的升學意向十分強烈。根據學院微信公眾(zhong) 號提供的消息,2023屆268名本科畢業(ye) 生中,意向升學的有186人,占69.4%,25人希望考進公務員事業(ye) 單位,49人希望到企業(ye) 就業(ye) ,分別占9.3%和18.3%。

  近日,有機構預測2023年的考研報名人數將達520萬(wan) ,而且稱這是“保守預測”,按照這一預測數據,2023年考研報名人數比2022年的457萬(wan) ,將增加63萬(wan) 。發達地區的本科院校有近7成的畢業(ye) 生有強烈的升學意向,是一個(ge) 重要信號。我國要建設教育強國,應該優(you) 化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ang) 結構,提升高等教育質量。要深化教育與(yu) 人才評價(jia) 改革,促進本科院校堅持正確的辦學定位,引導學生進行理性的學業(ye) 與(yu) 人生發展規劃。

  其實,早在多年前,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考研率就超過7成,甚至有部分專(zhuan) 業(ye) 的應屆畢業(ye) 生100%報名考研。總體(ti) 而言,在2015年之前,我國普通本科院校畢業(ye) 生考研率不到40%,那些考研率很高的地方本科院校還被嘲諷為(wei) “考研基地”。不過,從(cong) 2015年到2022年,我國考研報名人數增加了將近300萬(wan) ,本科院校畢業(ye) 生選擇考研的越來越多。在這一背景下,本科院校畢業(ye) 生升學意向強烈,也就不足為(wei) 奇。

  本科院校學生升學意向增強,是用人單位唯學曆、唯名校的用人導向與(yu) 本科院校以學曆為(wei) 導向的辦學綜合作用的結果。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甚至以學曆為(wei) 導向辦學,在本科新生入學時,就教育學生要以考研作為(wei) 畢業(ye) 出路,通過考研,獲得更高的學曆,轉變學曆身份。

  當考研成為(wei) 眾(zhong) 多大學生的一致規劃,這不利於(yu) 我國高等教育形成合理的人才培養(yang) 結構,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本應該培養(yang) 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職業(ye) 技術人才的本科院校,如果偏離辦學與(yu) 人才培養(yang) 定位,盲目追求培養(yang) 學術人才,那麽(me) 高技能人才就難以滿足社會(hui) 的需要。而偏離人才培養(yang) 定位的院校不僅(jin) 會(hui) 因為(wei) 實力不足,使得學生接受到的本科教育並不完整之外,還會(hui) 影響研究生生源質量,同時影響本科畢業(ye) 生的就業(ye) 。與(yu) 超7成本科畢業(ye) 生選擇考研對應的是,一些本科院校最多隻有20%左右學生考研“上岸”,而剩下的學生也就成為(wei) 在就業(ye) 中十分尷尬的群體(ti) 。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ye) 發展統計公報,我國已經實現各級各類教育的普及,包括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也已經達到57.8%,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有一些人認為(wei)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應滿足學生的考研需求,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擴大研究生教育規模。這還是以規模論質量,而不是從(cong) 構建合理的人才培養(yang) 結構、有特色的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論質量。

  要建設教育強國,我國應結合社會(hui) 對人才需求,科學規劃各層次、各階段的教育發展。現階段,不宜以研究生擴招刺激考研熱,而需要通過治理用人單位唯學曆、唯名校用人導向,以及學校唯升學辦學導向,聚焦給學生高質量的教育,辦好每一所學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