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聚焦二十大】推動法治中國建設 中共如何“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

發布時間:2022-10-20 11:2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10月19日,中共二十大舉(ju) 行第三場記者招待會(hui) ,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部門相關(guan) 負責人圍繞“堅持以習(xi) 近平法治思想為(wei) 指引 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國”主題與(yu) 記者交流。

  【解說】中央政法委副秘書(shu) 長訚柏介紹,中共二十大報告中23次提到了“法治”,充分體(ti) 現了對於(yu) 法治工作的高度重視。

  【同期】中共二十大代表 中央政法委副秘書(shu) 長 訚柏

  截至今年9月底為(wei) 止,現行有效法律有293件,行政法規有598件,地方性法規有13000餘(yu) 件。10年來,製定和修訂了159部中央黨(dang) 內(nei) 法規。司法機關(guan) 85%的人力資源集中到了辦案一線,人均辦案數量增長了20%,結案率上升了18%,一、二審裁判生效後服判息訴率達到了98%,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續提升。

  【解說】最高人民法院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一級大法官賀榮表示, 新時代的10年,人民法院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在每一個(ge) 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yi) 。

  【同期】中共二十大代表 最高人民法院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 賀榮

  我這裏有一組數據,案件數量從(cong) 2013年的1421.7萬(wan) 件,上升到2021年3351.6萬(wan) 件,結案標的額將近50萬(wan) 億(yi) 元。在全麵準確落實司法責任製上下功夫,強化對審判權的監督製約,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在每一個(ge) 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yi) 。

  【解說】公安部黨(dang) 委委員、副部長,國家移民管理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許甘露介紹,中共十八大以來,紮實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有力地捍衛了國家安全,維護了社會(hui) 安定,保護了人民安寧。

  【同期】中共二十大代表 公安部黨(dang) 委委員、副部長 許甘露

  我國是命案發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槍爆案件最少的國家之一,每10萬(wan) 人口的命案是0.5起。人民群眾(zhong) 的安全感明顯提升,2021年,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調查,安全感達到了98.6%,較2012年提升了11個(ge) 百分點。當今中國成為(wei) 世界上公認的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解說】許甘露強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hui) 持續安全穩定這兩(liang) 大“奇跡”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坐等得來的,公安隊伍付出了極大的犧牲。

  【同期】中共二十大代表 公安部黨(dang) 委委員、副部長 許甘露

  10年來,全國有3799名民警英勇獻身,5萬(wan) 餘(yu) 名公安民警光榮負傷(shang) ,充分彰顯了公安隊伍對黨(dang) 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yan) 明的政治本色,堪稱新時代黨(dang) 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解說】最高人民檢察院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檢察長、一級大檢察官童建明表示,新時代檢察工作實現了職能重塑、機構重組、機製重構,在法治中國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同期】中共二十大代表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檢察長 童建明

  刑事案件訴前羈押率從(cong) 2012年的69.7%下降到今年前9個(ge) 月的28.3%,這充分體(ti) 現了司法的文明和進步。秉持客觀公正立場,辦理“昆山反殺案”等一批正當防衛有影響性的案件,向社會(hui) 彰顯“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理念,鼓勵公民見義(yi) 勇為(wei) 、弘揚社會(hui) 正氣。

  【解說】司法部黨(dang) 組成員、副部長左力介紹,中共十八大以來,全麵依法治國總體(ti) 格局基本形成。未來將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同期】中共二十大代表 司法部黨(dang) 組成員、副部長 左力

  積極回應人民群眾(zhong) 對立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堅持問需於(yu) 民、問計於(yu) 民、問效於(yu) 民,進一步建立健全行政立法基層聯係點製度,積極運用新媒體(ti) 、新技術拓寬社會(hui) 公眾(zhong) 參與(yu) 立法渠道,保證人民群眾(zhong) 對立法工作的知情權、參與(yu) 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不斷健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法律製度,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在每一項法律製度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yi) 。

  記者讓寶奎 單璐 北京報道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