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前三季度全國生豬出欄量比上年同期增長5.8%
中新網10月24日電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24日消息,前三季度,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毫不放鬆抓緊抓實糧食生產(chan) ,夏糧早稻實現增產(chan) ,秋糧生產(chan) 總體(ti) 穩定,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feng) 收;生豬出欄保持增長,畜牧業(ye) 生產(chan) 平穩發展。
一、秋糧生產(chan) 總體(ti) 穩定,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feng) 收
夏糧早稻實現增產(chan) 。今年全國夏糧早稻產(chan) 量合計3511億(yi) 斤,增產(chan) 31億(yi) 斤,比上年增長0.9%。其中,夏糧得益於(yu) 單產(chan) 和播種麵積的提高,產(chan) 量增長1.0%;早稻因播種麵積增加,產(chan) 量增長0.4%。
秋糧生產(chan) 總體(ti) 穩定。從(cong) 麵積看,各地嚴(yan) 格落實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強化耕地用途管製,一些地區通過退林還田、老舊果園套種、農(nong) 田連片整治等方式,挖掘糧食麵積潛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農(nong) 民種糧收益,提高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秋糧播種麵積穩中有增。從(cong) 長勢看,今年春播以來,大部農(nong) 區光熱充足,北方地區幹旱發生範圍小、影響輕,暴雨洪澇、陰雨寡照等農(nong) 業(ye) 氣象災害和病蟲害影響總體(ti) 偏輕,南方地區遭受了曆史罕見的高溫幹旱,糧食生產(chan) 受到一定影響。目前秋收進展順利,從(cong) 收獲的情況看,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feng) 收。
二、畜牧業(ye) 生產(chan) 平穩發展,生豬出欄保持增長
前三季度,豬牛羊禽肉產(chan) 量穩定增長,全國豬牛羊禽肉產(chan) 量6711萬(wan) 噸,比上年同期增加283萬(wan) 噸,增長4.4%。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8.8%,二季度增長1.6%,三季度增長2.6%。
生豬出欄保持增長,存欄環比連續增加。前三季度,全國生豬出欄52030萬(wan) 頭,比上年同期增長5.8%。分季度看,一季度生豬出欄同比增長14.1%,二季度增長2.5%,三季度持平略減。受生豬出欄增加帶動,豬肉產(chan) 量也持續增加,前三季度全國豬肉產(chan) 量4150萬(wan) 噸,同比增長5.9%。隨著前期產(chan) 能釋放,生豬生產(chan) 增速放緩,市場價(jia) 格持續反彈,養(yang) 殖預期看好,養(yang) 殖戶積極補欄,生豬存欄環比增加。三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44394萬(wan) 頭,同比增長1.4%,環比增長3.1%,連續兩(liang) 個(ge) 季度環比增長;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4362萬(wan) 頭,處於(yu) 合理區間。
牛羊禽肉、禽蛋、牛奶產(chan) 量均不同程度增長。前三季度,全國牛肉產(chan) 量485萬(wan) 噸,比上年同期增長3.6%;羊肉產(chan) 量346萬(wan) 噸,增長1.5%;禽肉產(chan) 量1730萬(wan) 噸,增長1.7%;禽蛋產(chan) 量2499萬(wan) 噸,增長2.7%;牛奶產(chan) 量2709萬(wan) 噸,增長7.7%。
三、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者價(jia) 格同比上漲,生豬價(jia) 格漲幅較大
三季度,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者價(jia) 格總水平上漲8.2%,為(wei) 2021年三季度以來首次上漲。其中,農(nong) 業(ye) 產(chan) 品上漲7.2%,林業(ye) 產(chan) 品下降3.2%,飼養(yang) 動物及其產(chan) 品上漲15.4%,漁業(ye) 產(chan) 品上漲0.5%。
分品種看,穀物生產(chan) 者價(jia) 格上漲6.7%,其中,玉米上漲3.3%,小麥上漲14.8%,稻穀上漲2.1%;豆類上漲5.4%,其中,大豆上漲6.4%;薯類上漲16.3%;油料上漲8.5%,其中,花生上漲7.0%,油菜籽上漲12.5%;蔬菜上漲8.4%;水果上漲8.2%。生豬生產(chan) 者價(jia) 格上漲36.1%,扭轉了連續7個(ge) 季度同比下降態勢,帶動飼養(yang) 動物及其產(chan) 品價(jia) 格水平上漲14.2個(ge) 百分點,拉動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者價(jia) 格總水平上漲3.5個(ge) 百分點。(中新財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