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成功發射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 高分專項工程空間段建設任務完成

發布時間:2022-12-09 10:3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2月9日電 (馬帥莎 鄭瑩瑩)12月9日2時3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高分專(zhuan) 項工程空間段建設任務已全麵完成。

  該星是高分專(zhuan) 項天基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高分專(zhuan) 項高光譜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將進一步提升中國高光譜衛星遙感數據的自給率。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運行於(yu) 高度705公裏的太陽同步回歸軌道,主要配備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大氣痕量氣體(ti) 差分吸收光譜儀(yi) 、寬幅熱紅外成像儀(yi) 等有效載荷,可在生態環境動態監測、自然資源調查與(yu) 監測、大氣成分探測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為(wei) 中國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供數據支撐。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發射成功後,將具備國際綜合性能第一的大幅寬中高空間分辨率長波紅外探測能力、國內(nei) 成像光譜分辨率第一的可見短波寬譜寬幅高光譜成像能力、國內(nei) 空間分辨率第一的汙染氣體(ti) 高光譜探測能力,還將在軌實現國內(nei) 第一次衛星三軸機動對月亮定標。

  寬幅熱紅外成像儀(yi) 觀測幅寬達1500千米,可反演全球高精度地表溫度信息。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最高光譜分辨率達到2.5納米,可獲取更精細的光譜數據,大幅提高中國對甲烷等溫室氣體(ti) 排放、水汙染監測、礦產(chan) 和油氣資源勘查等能力。大氣痕量氣體(ti) 差分吸收光譜儀(yi) 空間分辨率達24×13千米,光譜分辨率達0.3到0.6納米,可實現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汙染氣體(ti) 觀測。

  該星將與(yu) 高光譜觀測衛星、大氣環境監測衛星組網,實現每天3次大氣環境探測全球覆蓋、1次紅外遙感全球覆蓋,3天對中國及近海地區高光譜、全譜段重訪觀測,可快速滿足行業(ye) 熱點需求。

  中國國家航天局負責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工程組織實施,對地觀測與(yu) 數據中心負責衛星工程大總體(ti) 工作。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中國氣象局等部門負責應用係統建設和示範應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負責衛星和火箭研製生產(chan) 。

  此次發射任務是長征係列運載火箭的第453次發射。(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