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生態佳、產業好、生活美 鄉村遊喜看美麗中國

發布時間:2022-12-28 11:04: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生態佳 產(chan) 業(ye) 好 生活美

  鄉(xiang) 村遊喜看美麗(li) 中國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近日公布2022年“最佳旅遊鄉(xiang) 村”名單,廣西大寨村和重慶荊竹村成功入選。加上此前入選的浙江餘(yu) 村和安徽西遞村,我國已有4個(ge) 鄉(xiang) 村入選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最佳旅遊鄉(xiang) 村”,它們(men) 向世界展示了生態佳、產(chan) 業(ye) 好、生活美的中國鄉(xiang) 村新貌。近年來,我國鄉(xiang) 村旅遊日益發展成熟,不僅(jin) 成為(wei) 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途徑,也成為(wei) 講述中國發展故事的重要窗口。

  看生態

  美麗(li) 經濟不斷壯大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餘(yu) 村堪稱中國生態發展的典範之一。這個(ge) 地處天目山北坡餘(yu) 嶺、三麵環山的小山村,從(cong) 采礦加工到發展綠色經濟,從(cong) 靠山吃山到養(yang) 山富山,走出了一條生態發展之路。如今的安吉不僅(jin) 是中國美麗(li) 鄉(xiang) 村的典範,還獲得“聯合國人居獎”、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最佳旅遊鄉(xiang) 村”等殊榮。今年8月,為(wei) 期3個(ge) 月的山嶼美術館暨首屆餘(yu) ·遠野藝術節在餘(yu) 村開幕。這個(ge) 辦在餘(yu) 村礦山遺址的藝術節,從(cong) 藝術與(yu) 人文的視角展現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自2005年以來,餘(yu) 村集體(ti) 經濟收入增加近10倍,村民人均純收入翻了近四番,從(cong) “賣石頭”到“賣風景”再到“創模式”,好生態為(wei) 餘(yu) 村帶來了巨大紅利。餘(yu) 村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汪玉成介紹,今年7月,餘(yu) 村與(yu) 周邊4個(ge) 村整合“大餘(yu) 村”範圍內(nei) 10萬(wan) 平方米創業(ye) 空間、2萬(wan) 餘(yu) 平方米廠房、近6萬(wan) 畝(mu) 竹林和農(nong) 田,設立1億(yi) 元的“餘(yu) 村產(chan) 業(ye) 基金”,吸引專(zhuan) 業(ye) 人才一起合作創辦企業(ye) 、研發創新或參與(yu) 服務活動。

  黑龍江省漠河市北極鎮是中國最北端的城鎮,冰雪資源豐(feng) 富,通過打造冰雪遊樂(le) 園、冰雪小鎮等項目,帶動了當地鄉(xiang) 村旅遊發展,用實踐證明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四批200個(ge)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和第二批98個(ge)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鎮(鄉(xiang) )名單,生態環境優(you) 美是入選村鎮的共同特點之一。它們(men) 依托生態優(you) 勢發展鄉(xiang) 村旅遊,通過鄉(xiang) 村旅遊強化生態保護機製,讓鄉(xiang) 村真正成為(wei) 生態宜居、富裕繁榮、和諧發展的美麗(li) 家園。

  看文化

  鄉(xiang) 土味更有吸引力

  進入12月,地處黎母山和鸚哥嶺之間的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什寒村涼意漸濃,然而,仍有徒步旅行的遊客到訪。通往什寒文化廣場的路上,沿途可見黎族苗族傳(chuan) 統圖案裝飾,廣場上也有不少遊客身著租借來的傳(chuan) 統黎族苗族服飾,打卡拍照。少數民族文化是這裏的特色旅遊資源,有的村民掌握著祖輩的製弩技術,教客人射弩,講述苗族射弩、製弩的故事;有的村民麵向遊客表演黎苗特色歌舞。什寒村還打造黎族苗族婚俗互動場景、推出黎族苗族特色婚宴“長桌宴”等,通過圍繞黎苗文化,不斷豐(feng) 富鄉(xiang) 村旅遊要素,什寒村已成為(wei) 獨具特色的鄉(xiang) 村旅遊地。如今,什寒村旅遊從(cong) 業(ye) 人員達436人,占全村人口的83.36%。據了解,瓊中縣通過打造“奔格內(nei) ”(黎語:來這裏)鄉(xiang) 村旅遊品牌,舉(ju) 辦民俗節慶活動,打造民族文化特色旅遊產(chan) 品,大大推動了當地鄉(xiang) 村旅遊的發展。

  什寒村是各地激發優(you) 秀傳(chuan) 統鄉(xiang) 土文化活力,大力發展鄉(xiang) 村旅遊,助力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個(ge) 縮影。

  鄉(xiang) 土文化有著獨特魅力,是鄉(xiang) 村旅遊的重要吸引物。2019年以來,文化和旅遊部會(hui) 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已先後推出四批1399個(ge)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和兩(liang) 批198個(ge)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鎮(鄉(xiang) )。這些村鎮立足本地文化特色和產(chan) 業(ye) 基礎,推動鄉(xiang) 村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帶動文旅融合、產(chan) 業(ye) 融合、城鄉(xiang) 融合,打造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鄉(xiang) 風文明、生活富裕的鄉(xiang) 村旅遊特色村。

  看發展

  “讀懂中國”的新窗口

  有著“中國僑(qiao) 都”美譽的廣東(dong) 省江門市,不僅(jin) 有世界文化遺產(chan) 開平碉樓,也有豐(feng) 富的僑(qiao) 鄉(xiang) 文化、濱海文化和溫泉文化,梅家大院、海口埠、南粵古驛道台山段等僑(qiao) 鄉(xiang) 文化遺存眾(zhong) 多。近年來,江門大力發展鄉(xiang) 村生態康養(yang) 、休閑度假、文化體(ti) 驗等多種旅遊業(ye) 態,鄉(xiang) 村旅遊發展如火如荼。如今,江門共有4個(ge)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15個(ge) 廣東(dong) 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9條鄉(xiang) 村旅遊線路入選廣東(dong) 省鄉(xiang) 村旅遊精品線路名單。江門打造的“開平碉樓僑(qiao) 鄉(xiang) 文化之旅”,還入選“鄉(xiang) 村是座博物館”全國鄉(xiang) 村旅遊精品線路128條。據了解,江門正以赤坎華僑(qiao) 古鎮為(wei) 核心,打造集嶺南文化、華僑(qiao) 文化、鄉(xiang) 村文化、休閑文化於(yu) 一體(ti) 的展示平台,建成文旅新地標。該項目已入選2022年廣東(dong) 省文化產(chan) 業(ye) 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典型案例。

  鄉(xiang) 村已成為(wei) “讀懂中國”的一扇窗口。近年來,蓬勃發展的鄉(xiang) 村旅遊讓百姓端上了“金飯碗”,讓鄉(xiang) 村有了宜居宜業(ye) 的新麵貌。湖南十八洞村、貴州花茂村、江西神山村等一批曾經的貧困村,發展成為(wei)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成為(wei) 村莊美、產(chan) 業(ye) 興(xing) 的典型。廣西大寨村還與(yu) 老撾象龍村結成“友好村”,為(wei) 其提供旅遊脫貧經驗。這些美麗(li) 鄉(xiang) 村成為(wei) 中國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的生動注腳。(人民日報海外版 尹 婕)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