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風”吹向市場,小商販等待客流量回升
本報訊(記者趙琛)1月2日,北京市海澱區的一家牛羊肉店內(nei) ,闕師傅正在用切片機切羊肉。切好的羊肉卷經整理後被放進冰櫃保存,等待顧客進店選購。近日,記者在北京街頭走訪發現,小商小販陸續恢複生產(chan) 經營活動,繼續為(wei) 城市生活提供便利。
闕師傅所在店鋪的窗戶上,“窗口購物,有序排隊”的標識還未撤掉。不過,隨著防疫措施的優(you) 化調整,顧客們(men) 不再需要在窗口等待購買(mai) ,佩戴好口罩便可自行進店選購。經過近半個(ge) 月的輪班、休整,闕師傅和同事們(men) 已經恢複了正常的上班時間和工作節奏。
“到了冬季,大家都愛吃羊肉,我們(men) 這沒有特別清閑的時候。”闕師傅說。據他觀察,店裏的客流量正在慢慢回升,元旦假期有不少顧客前來購買(mai) 羊肉。
隨著近期北京複工複產(chan) 的腳步持續加快,正常的生產(chan) 生活秩序也逐漸恢複。不少市民開始走出家門,商超、飯店、公園等場所人氣漸旺,小商小販也在街頭巷尾忙碌起來。
“現在不需要掃碼測溫,戴好口罩就可以進店了。”1月2日,經營著一家幹果炒貨店鋪的孫梅葉對記者說。十多天前,她將橫放在店鋪門口的推車和竹篩子撤除,以便顧客能進店選購。和很多店鋪相似,店裏仍提供免洗手消毒液等防疫物品供顧客使用。
“元旦過後就快到春節了,店裏會(hui) 越來越忙碌!”來自河南的孫梅葉與(yu) 丈夫守著這家臨(lin) 街小店已有四五年時間,一個(ge) 店鋪就是全家的生計。元旦假期內(nei) ,孫梅葉與(yu) 丈夫沒有休息,仍然開門迎客,熟客們(men) 也陸續到店采購。
“複蘇”“回暖”已成為(wei) 市場主線。2023年元旦假期,在北京市,全市重點監測的151家旅遊景區累計接待遊客268.9萬(wan) 人次,恢複到2019年同期的86.4%;市商務局重點監測的百貨、超市、專(zhuan) 業(ye) 專(zhuan) 賣店等業(ye) 態企業(ye) 實現銷售額35.3億(yi) 元,恢複至去年同期的83.8%。
“暖風”開始吹向市場的每個(ge) 角落。“人們(men) 願意上街了,街上的人多起來了,生意就會(hui) 好起來。”43歲的張中民來自山西,在北京經營著一家小型餐飲店,為(wei) 外賣送餐員、網約車司機、來京旅客等提供蓋飯、刀削麵、炒菜等便餐。天氣寒冷,小店的推拉門已經掛上了厚厚的擋風門簾。坐在溫暖的室內(nei) ,張中民經常看著街邊往來的人群,等待著人們(men) 進店點餐。
“城市肯定會(hui) 恢複活力,慢慢都會(hui) 好起來的,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張中民對記者說。從(cong) 早晨10時到深夜12時,他都在小店裏忙碌著。臨(lin) 近年關(guan) ,店內(nei) 的客流量正在慢慢恢複,準備再幹十多天就返鄉(xiang) 過年的張中民期待著,“過完春節,再回到北京,應該會(hui) 有新的景象”。(工人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