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助力 “專精特新”企業IPO有望提速
記者 郭冀川
近年來,我國密集出台了一係列金融等支持政策,精準滴灌中小企業(ye) ,在緩解中小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方麵取得了一定成效。而從(cong) 近日相關(guan) 部門的表態來看,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IPO進程將加快。
資本市場
提供多元化融資渠道
2月20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通知,組織開展第五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培育和第二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複核工作;2月21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lan) 在第二屆全國中小企業(ye) 發展環境論壇上表示,下一步將開展“一鏈一策一批”中小微企業(ye) 融資促進行動,高效服務鏈上中小微企業(ye) ,加大對優(you) 質中小微企業(ye) 直接融資支持,加快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上市進程,發揮國家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的政策引導作用,帶動更多的社會(hui) 資本投早投小投創新。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員陳治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多層次資本市場為(wei) 企業(ye) 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可以幫助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快速獲得資金支持,提高融資效率,從(cong) 而促進其擴大生產(chan) 、加強技術研發和產(chan) 品創新。
一直以來,資本市場幫助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做大做強起到了重要作用。徐曉蘭(lan) 介紹,截至2022年底,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已占A股上市企業(ye) 總數的27%,占2022年新上市企業(ye) 數量的59%,其中,在科創板新上市企業(ye) 中,72%的企業(ye) 是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
渤海證券新三板做市業(ye) 務負責人張可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為(wei) 中小企業(ye) 帶來更便捷融資方麵,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優(you) 勢明顯。“中小企業(ye) 可以從(cong) 資本市場的板塊定位和自身行業(ye) 屬性角度出發,規劃自己的資本路徑,讓企業(ye) 少走融資彎路,推動企業(ye) 的創新成長。”
根據2022年9月份由中國中小企業(ye) 發展促進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工業(ye) 互聯網研究院聯合發布的《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發展報告(2022年)》,走專(zhuan) 精特新道路已經成為(wei)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ye) 發展的一個(ge) 鮮明特征,且行業(ye) 分布較集中,數量排名前十位的行業(ye) 中9個(ge) 為(wei) 製造業(ye) ,如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ye) 、專(zhuan) 用設備製造業(ye) 、通用設備製造業(ye) 等。
張可亮表示,製造業(ye) 等行業(ye) 是資本市場重點扶持的產(chan) 業(ye) 。全麵注冊(ce) 製改革為(wei) 中小企業(ye) 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和市場預期,有利於(yu) 中小企業(ye) 找準發展方向,提前做出合理規劃。
強化中小企業(ye) 梯度培育
與(yu) 多層次資本市場銜接
為(wei) 了形成良好的中小企業(ye) 梯度培育體(ti) 係,2022年6月份,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發布《優(you) 質中小企業(ye) 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在全國推動培育一百萬(wan) 家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十萬(wan) 家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一萬(wan) 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
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中小企業(ye) 培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還是融資問題,要充分利用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為(wei) 中小企業(ye) 的發展提供助力。
“如百萬(wan) 家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對應區域股權市場,十萬(wan) 家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對應新三板,一萬(wan) 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對應北交所,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則對應科創板、創業(ye) 板等。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規則和製度,檢驗企業(ye) 的創新能力和業(ye) 績水平,而轉板通道的暢通也能助力優(you) 質企業(ye) 梯度發展壯大。”周運南說。
允泰資本創始合夥(huo) 人付立春對記者表示,目前新三板和北交所與(yu) 中小企業(ye) 對接密切,但中小企業(ye) 梯度培育體(ti) 係與(yu) 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銜接還存在一些難點。一方麵,中小企業(ye) 數量龐大且因為(wei) 行業(ye) 、地域的原因造成發展層次不同,需要進一步構建與(yu) 細化創新型中小企業(ye) 評價(jia) 體(ti) 係。
“另一方麵,全麵注冊(ce) 製改革下的資本市場堅持以信息披露為(wei) 核心,而很多中小企業(ye) 信息披露工作不夠完善,這方麵的監督與(yu) 輔導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讓投資者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小企業(ye) 的運營情況和風險狀況,提高投資者對中小企業(ye) 的信心和認可度。”付立春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