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就業規模達2億 年輕人在嚐試哪些新崗位?
2023年高校畢業(ye) 生預計將達到1158萬(wan) 人的曆史新高,促進就業(ye) 任務處於(yu) 重要位置。隨著數字經濟發展及消費轉型,新經濟業(ye) 態拓寬了當下年輕人的靈活就業(ye) 渠道。這幾年,我國在推動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培育了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新動能,讓每個(ge) 普通人都有上進的機會(hui) ,把他們(men) 的特長和聰明才智發揮出來。據中國政府網數據顯示(2021),我國靈活就業(ye) 規模已達到2億(yi) 多,形式多樣,覆蓋麵廣,不僅(jin) 解了社會(hui) 民生的燃眉之急,也激發了市場活力與(yu) 創造力。同時,專(zhuan) 家也建議,工商、公安、消協等部門應根據新的經濟發展就業(ye) 形勢,逐步采取完善政策,加強對新興(xing) 經濟模式的監督和管理,給這些從(cong) 業(ye) 者及消費者“係上安全帶”。
上門做飯、喂貓、遛狗服務成為(wei) 就業(ye) 新潮流
00後的榛仔曾是一家餐飲公司的運營總監,疫情期間,他嚐試給朋友做飯,將相關(guan) 內(nei) 容發送到網絡平台後,兩(liang) 個(ge) 月收獲了7000個(ge) 粉絲(si) ,也開啟了“上門代廚”這一新興(xing) 職業(ye) 。目前,他在廣東(dong) 專(zhuan) 門做上門代廚,主要做西餐和粵菜,據透露生意好的時候,月收入可以過萬(wan) 。榛仔稱,他上門代廚的收費標準是4個(ge) 家常菜198元,烹飪複雜的菜需加收費用,籌辦家宴則是688元起,菜單會(hui) 提前與(yu) 顧客溝通。
河河之前是線下教育機構的一名老師,目前在抖音擁有4.8萬(wan) 關(guan) 注者。其視頻內(nei) 容多圍繞他提供的“上門做飯”服務。與(yu) 榛仔不同,他的上門做飯服務主要是為(wei) 了自媒體(ti) 內(nei) 容拍攝。“失業(ye) 那會(hui) 兒(er) ,報了廚師班學廚藝,又嚐試做自媒體(ti) 內(nei) 容。”河河將自己定義(yi) 為(wei) 帶貨類博主,他通過視頻引流帶貨已能達到月入5萬(wan) 至10萬(wan) 的水平,其中95%是帶貨傭(yong) 金所得,5%是視頻流量分成等。
“上門喂貓一個(ge) 小時50元,比放寵物店安全。”在北京工作的毛毛則還有一個(ge) 兼職——就是上門喂貓,包含喂糧、換水、清理排泄物、陪玩十分鍾。而另一位上門遛狗師小樂(le) ,自己也養(yang) 寵物,“小型犬一天遛兩(liang) 次,收費30元”,找她的客人多是小區鄰居。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以上門代廚、上門喂貓為(wei) 代表的“點對點”上門服務新業(ye) 態開始成為(wei) 人們(men) 追求效率與(yu) 便利的新潮流,許多人也從(cong) 中獲得了靈活就業(ye) 的新門路。數據顯示,2023年高校畢業(ye) 生預計將達到1158萬(wan) 人的曆史新高,促進就業(ye) 任務處於(yu) 重要位置。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等七部門也聯合開展促就業(ye) “國聘行動”,麵向2023屆普通高校畢業(ye) 生、2022屆離校未就業(ye) 畢業(ye) 生等重點群體(ti) ,集中發布優(you) 質就業(ye) 崗位。
靈活就業(ye) 人群壯大,相關(guan) 政策推出積極引導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這些提供上門喂貓遛狗服務的從(cong) 業(ye) 者,有兼職也有全職,有的本身就是寵物主,利用閑暇時間上門為(wei) 客戶提供寵物服務,把興(xing) 趣和賺錢需求相結合,其中部分個(ge) 體(ti) 經營者已月入過萬(wan) 。
從(cong) 事這些上門服務的靈活就業(ye) 崗位,雖比普通上班族少了些條條框框,但也並非想象中那麽(me) 輕鬆。“每天上午9點起床,11點到顧客家,做完中午一單,下午4點左右趕到另一個(ge) 顧客家做晚餐。有時還有宵夜單,回家已經淩晨2點。”據榛仔介紹,自由職業(ye) 並不意味著輕鬆,工作時間甚至更長。他還認為(wei) ,這些行業(ye) 在早期需要情懷和資本的支撐,但情懷和賺錢扯上關(guan) 係,又容易被“扼殺”。
河河也直言,目前自媒體(ti) 號雖比較賺錢,很多年輕人向往做“網紅”,但他也經曆了“養(yang) 號”階段,幾經失敗,直到去年粉絲(si) 量才慢慢起來。目前,河河通過自媒體(ti) 賬號獲得的收入已近50萬(wan) 。談到“上門經濟”如何才能在就業(ye) 市場上順利走下去?榛仔稱,也許需要資本的進入,進行專(zhuan) 業(ye) 化的統籌規模化的運營,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散漫發展。
靈活就業(ye) 已成為(wei) 新增就業(ye) 的重要渠道。隨著在線新經濟等互聯網新業(ye) 態蓬勃發展,靈活就業(ye) 群體(ti) 加速壯大。這種壯大同時引發思考如何通過立法,有效發揮靈活就業(ye) 對穩就業(ye) 和保居民就業(ye) 的積極作用?上海近期在靈活就業(ye) 方麵推出相關(guan) 政策進行積極引導。
2月25日,《上海市就業(ye) 促進條例》(下稱“條例”)經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將於(yu) 3月1日起施行。《條例》明確“市、區人民政府及相關(guan) 部門應當加大對個(ge) 體(ti) 經營、非全日製以及新就業(ye) 形態等靈活就業(ye) 方式的支持力度,拓寬靈活就業(ye) 發展渠道,優(you) 化靈活就業(ye) 環境,強化政策服務供給,清理取消對靈活就業(ye) 的不合理限製,創造更多靈活就業(ye) 機會(hui) ”。《條例》還從(cong) 靈活就業(ye) 服務、靈活就業(ye) 人員職業(ye) 技能培訓、靈活就業(ye) 人員權益保障等方麵細化保障措施;再者,針對新就業(ye) 形態,明確互聯網平台企業(ye) 依法合規用工等內(nei) 容;同時,《條例》建立完善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製度。
數字經濟創造新職業(ye) ,各部門應加強監管
靈活就業(ye) 新業(ye) 態在年輕人群體(ti) 中並不是新鮮事,數據顯示近九成畢業(ye) 生願意從(cong) 事靈活就業(ye) 。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目前的年輕人對靈活用工、副業(ye) 的接受度都比較高。
艾瑞谘詢研報顯示,經濟麵臨(lin) 的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中長期持續存在,高校畢業(ye) 生規模年年創下新高,這些因素疊加讓高校畢業(ye) 生的就業(ye) 壓力不斷加大。同時,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正創造出越來越多的新職業(ye) ,各類促進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的政策密集出台,多渠道開發就業(ye) 崗位,網絡招聘平台加緊探索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招聘各個(ge) 環節的應用,提升招聘效率和求職體(ti) 驗。
林凡也提到,數字經濟時代,生產(chan) 力工具的進化將帶來新職業(ye) 新工種,從(cong) 而出現新的勞動關(guan) 係。相比於(yu) 傳(chuan) 統雇傭(yong) 關(guan) 係對“穩定”的追求,新型的雇傭(yong) 關(guan) 係更加“靈活”。公司與(yu) 員工可能不再有直接的雇傭(yong) 關(guan) 係,而是通過第三方平台連接彼此,形成三方的合作關(guan) 係。員工受雇於(yu) 平台,平台服務於(yu) 公司。在平台上,員工可以在公司之間擁有多元化的選擇,公司可以更高效、低成本地調整人力資源。
他還稱,未來,公司業(ye) 務中短時間的項目,人才的招募、團隊的組建將有賴於(yu) 平台來完成。而元宇宙辦公的應用,也使得勞動力資源的選擇可以放在全球範圍內(nei) 進行,這進一步增加了彈性雇傭(yong) 關(guan) 係產(chan) 生的可能性。
但以上門經濟為(wei) 代表的靈活就業(ye) 新業(ye) 態中存有的部分隱患和問題也需引起重視。榛仔特別提到,無論是從(cong) 業(ye) 者還是消費者都需要注意安全,上門做飯時,他會(hui) 刻意跟女性顧客保持社交距離,同時,菜品等均由客戶自行購入,以避免食品安全糾紛。
北京京師事務所律師許浩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上門經濟是新的經濟模式,既節約了消費者的時間,又為(wei) 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ti) 免除了出行的不變;此外節約商家的門店租賃成本,還增加就業(ye) 機會(hui) ,提供了就業(ye) 崗位。但從(cong) 消費者角度,仍需注意一些問題,一是安全問題;二是上門服務人員的專(zhuan) 業(ye) 技能水平以及如果發生糾紛如何處理。許浩建議,如果上門服務涉及平台,提供上門服務的平台應要履行審核義(yi) 務,並建立服務水平評價(jia) 體(ti) 係。他還強調,工商、公安、消協等部門要根據新的經濟發展就業(ye) 形勢,加強對新興(xing) 經濟模式的監督和管理,既保障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合法權益又能引導新的經濟模式合法經營。(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程子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