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未來教室”打開科技之窗 點燃孩子心中的科技之火

發布時間:2023-03-02 10:10: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未來教室”打開科技之窗(我在科普⑦)

  本報記者 劉 嶢

  在甘肅省隴南市文縣二中的教室裏,一堂“聽音探案”課正在進行。30多名初一學生圍坐在圓桌前,在老師的帶領下,通過比對聲音頻譜圖的方式,找出隱藏在背後模擬的“電信詐騙犯”。

  與(yu) 普通的教室不同,從(cong) 教師授課使用的觸摸屏到3D打印和虛擬現實等設備,近140平方米的教室裏充滿了科技元素。在這間“未來教室”中,已有數百名“山裏娃”學習(xi) 科技知識,遨遊科學世界,播下夢想的種子。

  山裏娃愛上了3D打印

  地處秦巴山區的文縣,位於(yu) 甘、川、陝三省交界處。這裏曾是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縣和甘肅省深度貧困縣,落後的教學條件難以支撐孩子們(men) 的學習(xi) 需要。去年8月,中國記協聯合騰訊公司向文縣二中捐贈了“未來教室”。教室近日落成啟用後,開設了圖形化編程和3D打印等課程。

  “在軟件上設計好模型,導入到3D打印機係統中,筆頭加熱後就開始打印了。”講起第一次使用3D打印機製作出筆筒的場景,12歲的廖文婷滔滔不絕。“我想深入了解3D打印技術,以後還想學習(xi) 編程,製作一些‘大項目’。”

  據介紹,文縣二中的“未來教室”包括多媒體(ti) 教學係統、互聯與(yu) 直播錄播設施、開源硬件、VR、3D打印、科技體(ti) 驗設備等,可開設硬件編程、3D打印、激光切割、教育機器人和興(xing) 趣拓展課程,還可提供AR/VR互動、眼動追蹤等科技體(ti) 驗項目。

  文縣二中副校長、信息技術課教師董文超還記得“未來教室”第一次開放時的樣子。“教室剛建成時,我說帶孩子們(men) 去體(ti) 驗一下,教室裏爆發出從(cong) 未有過的歡呼聲,從(cong) 孩子們(men) 的眼睛裏,我看到了他們(men) 內(nei) 心的渴望。”

  看到孩子們(men) 在“未來教室”中興(xing) 趣盎然、收獲滿滿,文縣二中校長許偉(wei) 深有感觸。“孩子越小,對科技的興(xing) 趣就會(hui) 越大。兩(liang) 三年以後,他們(men) 就會(hui) 設計出很複雜的東(dong) 西和程序,這對學生的成長來說太重要了。”

  教育幫扶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2021年,中國記協的張業(ye) 亮派駐文縣掛職副縣長。自1998年在文縣進行定點幫扶以來,教育幫扶一直是中國記協的重要著力點。

  “改變年輕一代,最優(you) 的路徑是通過教育和知識去改變他們(men) 的人生。”在學校走訪調研的過程中,張業(ye) 亮發現,由於(yu) 當地財政不寬裕,文縣二中等學校的教學設施比較落後。“數字鴻溝”的存在,讓文縣的教師和學生們(men) 缺少利用新技術手段學習(xi) 、提高的途徑。

  “以前學校每次參加科創比賽,我們(men) 都挑‘最便宜’的項目。”許偉(wei) 無奈地說道,“有時參加一項比賽,光是購買(mai) 參賽用品就要幾萬(wan) 元錢,學校的經費支撐不了。”

  同樣是在2021年,騰訊互娛推出了未成年人保護創新項目“智體(ti) 雙百”計劃。這一計劃旨在通過建設“未來教室”和“未來運動場”,提供硬軟件支持,為(wei) 孩子們(men) 帶去多一種可能,同時助力素質教育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很快,中國記協與(yu) 騰訊公司對接協商。通過考察和評比,“未來教室”項目最終落地文縣二中。張業(ye) 亮說,中國記協過去兩(liang) 年間在文縣實施了11個(ge) 教育幫扶項目,“未來教室”是最大的一項。“‘未來教室’的技術裝備先進、理念新穎、互動性強,對於(yu) 提升學校的素質教育水平有非常大的幫助。”

  為(wei) 了給“未來教室”留下足夠的空間,許偉(wei) 和同事們(men) 把學校唯一一間會(hui) 議室騰了出來。“很多老師說,隻要能把最新的知識帶給孩子們(men) ,咱們(men) 可以打遊擊,哪怕在操場上開會(hui) 都行。”許偉(wei) 說,“大家有這種熱情,這事兒(er) 一定能幹成!”

  點燃心中的科技之火

  文縣二中老師冉玲莉教了10多年的信息技術課,但是來到“未來教室”這樣的教學環境,還是第一次。

  “以前的信息技術課側(ce) 重於(yu) 理論知識和常規應用的學習(xi) ,比如我們(men) 常用的Word、Excel等辦公軟件。但現在不同了,老師需要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讓他們(men) 把自己腦海中的想法變成現實。”冉玲莉說。

  對於(yu) 3D打印機等科技設備,冉玲莉和同事們(men) 過去從(cong) 未見過,更別說教孩子了。針對類似情況,騰訊“未來教室”在全國範圍內(nei) 開展了46場教師培訓,把課程輸出給鄉(xiang) 村老師,讓科技課更加“適村化”,以“硬件+課程+師訓+賽事”的立體(ti) 化措施,實現項目的可持續運行。

  騰訊成長守護高級總監鄭中提及可持續運行背後的動因時說:“‘未來教室’要培養(yang) 孩子們(men) 科學使用網絡,激發他們(men) 的想象力、好奇心、對科技的熱情,需要專(zhuan) 業(ye) 老師指導,也需要多和發達地區的孩子交流碰撞、開闊眼界。我們(men) 不希望把‘未來教室’局限在一間教室,而是希望它成為(wei) 孩子們(men) 麵向未來的窗戶。”

  在許偉(wei) 看來,全麵參與(yu) “未來教室”項目,比建造硬件的教室更有意義(yi) 。“科技的迭代非常快,通過與(yu) 騰訊的聯係,我們(men) 可以為(wei) 孩子們(men) 帶去最前沿的知識,不斷更新老師的教學理念。”

  以前準備一堂信息技術課隻要幾小時,現在要花上好幾天備課、學習(xi) ——老師們(men) 的變化,許偉(wei) 看在眼裏。有天晚上9點多,許偉(wei) 回學校辦事,發現“未來教室”裏的燈光還亮著。

  “我進去一看,原來冉玲莉老師和同事還在研究3D打印機呢。”許偉(wei) 笑著說,“老師們(men) 有這種勁頭和精神,我就放心了。”

  從(cong) 教23年、在全縣多所學校擔任校長15年,在許偉(wei) 看來,農(nong) 村地區實現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必須要發揮科技教育的作用。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需要科技振興(xing) ,而科技振興(xing) 重在教育。如果能夠點燃孩子們(men) 心中的科技之火,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過程中,就會(hui) 有更多具備科學思維和科學素養(yang) 的勞動者。”許偉(wei) 說,有了“未來教室”的幫助,他的信心更足了。最近,他又和董文超“琢磨”起了科創比賽的目錄。

  “我希望3年之內(nei) 帶領孩子們(men) 參加比賽,而且要獲獎!”許偉(wei) 說。(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