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生“高考”記:同樣經曆3年奮鬥,同樣懷揣大學夢
中職生“高考”記
6月7日下午5點,2023年浙江省單獨考試招生文化考試響起收卷鈴聲。當普通高中的高考生還在為(wei) 後幾日的科目做準備時,浙江紹興(xing) 諸暨職教中心的500多名中職學生已經結束了他們(men) 的“高考”。
近年來,教育部逐步建立“職教高考”製度,使中職畢業(ye) 生享有更多樣的教育選擇和更暢通的升學通道。單獨考試招生就是麵向中等職業(ye) 學校應往屆畢業(ye) 生的“高考”。今年浙江省單獨考試招生考試滿分為(wei) 600分,其中語文、數學各150分,與(yu) 全國高考在同一時間進行,但試卷內(nei) 容和難易程度不同。此前的半年內(nei) ,中職生們(men) 已完成了總分為(wei) 300分的職業(ye) 技能操作、職業(ye) 技能理論知識考試。
同樣經曆了3年奮鬥,同樣懷揣大學夢。這批05後中職生“高考”上岸後,可以到省內(nei) 的本科和高職院校就讀,與(yu) 由普通高中考入學生的學籍性質、畢業(ye) 文憑和畢業(ye) 待遇相同。近幾年,諸暨職教中心這所縣城中職學校的“高考班”,已經走出了100多名本科生,還有學生後續考上了浙江工商大學、寧波大學等學校的研究生。
“說實話,這些孩子在初中是被‘遺棄’的一批學生。”諸暨職教中心“高考班”學部負責老師傅成鋒說。一些學生離普高分數線有幾十分甚至一二百分的差距,如果進入私立高中衝(chong) 擊普通高考,很可能沒有大學上。私立高中一年至少幾萬(wan) 元的學費,也攔住了普通家庭的孩子。這時,免學費的中職成了兜底的選擇。
“是職校‘收留’了我。”諸暨職教中心建築專(zhuan) 業(ye) 的應屆畢業(ye) 生周文欽說。中考隻考了總分的一半,進了中職,他一開始也排在全班倒數。高一上學期,他因作業(ye) 寫(xie) 得太差被老師罵了一頓,也讓一直對他期望很高的父親(qin) 傷(shang) 透了心。他記得那天下著雨,他也哭了。他意識到,前途和未來得靠自己拚出來。
學不懂的就背,背不過的就寫(xie) 。高一下學期的期中考試,他猛然衝(chong) 進班級前10名,驚呆了身邊的同學。現在,他成了老師辦公室“最能問問題的學生”,他將目標定為(wei) 一所去年王牌專(zhuan) 業(ye) 錄取分數線接近500分的建築類專(zhuan) 科院校。“沒有職校就沒有現在的我。”周文欽說。
同樣在建築專(zhuan) 業(ye) 的趙胤企當年中考隻差1分就能上普通高中,此前他從(cong) 沒想過讀中職這條路。剛入學時因為(wei) 心理落差,他常常違反紀律,被留校察看,甚至一度麵臨(lin) 退學。後來,他看到周圍的同學沒有“擺爛”,而是加倍努力讀書(shu) ,渴望完成“逆襲”,他也開始認真學習(xi) 。在高三的模擬考試中,趙胤企有三次總分進入全省中職學校“高考班”的前180名,這意味著他“上岸”的希望很大。
對於(yu) 中職“高考生”來說,競爭(zheng) 是一個(ge) 確定的數字。每年,浙江省高校會(hui) 將一部分本科名額分配給中職考生。趙胤企所在的建築專(zhuan) 業(ye) 去年全省有180個(ge) 本科名額,如果考進全省前50名,就能上浙江理工大學。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的競爭(zheng) 同樣激烈,全省數千名中職考生要競爭(zheng) 70個(ge) 本科名額,前40名可以上浙江師範大學。
“他們(men) 的學習(xi) 能力或許沒那麽(me) 強,但學習(xi) 的積極性是我們(men) 老師可以去改變的。”諸暨職教中心的數學教師李柯萍說。她是一名95後,與(yu) 這裏的學生年紀相差不大,也更懂他們(men) 的不易。中職生的文化課難度比普高生低,但即便是最好的學生,也不是“一點就通”,要靠重複練習(xi) 。另一方麵,她認為(wei) 中職生比普高生的動手能力更強,待人處事方麵也更周全。因為(wei) 大部分學生家庭經濟條件一般,他們(men) 也更加明白,成功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獲得。
在諸暨職教中心,每屆學生入校後都會(hui) 做心理篩查。心理老師孟玲玲和同事統計過,全校3000多名學生裏,有1000多人麵臨(lin) 著複雜的家庭狀況,他們(men) 父母離異或由單親(qin) 撫養(yang) ,甚至是孤兒(er) 。有五六百名學生的心理量表上飄著代表危機預警的紅色、黃色。每晚,心理谘詢室都會(hui) 迎來谘詢的學生,話題集中在人際關(guan) 係、學習(xi) 壓力、情感困惑和未來選擇上。
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的王詩怡中考前父母離異,心情受到影響的她,最終以距普高線七八分的成績落榜。她懷著叛逆的心情走入社會(hui) ,做商場導購時被拖欠工資,在短視頻平台上直播唱歌,靠著別人刷禮物“打賞”獲得收入,這讓她感覺不到自己的價(jia) 值。朋友圈裏上普高的同學發的高考動態激勵了她,與(yu) 社會(hui) 上的種種不快相比,她意識到“學校是有絕對公平的”。重返課堂後,她在班上名列前茅,目標直指浙江師範大學本科。未來,她想成為(wei) 一名幼師。
對於(yu) 同在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的顧宸菲來說,在中職學校就讀是一個(ge) 治愈的過程。從(cong) 幼兒(er) 園到初中,她因為(wei) 身材原因多次受到霸淩,初一時被確診中度抑鬱。中考後,中職學校成了成績平平的她唯一的選擇,專(zhuan) 業(ye) 課卻讓她收獲了舞蹈、鋼琴、聲樂(le) 等多項技能,也讓她的繪畫特長得到發展。為(wei) 了學好專(zhuan) 業(ye) ,她跟自己的短板“死磕”,每天天剛亮就去教室自習(xi) ,通過堅持運動瘦了幾十斤,與(yu) 班上同學相互鼓勵,收獲了珍貴的友誼。
“我們(men) 的技能比起普高有優(you) 勢,中職上了三年,大學還會(hui) 選個(ge) 這專(zhuan) 業(ye) 。”計算機班的範雙雙說,她之前以為(wei) 上中職就是“混日子”,學了才知道“一技傍身”的好處和底氣。在專(zhuan) 業(ye) 課上,她學習(xi) 了編程和音視頻剪輯等實用軟件的操作,未來,她想自己創業(ye) ,在網絡平台出售自己的技能和服務。
職業(ye) 中學的困境也顯而易見。6月是職教中心老師“最難熬”的一個(ge) 月,除了盯“高考”,他們(men) 還要挨家挨戶去招生。有時一下午給十幾個(ge) 家長打電話,對方要麽(me) 說已經找好學校,要麽(me) 幹脆不考慮上中職。家長普遍覺得孩子上普高“更有麵子”,對中職的偏見和不理解,仍然存在。
近幾年,浙江省將部分職業(ye) 技能操作考試的組織和命題任務下放到學校,學生在考試中幾乎都能得到滿分,平時難免輕視了技能課的學習(xi) 。“這對職業(ye) 學校是比較大的衝(chong) 擊。”諸暨職教中心校長周潔人說。他回憶,六七年前,全省的中職考生隻有兩(liang) 萬(wan) 多人,現在人數增加了好幾萬(wan) ,本科名額卻還是3000多個(ge) ,其中不少是民辦本科。雖然中職生升學渠道暢通,但想上好學校的競爭(zheng) 越來越大。
一些學生和家長也在慢慢轉變觀念。周潔人介紹,現在每年有100多名達到普高分數線的學生來諸暨職教中心就讀,以更現實的態度探索升學路。
今年,浙江省單獨考試招生文化考試的作文題目探討的是“機遇與(yu) 努力哪個(ge) 更重要”。走出考場的中職生,將在此後的人生中尋找答案。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曲俊燕 攝影報道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