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他們,守護著藍色國土——二〇二二年度“海洋人物”速寫

發布時間:2023-06-09 11:17:00來源: 光明日報

  他們(men) 深耕中國極地考察一線,繪就地球兩(liang) 極之間近40萬(wan) 海裏的光榮航路;他們(men) 身處滄海孤島,選擇堅守,守護祖國西沙海空安全;他們(men) 勇闖萬(wan) 米載人深潛,馭龍潛海,逐夢深藍……6月8日,在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chuan) 日到來之際,自然資源部在廣東(dong) 汕頭舉(ju) 行主場活動,發布2022年度“海洋人物”評選結果,包括8位個(ge) 人、兩(liang) 個(ge) 集體(ti) 。他們(men) 是衛士、是哨兵、是英雄,守護著祖國的藍色國土。

  堅守是底色

  從(cong) 2004年入職“雪龍”號直至成為(wei) 船長,趙炎平始終是團隊中最為(wei) 堅定的一個(ge) 。他先後擔任我國極地考察破冰船“雪龍”號和“雪龍2”號船長,參加12次南極考察和3次北極考察;他勇立潮頭,發揮技術專(zhuan) 長,參與(yu) 建設大國重器、中國極地破冰船——“雪龍2”號,見證、參與(yu) 了中國極地考察事業(ye) 的跨越式發展。

  從(cong) 做水手到擔任船長,趙炎平始終衝(chong) 在第一線。不畏驚濤駭浪,始終堅守在極地考察一線,他說:“是愛黨(dang) 愛國的信仰和對極地事業(ye) 的熱愛,支撐著我和船員們(men) 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堅守”,同樣是邱華的關(guan) 鍵詞。“既然選擇了當兵,就不能怕吃苦。”從(cong) 新兵下連分配到西沙至今,44歲的邱華在島上駐守24年,已成為(wei) 西沙“島齡”最長的兵。2011年和2019年,家裏兩(liang) 次勸他轉業(ye) ,但每每麵臨(lin) 走留選擇時,他總是懷著對西沙的深厚感情和對身上這身軍(jun) 裝的不舍,一次又一次選擇留在了部隊。這些年,他在各項比武競賽中奮勇爭(zheng) 先,現已成為(wei) 海軍(jun) 二級軍(jun) 士長。他始終踐行著自己上島時許下的誓言:努力當好一名“天涯哨兵”。

  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救撈工程船隊潛水隊隊長胡建同樣詮釋著“堅守”的意義(yi) 。他投身救撈事業(ye) 20多年,長期紮根一線,參與(yu) 水上應急搶險救撈任務百餘(yu) 次,為(wei) 保障國家水上生命財產(chan) 和海洋環境安全作出重大貢獻;他積極投身我國飽和潛水事業(ye) 發展,不斷挑戰深海極限,見證並實施了我國首次300米飽和潛水試驗、我國首次500米飽和潛水陸基載人實驗兩(liang) 大裏程碑工程。潛入深藍,直麵生死,他說:“人民至上是我作為(wei) 一名交通救撈人的使命。”

  創新寫(xie) 忠誠

  在中國載人深潛二十年的壯闊征程中,葉聰是一個(ge) 響亮的名字。他相繼擔任“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主任設計師、首席潛航員;“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副總設計師;“寰島蛟龍”載客潛水器總設計師;“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和海試總指揮;ISO潛水器工作組專(zhuan) 家,編製潛水器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

  令人難以忘懷的是,作為(wei) 國內(nei) 首位載人深潛主駕駛員,葉聰執行了“蛟龍”號海試階段51次下潛中的38次任務,最大下潛深度兩(liang) 次突破7000米。如今,作為(wei) 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黨(dang) 委委員、副所長,葉聰繼續帶領著載人深潛團隊從(cong) “深海進入”向著“深海探測”和“深海開發”的方向進發。

  2021年6月25日,我國首個(ge) 自營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正式投產(chan) ——這是我國海洋石油工業(ye) 發展史上的重要裏程碑。在“深海一號”這座“鋼鐵之城”中,有一位同樣有著鋼鐵意誌的“巾幗指揮官”——侯靜,她參與(yu) 並見證了中國海洋油氣開發的一次次跨越。

  作為(wei) 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海管結構首席工程師、“深海一號”大氣田開發項目深水管纜部經理,侯靜25年深耕海底管道設計建造,帶領團隊攻克超深水、高溫高壓開發等技術難題,有力推進了我國海洋石油開發向1500米超深水進軍(jun) 。她說:“把關(guan) 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實現自主可控是新時代的‘國之大者’。”

  這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海洋與(yu) 地球學院講席教授焦念誌矢誌創新的信念。30多年裏,他堅持不懈地沿著微型生物與(yu) 海洋碳匯的方向開拓創新,深入探索海洋中“看不見的巨人”——微型生物及其在海洋生態環境和全球氣候變化中的作用。“海洋碳匯是一項需要長期發展的事業(ye) ,研發海洋碳匯、培育碳匯人才、支撐國家碳中和目標是海洋人肩負的使命和任務。”他說。

  奉獻為(wei) 蔚藍

  建設海洋強國,維護海洋權益、發展海洋經濟和傳(chuan) 播海洋文化是應有之義(yi) 。

  從(cong) 事集裝箱遠洋運輸36載,任船長20餘(yu) 年,中遠海運船員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船長嚴(yan) 正平曾先後12次任職新接超大集裝箱船船長,開創了中國人駕駛中國製造超大型集裝箱船舶的先例。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航運事業(ye) 一線,嚴(yan) 正平堅守著自己的航運報國夢。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我是一塊磚,哪裏需要就往哪裏搬。”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對山東(dong) 省榮成市尋山街道青魚灘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居委會(hui) 主任李長青來說,科技興(xing) 海、大力發展現代海水養(yang) 殖業(ye) 是他的使命。2003年上任後,李長青堅持以黨(dang) 建為(wei) 引領,以創新促發展,以共富為(wei) 己任,走出了一條“企業(ye) 增效、漁民致富”的新路子。經過十多年的潛心經營,由他擔任黨(dang) 委書(shu) 記和董事長的尋山集團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wei) 以海洋種業(ye) 、養(yang) 殖與(yu) 加工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總資產(chan) 達25億(yi) 餘(yu) 元的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ye) ,當地建設生態海洋牧場10萬(wan) 畝(mu) ,成為(wei) 國內(nei) 重要的“海上糧倉(cang) ”基地和榮成濱海旅遊新名片。

  在2022年度“海洋人物”中,兩(liang) 個(ge) 集體(ti) 引人矚目。外交部邊界與(yu) 海洋事務司主管維護我國周邊海洋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推動與(yu) 周邊海上鄰國管控矛盾分歧、開展務實合作、進行海洋劃界與(yu) 共同開發的外交談判等相關(guan) 工作。這些工作既關(guan) 乎國家重大利益,又事關(guan) 地區和平穩定。多年來,該司立足自身職能,積極開展周邊涉海外交工作,堅定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同時有效維護我國與(yu) 有關(guan) 國家關(guan) 係和周邊海域穩定,並配合相關(guan) 部門,積極推動我國海洋事業(ye) 、向海經濟多樣化高質量發展。

  而自2001年起,中國海洋大學參加中國青年誌願者扶貧接力計劃,成立研究生支教團。截至2022年,共向貴州、西藏、雲(yun) 南等地派出了21屆支教團,合計295名誌願者,接續奮鬥在西部地區支教幫扶一線。他們(men) 在雲(yun) 貴山區和青藏高原三省十校接力開展海洋係列特色活動,將學校海洋教育資源由線上搬到西部山區線下,開展科普宣傳(chuan) ,將東(dong) 部地區海洋發展成就融合於(yu) 西部省份的特色文化教育中開展海洋思政,通過新穎多樣的活動增強教育感染力。這些年輕人由此成為(wei) 海洋文化教育的使者,打開了西部地區學生麵向海洋的一扇窗口。

  (本報記者 楊舒)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