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神醫神藥”違法廣告就該“罰曝並舉”
豐(feng) 收
6月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消息稱,2023年以來,市場監管部門聚焦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等民生重點領域,持續加大對“神醫神藥”虛假違法廣告打擊力度,清理整治商業(ye) 廣告中冒充專(zhuan) 家或名醫開展宣傳(chuan) 、發布未經審查的藥品廣告、虛構或誇大保健食品功效、普通食品宣稱疾病治療功能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此外,還曝光了十起已辦結的典型案例。
“神醫”“神藥”近些年來以多種方式出現在公眾(zhong) 視野中。比如,有的藥販子免費贈送的評書(shu) 機裏暗藏“天價(jia) 神藥”騙局,被今年央視3·15晚會(hui) 曝光;再如,一些短視頻、公眾(zhong) 號中出現的“老中醫”“老專(zhuan) 家”,往往打著“祖傳(chuan) ”等旗號宣稱可治愈疑難雜症或宣傳(chuan) 某些藥品。在各種“神醫神藥”廣告忽悠下,不少人上當受騙。今年有關(guan) 部門加大治理力度,從(cong) 廣告監測、重點整治、聯合監管三方麵對這類違法廣告說“不”。
此次曝光的十起“神醫神藥”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就是各地有關(guan) 部門治理成果“代表作”的集中展示。這十起案例,既有生產(chan) 評書(shu) 機為(wei) 藥販子宣傳(chuan) “神藥”的企業(ye) ,也有違規發布“碎石”等醫療廣告的地方公立醫院;既有宣稱普通食品、保健食品有疾病治療功能的健康生活館、醫藥公司,也有違法發布醫療用毒性藥品廣告的醫美診所……可以說,這些典型案例涉及多種市場主體(ti) 、多種違法表現以及涉及多個(ge) 省份。
不難看出,現實中的“神醫神藥”為(wei) 了忽悠公眾(zhong) ,往往通過打廣告的方式來實現引流目的。盡管這些違法廣告比較分散,有的出現在網絡平台上,有的出現在地方廣播電視台,有的出現在自製的廣告宣傳(chuan) 牌上,但都難逃法網。這說明各地監管部門實施的廣告監測等措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從(cong) 發現“神醫神藥”違法廣告到依法迅速治理,表明治理成效初現。
這次被曝光的所有典型案例,相關(guan) 主體(ti) 至少受到了兩(liang) 重懲罰。一方麵,因為(wei) 違反《廣告法》有關(guan) 規定,被執法部門處以數額不等的行政處罰,少則罰款10萬(wan) 元左右,多則罰款76萬(wan) 元。依法嚴(yan) 肅處罰既能讓違法者印象深刻,也警示其他市場主體(ti) 不要觸碰法律紅線。
另一方麵,公開點名曝光違法者也是懲罰。在市場經濟中,無論是醫藥相關(guan) 企業(ye) 還是相關(guan) 產(chan) 品,消費者購買(mai) 行為(wei) 是基於(yu) 信任,當這些案例的違法者被點名曝光,其形象、信譽立即崩塌,消費者看到後很難再信任對方,進而用腳投票,那麽(me) 違法者的市場損失就不容低估。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來說,市場懲罰帶來的嚴(yan) 重後果範圍更廣,影響更深,也足以令違法者生畏。當“行政處罰+市場懲罰”同時降臨(lin) 到違法者身上,相信違法代價(jia) 遠大於(yu) 違法所得。
此外,還有一些違法者因為(wei) 違反《產(chan) 品質量法》等法律規定,還會(hui) 麵臨(lin) 其他法律處罰。被侵權的受害者,也可以提起民事訴訟進行索賠,或者各級消協可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訴訟,這也對違法者起到懲戒和警示的作用。同時,曝光這些典型案例,還能提醒消費者對“神醫神藥”高度警惕,並對各地市場執法部門更好履職盡責具有指導和啟示作用。總之,對“神醫神藥”違法廣告就要“罰曝並舉(ju)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