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交所第200家公司上市首日迎來“開門紅”

發布時間:2023-06-09 11:18: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北交所第200家公司上市首日迎來“開門紅” “200+”時代的市場擴容更需要從(cong) “投融兩(liang) 擴”發力

  本報記者 邢 萌

  萬(wan) 眾(zhong) 期待中,北交所第200家公司上市首日迎來“開門紅”。

  6月8日,易實精密正式登陸北交所,上市首日大漲39%,總市值達7.82億(yi) 元。值得關(guan) 注的是,今年以來北交所新股“賺錢效應”凸顯,投資熱情高漲。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8日,年內(nei) 38隻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漲幅達28%,7隻漲幅超50%,最高者達227%。

  新股凸顯“賺錢效應”

  易實精密上市首日市場表現不俗。該股以7.50元/股開盤,最高漲超50%,之後略有回落,至終盤報收於(yu) 8.32元/股。當日換手率達66.55%,成交額1.40億(yi) 元。

  進入2023年,從(cong) 整體(ti) 上看,北交所新股“賺錢效應”凸顯,上市首日大漲成為(wei) 大概率事件。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8日,年內(nei) 38隻新股累計公開募資72億(yi) 元,集中分布於(yu) 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新材料產(chan) 業(ye) 、生物產(chan) 業(ye) 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

  從(cong) 上市首日漲幅來看,38隻新股中有25隻上漲,占比66%。從(cong) 漲幅區間分布來看,25隻新股中,漲幅在10%以下的有2隻,漲幅在10%至30%之間的有7隻,漲幅在30%至50%之間的有9隻,漲幅在50%以上之間的有7隻。其中,巨能股份、晟楠科技、馳誠股份分別以227%、85%、81%的漲幅居前三位。

  “今年北交所新股‘賺錢效應’凸顯,主要有三方麵原因:一是北交所上市了一批業(ye) 績優(you) 良、創新屬性高的優(you) 質企業(ye) ,並且得到了市場認可;二是北交所市場估值整體(ti) 偏低,配置性價(jia) 比較高;三是國家出台的一係列政策措施,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在北交所上市,提升了北交所上市企業(ye) 的融資能力。”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市場交投趨於(yu) 活躍

  從(cong) 整個(ge) 北交所市場來看,隨著新股擴容,今年以來交投情緒明顯回暖,成交額上升態勢明顯,尤其是今年二季度以來增幅更為(wei) 突出。

  Wind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至5月份,北交所累計成交額分別為(wei) 147.62億(yi) 元、164.94億(yi) 元、402.55億(yi) 元。可以看出,4月份成交額環比增長約12%,5月份這一數據更是大幅提升至144%。

  結合北交所日均成交額來看,3月份至5月份分別為(wei) 7.98億(yi) 元、10.95億(yi) 元及24.69億(yi) 元,4月份、5月份的環比增幅分別為(wei) 37%、125%。

  “最近兩(liang) 個(ge) 月,北交所成交額環比放量明顯,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市場信心恢複,市場情緒明顯高漲。同時,改革信號催熱市場行情,北交所已經釋放出力推持續性綜合改革方案的預期。另外,新股公開發行價(jia) 進一步優(you) 化,發行企業(ye) 主動調低發行底價(jia) ,降低發行市盈率,主動讓利於(yu) 一、二級市場,目前市盈率基本都在15倍左右。

  周運南進一步表示,此外,北交所市場與(yu) 整個(ge) A股市場在熱門板塊的追捧上形成了較好的聯動效應,北交所誕生了不少明星概念龍頭股,讓投資者和資金聚焦於(yu) 北交所。

  上市後備力量充沛

  當前,北交所正式進入“200+”時代,聚集了一大批優(you) 質的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同時也在培育更多後備企業(ye) 上市融資,高質量擴容形勢有望延續。

  北交所網站顯示,截至6月8日,北交所有4家企業(ye) 已提交注冊(ce) ,9家企業(ye) 獲上市委審議通過或暫緩,同時還有處於(yu) 已受理、已問詢、中止等審核狀態的企業(ye) 61家,合計74家企業(ye) 正在排隊謀求北交所“入場券”。

  此外,全國股轉公司於(yu) 6月7日發布2023年第四批創新層進層掛牌公司初篩名單,118家公司擬調入創新層,這也將創新層公司數量推高至1900家以上,北交所上市後備力量進一步壯大。

  “總體(ti) 來看,今年以來北交所擴容形勢穩中有進。長期來看,北交所市場規模和品牌效應將進一步提升,市場流動性和活躍度也將同步增長。”陳靂表示。

  “應從(cong) ‘投融兩(liang) 擴’發力,推動北交所市場高質量擴容。”周運南表示,在融資端,加大企業(ye) 上市的包容性,充分發揮直聯機製的引領作用,提高上市和再融資審核效率,優(you) 化發行承銷機製,引導市場科學定價(jia) ;在投資端,常態化發行北證50指數基金特別是ETF產(chan) 品,推動將北交所股票盡快納入跨市場指數,吸引更多的中長期資金進場,提升市場流動性。(證券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