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最高檢通報依法嚴懲毒品犯罪和強化禁毒綜合治理情況

發布時間:2023-06-26 15:33:00來源: 法治日報

  □ 本報記者 張昊

  浙江湖州吳興(xing) 區人民檢察院以“數字畫像”開展毒品犯罪法律監督,四川、重慶檢察機關(guan) 建立川渝檢察禁毒協作機製,貴州省檢察院製發檢察建議推動毒品原植物禁種鏟除工作……

  6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舉(ju) 行“依法嚴(yan) 懲毒品犯罪 強化禁毒綜合治理”新聞發布會(hui) ,發布了十件典型案事例,並通報了近年來檢察機關(guan) 依法嚴(yan) 懲毒品犯罪、強化禁毒綜合治理工作情況。

  《法治日報》記者注意到,全國檢察機關(guan) 認真履行職能,堅持治罪與(yu) 預防齊抓、嚴(yan) 懲與(yu) 治理並重,強化法律監督,堅決(jue) 維護國家安全、社會(hui) 安定和人民安寧,禁毒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加強監督力度“一案雙查”

  記者從(cong) 發布會(hui) 上獲悉,近年來,全國檢察機關(guan) 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能,不斷加大對毒品犯罪案件的監督力度。

  最高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全國檢察機關(guan) 對重大毒品犯罪案件提前介入3000餘(yu) 件,監督立案8000餘(yu) 件9000餘(yu) 人;糾正漏捕8000餘(yu) 人,糾正後起訴7000餘(yu) 人,其中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的1600餘(yu) 人;糾正移送起訴遺漏罪行1.5萬(wan) 餘(yu) 人次,糾正遺漏同案犯8000餘(yu) 人,其中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的800餘(yu) 人。

  對於(yu) 檢察機關(guan) 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能情況,最高檢第二檢察廳廳長元明介紹說,近年來,全國檢察機關(guan) 不斷加大對毒品犯罪案件的監督力度,強化偵(zhen) 查監督。加強立案監督和偵(zhen) 查活動監督,及時追捕追訴漏罪漏犯,引導偵(zhen) 查機關(guan) 全麵收集完善證據,確保毒品案件辦理質量。在加強審判監督方麵,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全國檢察機關(guan) 對毒品犯罪案件提出二審和再審抗訴1100餘(yu) 件,已改判287件。經檢察機關(guan) 抗訴,對249人改判加重了刑罰,對14人改判減輕了刑罰。

  記者注意到,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事例也體(ti) 現了檢察機關(guan) 全麵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強化指控證明犯罪的主導作用等特點。

  最高檢第二檢察廳副廳長張建忠說,針對毒品犯罪隱蔽性強的特點,檢察機關(guan) 依托偵(zhen) 查監督與(yu) 協作配合平台,通過提前介入,引導公安機關(guan) 依法全麵規範收集、固定證據,夯實證據基礎。毒品犯罪常常伴隨洗錢行為(wei) ,檢察機關(guan) 強化“一案雙查”,對毒品犯罪鏈條中的洗錢犯罪予以嚴(yan) 厲打擊。檢察機關(guan) 不斷強化法律監督意識,提升線索發現能力,對於(yu) 毒品犯罪各環節的漏罪漏犯,依法監督公安機關(guan) 及時追蹤查證、報捕移訴,防止和糾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等問題。對於(yu) 法院判決(jue) 確有錯誤的,檢察機關(guan) 予以監督糾正,維護司法公正。

  積極構築寄遞安全屏障

  近年來,隨著寄遞行業(ye) 的快速發展,利用寄遞渠道實施販運毒品等違法犯罪呈現大幅上升態勢。元明介紹說,犯罪分子普遍使用互聯網進行毒品交易,采用電子支付等非接觸方式結算,交易流程“人、毒、財”分離,“網絡+寄遞”的形式成為(wei) 販運毒品的重要方式。

  為(wei) 遏製寄遞領域違法犯罪多發勢頭,最高檢於(yu) 2021年10月向國家郵政局製發了“七號檢察建議”,並抄送交通運輸部等12個(ge) 相關(guan) 部門。最高檢發布的辦案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共起訴寄遞毒品犯罪3000餘(yu) 人,有力遏製了寄遞毒品犯罪的高發態勢。

  元明介紹說,檢察機關(guan) 落實“七號檢察建議”工作的成效包括三個(ge) 方麵:

  懲治寄遞毒品犯罪力度大。檢察機關(guan) 切實發揮指控證明犯罪的主導作用,著重審查相關(guan) 案件是否存在寄遞領域犯罪,積極引導偵(zhen) 查取證,及時開展自行偵(zhen) 查,依法開展立案監督、追捕追訴漏罪漏犯,嚴(yan) 懲寄遞毒品犯罪,形成有力震懾。

  檢察機關(guan) 內(nei) 部銜接更加流暢。對於(yu) 寄遞領域的問題,刑事檢察部門與(yu) 公益訴訟檢察、民事檢察和行政檢察部門無縫銜接,建立了線索移送、信息交流等工作機製,全方位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共同築牢寄遞安全“防火牆”。

  跨部門綜合監管更加有力。各地檢察機關(guan) 將辦案與(yu) 長效治理相結合,不斷加強與(yu) 郵政管理、公安、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建立健全常態化聯動機製。2022年11月,最高檢與(yu) 國家郵政局等12部門聯合製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郵件快件寄遞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今年5月,國家郵政局、最高檢等17個(ge) 部門加強頂層設計,協同發力、優(you) 勢互補、共同開展平安寄遞專(zhuan) 項行動,以合作之力深化平安寄遞建設,切實維護國家安全、社會(hui) 穩定和公共利益。

  毒品犯罪分子采取異地遙控指揮、“寄遞化”運毒、“打卡式”交易的非接觸式販賣毒品案件增多,客觀上增加了查辦難度。張建忠說,針對此類情況,檢察機關(guan) 發揮檢察一體(ti) 化優(you) 勢,上下聯動,凝聚各級檢察機關(guan) 辦案智慧,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確保對毒品犯罪的懲治效果。

  加強協作促進訴源治理

  隨著國家禁毒工作力度持續加大,不法分子將麻醉藥品、精神藥品作為(wei) 傳(chuan) 統毒品的替代物進行販賣、吸食。辦案中,檢察機關(guan) 也已關(guan) 注到此類情況。

  元明說,因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的特殊屬性,醫療機構及其從(cong) 業(ye) 人員作為(wei) 管理、使用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的主體(ti) ,因管理不到位,甚至違法犯罪,導致麻醉藥品、精神藥品脫離管控,流入製販毒渠道。

  “檢察機關(guan) 高度重視麻醉藥品、精神藥品失管涉毒問題,最高檢將發布懲治麻醉藥品、精神藥品失管涉毒犯罪典型案例,同時針對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向有關(guan) 部門進行通報。”元明說,檢察機關(guan) 將從(cong) 治罪和治理兩(liang) 個(ge) 方麵對此類問題加以應對。

  在治罪方麵,要加大辦案力度,依法嚴(yan) 懲涉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犯罪。對於(yu) 相關(guan) 行為(wei) 構成毒品犯罪的,應當依法以毒品犯罪進行追訴,確保罪責刑相適應。要強化業(ye) 務指導。涉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犯罪在法律適用方麵存在較多難題。最高檢將加強頂層設計,及時協調解決(jue) 辦案中存在的問題。

  在治理方麵,要推動有關(guan) 部門加大對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的監管力度,堵塞管理漏洞。要推動壓實醫療機構及其從(cong) 業(ye) 人員主體(ti) 責任,嚴(yan) 格執行麻醉藥品、精神藥品“三級五專(zhuan) ”管理製度,避免麻醉藥品、精神藥品脫離管控。要多維度形成工作合力,切斷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網絡銷售渠道,嚴(yan) 格執行《藥品行政執法與(yu) 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檢察機關(guan) 積極參與(yu) 禁毒治理,不斷加強與(yu) 相關(guan) 職能部門協作配合,促進訴源治理。川渝兩(liang) 地檢察機關(guan) 建立全國首個(ge) 由省級層麵統籌,打擊毒品犯罪與(yu) 禁毒綜合治理並重,司法一體(ti) 化跨省域檢察禁毒協作機製。貴州省人民檢察院針對省內(nei) 某地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犯罪逐年增多問題,向市政府製發檢察建議。在齊抓共管下,快速實現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犯罪案件大幅下降,成效顯著。

  檢察機關(guan) 不僅(jin) 以檢察建議助推禁毒社會(hui) 治理,還以數字檢察推動網絡毒品犯罪治理。浙江省湖州市吳興(xing) 區人民檢察院充分發揮數字檢察引領、撬動作用,通過“數字畫像”,實現對毒品犯罪精準類案監督與(yu) 融合式監督,推進禁毒工作縱深發展。

  “下一步,檢察機關(guan) 將進一步融入禁毒工作大局,積極參與(yu) 毒品犯罪源頭治理、係統治理和依法治理,構建更加嚴(yan) 密的禁毒防控體(ti) 係。”元明說。

  本報北京6月25日訊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