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青年婚戀問題 理應多聽聽年輕人怎麽說
我國結婚人數持續走低。民政部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結婚登記數為(wei) 683.3萬(wan) 對,較上一年減少約81萬(wan) 對。這創下1986年民政部有相關(guan) 數據記錄以來的新低。
結婚人數尤其是結婚率的高低,不僅(jin) 反映出青年群體(ti) 的婚姻狀態和家庭觀念,也會(hui) 對國家和社會(hui) 產(chan) 生深遠的影響。通過2022年的結婚人數可以看出,年輕人對婚姻的態度正在發生變化。隻有了解青年群體(ti) 不願結婚的原因,才能實行有針對性的策略。
調查研究是認識事物的有效方式,為(wei) 了解青年結婚意向和婚姻觀念,筆者近期開展了一次調研,與(yu) 10餘(yu) 位24歲至30歲的青年展開座談。這些青年多數為(wei) 單身狀態,少數從(cong) 未有過戀愛經曆。
為(wei) 什麽(me)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談到這一問題時,“生活壓力大”是大家提到最多的原因。一方麵是經濟壓力大,“由於(yu) 在京生活租房成本較高,租房費用已占工資的三分之一甚至更高,結婚買(mai) 房更成為(wei) 奢望。”“買(mai) 房、買(mai) 車、彩禮要花很多錢,結婚成本太高,想想就很頭疼”;另一方麵是工作壓力大,比如部分青年因為(wei) 工作性質原因,經常遇到需要出差和加班,有的工作需要三班倒,高強度的工作導致他們(men) 下班後和周末時,隻想宅在家裏休息,“懶得出門參加線下活動,和異性聊天約會(hui) 更是有心無力”。
提到線下社交,有的青年表示互聯網成了阻礙婚戀的原因之一。“網絡越發達,自己的圈子越小,人就容易越封閉。”還有的年輕人認為(wei) 應該從(cong) 自己身上找原因,“戀愛結婚不僅(jin) 需要在網上交流,更需要線下溝通,我比較社恐,不願意與(yu) 異性接觸,走進婚姻就更難”“放下手機,多參與(yu) 線下交友的活動,或許真的可以邂逅愛情”。
調研發現,隨著社會(hui) 的發展,經濟和學曆水平的提高,年輕人的婚姻觀念也發生了變化,更加注重個(ge) 人價(jia) 值實現和權利平等,不再將婚姻作為(wei) 人生“必需品”;“發現兩(liang) 個(ge) 人在一起的生活質量不一定會(hui) 比一個(ge) 人的時候更好,所以結婚可有可無。”有人一想到談婚論嫁就覺得很麻煩;還有人認為(wei) 受到從(cong) 眾(zhong) 心理的影響:“身邊的朋友、同學和同事都單身,我自己也沒有壓力了。”
接受調研的青年,並沒有統一的婚戀觀。有人認為(wei) 婚戀觀沒有正確與(yu) 錯誤之分,“現在觀念很多元,隻要不觸犯道德和法律底線,什麽(me) 樣的婚戀觀都應該值得被包容和尊重”“雙方能夠從(cong) 戀愛或者婚姻中互相成長,互相成就,互相幫助,就是好的愛情”。有青年認為(wei) ,婚戀觀可以從(cong) 自己的父母和親(qin) 戚朋友身上參考,可以從(cong) 影視劇和綜藝中借鑒,還可以學習(xi) 戀愛課程進行學習(xi) 。因為(wei) 從(cong) 來沒有學習(xi) 過婚戀知識,有青年建議可以通過課程、講座、宣傳(chuan) 片,普及婚戀知識,“我聽過一些婚戀課程,挺受用的,愛情是需要學習(xi) 的”。
在過去,有些人給不願結婚的年輕人扣上了自私、不孝、叛逆的“帽子”思考解決(jue) 方法的時候,也容易在辦公室裏“拍腦袋”、想當然,導致年輕人不買(mai) 賬。其實,了解青年婚戀問題,解決(jue) 青年婚戀難題,還是要走到青年群體(ti) 中,聽一聽他們(men) 的心聲,開展調查研究,真正站在青年角度,把問題想足,把辦法窮盡。
李華錫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