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國際金融體係改革亟需提速

發布時間:2023-07-13 15:33:00來源: 經濟日報

  聯合國報告指出,盡管一些可持續發展領域自2015年以來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大部分都“太緩慢”,並且極易受到各類衝(chong) 擊影響。報告將“為(wei) 發展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籌措所需資源和投資”作為(wei) 當前應采取的五項緊急措施之一,並呼籲對過時、功能失調和不公平的國際金融體(ti) 係進行深入改革。各國應認識到對國際金融體(ti) 係進行深入改革的必要性,尤其是要加強發展中國家在全球金融決(jue) 策機構和決(jue) 策進程中的發言權及代表性。

  聯合國10日發布《2023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特別版》稱,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恐將麵臨(lin) 很難全麵達成的風險,國際社會(hui) 亟需協同努力,尤其是加速推動國際金融體(ti) 係改革,支持更多發展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轉型。

  2015年9月,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hui) 通過了以17個(ge) 可持續發展目標為(wei) 核心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致力於(yu) 在2030年前消除貧困、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此次新發布的報告被視為(wei) 對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落實進展較為(wei) 全麵的中期評估。

  報告顯示,一些可持續發展領域自2015年以來已取得進步,比如全球“通電人口”比例從(cong) 2015年的87%增至2021年的91%,可再生能源占最終能源消耗總量的比率至2020年已達19.1%,全球極端貧困率和兒(er) 童死亡率持續下降等。

  但報告也指出,這種進展大部分都“太緩慢”,並且極易受到各類衝(chong) 擊影響。在新冠疫情和烏(wu) 克蘭(lan) 危機交織疊加下,世界經濟恢複緩慢、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紊亂(luan) 以及大宗商品價(jia) 格持續上漲,造成了影響全球數十億(yi) 人的生活成本危機;同時,大量涉及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投資承諾未能兌(dui) 現,新興(xing) 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首當其衝(chong) ,許多國家麵臨(lin) 巨大融資缺口及債(zhai) 務負擔,約三分之一的國家麵臨(lin) 債(zhai) 務違約的高風險,嚴(yan) 重阻滯了踐行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步伐。

  報告顯示,在可評估的約140個(ge) 可持續發展具體(ti) 目標中,有半數出現中度或嚴(yan) 重偏離預期,30%以上的具體(ti) 目標與(yu) 2015年基準相比未取得任何進展,甚至出現倒退。比如,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30年來減少極端貧困的穩步進展陷入停滯,極端貧困人口在一代人的時間裏首次出現上升。

  報告指出,要應對當前緊迫形勢,需要對過時、功能失調和不公平的國際金融體(ti) 係進行深入改革,當前的國際金融體(ti) 係已難以匹配新興(xing) 經濟體(ti) 的可持續發展訴求。比如,氣候融資遠低於(yu) 承諾,發達國家仍未兌(dui) 現從(cong) 2020年開始每年承諾的1000億(yi) 美元資金;全球債(zhai) 務處理框架作用有限,中等收入國家難以享受到債(zhai) 務減免和融資優(you) 惠。

  報告強調,各國應認識到對國際金融體(ti) 係進行深入改革的必要性,尤其是要加強發展中國家在全球金融決(jue) 策機構和決(jue) 策進程中的發言權及代表性,以此保障其在發展可再生能源、數字轉型以及適應氣候變化等方麵,獲得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

  報告將“為(wei) 發展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籌措所需資源和投資”作為(wei) 當前應采取的五項緊急措施之一,指出為(wei) 確保發展中國家能夠如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國際社會(hui) 應在可持續發展目標峰會(hui) 上重新開始踐行《亞(ya) 的斯亞(ya) 貝巴行動議程》,即一係列旨在徹底改革全球金融實踐並為(wei) 解決(jue) 經濟、社會(hui) 和環境挑戰吸引投資的措施,包括為(wei) 解決(jue) 高額的債(zhai) 務成本和不斷上升的債(zhai) 務困擾風險,將短期高息借款轉為(wei) 長期或30年以上的低息債(zhai) 務計劃;大規模增加可負擔的長期發展融資,特別是通過加強多邊開發銀行的資本基礎,改善其貸款條件,並使所有資金流符合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要求等。

  報告強調,所有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措施都應以聯合國框架下多邊合作為(wei) 基礎,唯有凝聚全球合作促發展的政治共識,才能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落實工作重回正軌。將於(yu) 2023年9月舉(ju) 行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峰會(hui) 需要成為(wei) 一個(ge) 真正的轉折點,動員國際社會(hui) 作出必需的政治承諾,糾正國際金融體(ti) 係核心的曆史不公正,為(wei) 人類和地球提供一個(ge) 切實可行的救援計劃。

  楊嘯林

  楊嘯林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