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虛假實習證明“火爆” 高校能為學生做什麽

發布時間:2023-07-19 16:5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日,有媒體(ti) 調查發現,高校學生畢業(ye) 季期間,虛假實習(xi) 證明買(mai) 賣以及圍繞實習(xi) 證明的實習(xi) 記錄、實習(xi) 評價(jia) 、企業(ye) 調查等係列附加服務悄然興(xing) 起,淘寶、嗶哩嗶哩、小紅書(shu) 等網絡平台不乏相關(guan) 討論。

  眾(zhong) 所周知,文件造假違法違規,但是,這條“灰色產(chan) 業(ye) 鏈”卻依然火爆,令人不得不追問其中的原因。作為(wei) 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對此有所觀察,也得到了一些值得參考的結論。

  學生追求實習(xi) 證明,不外乎出於(yu) 兩(liang) 種情況,一類學生因為(wei) 學校培養(yang) 方案的要求,必須完成實習(xi) 才能順利畢業(ye) ,因此不得不拿到這份證明;另一類學生則是為(wei) 了求職就業(ye) ,主動追求更豐(feng) 富的實習(xi) 履曆。北京大學的《2021年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狀況調查報告》顯示,除了工作能力強外,實習(xi) 經曆的豐(feng) 富程度以及和工作的相關(guan) 性,都是影響畢業(ye) 生就業(ye) 的重要因素。實習(xi) 經曆會(hui) 對學生的求職成果產(chan) 生顯著影響,有實習(xi) 經曆的畢業(ye) 生更容易找到工作,起薪更高。因此,實習(xi) 也被視為(wei) 就業(ye) 的篩選信號。

  個(ge) 別學生之所以試圖獲取虛假實習(xi) 證明,或是因為(wei) 對實習(xi) 的價(jia) 值評價(jia) 不高,因此不願實習(xi) ,想把實習(xi) 的時間省出來,從(cong) 事學習(xi) 、娛樂(le) 等其他活動,或是因為(wei) 找不到適合的實習(xi) 單位或崗位,又急於(yu) 給自己的簡曆“貼金”,以此在就業(ye) 時獲得優(you) 勢,因此選擇鋌而走險。站在大學生的視角下,這些動機並非不能理解,但無論如何,買(mai) 賣虛假實習(xi) 證明都萬(wan) 不可取。對此,高校應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讓他們(men) 在實習(xi) 這件事上走正路並行穩致遠。

  首先,高校要端正學生對實習(xi) 的認識。對不願實習(xi) 的學生,應使其了解實習(xi) 對專(zhuan) 業(ye) 學習(xi) 的促進意義(yi) 。從(cong) 就業(ye) 的角度出發,積極、誠實地參與(yu) 實習(xi) ,有助於(yu) 提高學生的就業(ye) 能力。與(yu) 此同時,高校也應加強實習(xi) 監管。將實習(xi) 納入培養(yang) 方案的高校,要有嚴(yan) 明的配套製度,細化實習(xi) 考核環節,嚴(yan) 格考核程序,不能讓實習(xi) 流於(yu) 形式。通過帶隊實習(xi) 、對實習(xi) 單位實地走訪抽查、增加學生闡述答辯環節等方式,虛假實習(xi) 現象自然能得到有效的監督與(yu) 打擊。對於(yu) 那些在實習(xi) 上確實存在困難的學生,校方可以靈活采用替代形式,這樣既能達到教學目的,也能給大學生留出一定空間。

  一份虛假實習(xi) 證明,可能沒什麽(me) 分量可言,但是,誠信無小事。本著對學生前途負責的原則,高校要加強誠信教育,幫學生把其中利弊分析透徹,讓學生知道作假的嚴(yan) 重後果。對那些想要“包裝”簡曆的學生,我們(men) 要讓其明白,能力才是硬通貨,與(yu) 其把不屬於(yu) 自己的實習(xi) 經曆插入簡曆,不如將精力放在提高自身核心競爭(zheng) 力上。一旦造假被識破,必然得不償(chang) 失,年輕人最好還是不要存有僥(jiao) 幸心理。

  此外,學校也應搭建平台,盡力為(wei) 學生提供優(you) 質實習(xi) 資源。具體(ti) 而言,高校可以推進校企合作,舉(ju) 辦實習(xi) 雙選會(hui) ,爭(zheng) 取“實習(xi) 直通車”,積極為(wei) 學生對接專(zhuan) 業(ye) 對口的實習(xi) 單位,節省學生尋找實習(xi) 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也可以與(yu) 實習(xi) 單位共同監管,保證學生的實習(xi) 效果。

  最後,學校要為(wei) 學生提供有效的實習(xi) 指導。關(guan) 於(yu) 在校期間的實習(xi) 行為(wei) ,筆者發現,學生的實習(xi) 強度存在合理區間,實習(xi) 過少或過多都不好。實習(xi) 占用學生過多時間,一方麵會(hui) 擠占校內(nei) 學習(xi) 活動主業(ye) 時間,另一方麵也容易造成學生職業(ye) 定位不清晰。高校可通過講座、交流、谘詢等各種形式,為(wei) 學生提供求職能力、生涯規劃、行業(ye) 發展等方麵的指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實習(xi) 觀,避免學生盲目追求實習(xi) 經曆,乃至為(wei) 此不惜造假。

  在高校的職責範圍之外,有關(guan) 部門也應嚴(yan) 厲打擊製造、售賣虛假實習(xi) 證明的非法經營主體(ti) ,加強監管與(yu) 處罰,同時鼓勵用人單位重視實習(xi) 生的培養(yang) ,為(wei) 大學生提供更多可以鍛煉能力的實習(xi) 崗位,將實習(xi) 作為(wei) 培養(yang) 人才、積累人才的重要途徑,提高學生實習(xi) 質量,以“組合拳”形式打開高校實習(xi) 新局麵。

  (作者係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

  董子靜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