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糧食生產區劃分有待完善

發布時間:2023-08-03 16:51:00來源: 經濟日報

  在人多地少的國情糧情下,我國確立了13個(ge) 糧食主產(chan) 區,有利於(yu) 集聚資源要素加大對主產(chan) 區投入,不斷提升主產(chan) 區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進一步完善糧食生產(chan) 區劃分和調整,才能精準施策,更好地釋放糧食生產(chan) 潛力。

  糧食生產(chan) 區域供需不平衡問題越來越突出,成為(wei) 保障糧食安全的潛在隱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日前發布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第6802號建議的答複時明確,相關(guan) 部門將結合全國糧食生產(chan) 供需格局變化,統籌研究完善全國糧食生產(chan) 區劃分和調整。從(cong) 國家糧食安全角度看,這無疑是一個(ge) 利好消息。

  我國現在的糧食生產(chan) 布局是2003年至2004年確立的。全國31個(ge) 省份劃分為(wei) 主產(chan) 區、產(chan) 銷平衡區和主銷區的區域劃分,以糧食產(chan) 量、人均占有量、商品糧庫存等為(wei) 指標,將河北、內(nei) 蒙古、吉林、黑龍江、遼寧、江蘇、安徽、江西、山東(dong) 、河南、湖北、湖南、四川13個(ge) 省(自治區)確定為(wei) 主產(chan) 區;糧食調入量較大的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廣東(dong) 、海南7個(ge) 省(直轄市)為(wei) 主銷區;山西、廣西、貴州、雲(yun) 南、重慶、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1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為(wei) 產(chan) 銷平衡區。糧食主產(chan) 區要穩定並逐步增加糧食生產(chan) ;主銷區要保證糧食播種麵積,保證必要的糧食自給率;產(chan) 銷平衡區要繼續穩定糧食產(chan) 需平衡的局麵。

  在人多地少的國情糧情下,我國確立了13個(ge) 糧食主產(chan) 區,有利於(yu) 集聚資源要素加大對主產(chan) 區投入,不斷提升主產(chan) 區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目前,13個(ge) 主產(chan) 區的糧食產(chan) 量占全國糧食總產(chan) 量的78%以上,挑起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大梁。但是,糧食供需區域不平衡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糧食主產(chan) 區的增產(chan) 能力基本逼近極限,增產(chan) 難度越來越大。完善糧食生產(chan) 布局,勢在必行。

  自古以來,我國糧食生產(chan) 布局一直在調整變化中,從(cong) “蘇湖熟,天下足”到“湖廣熟,天下足”,從(cong) “南糧北運”到“北糧南運”。我國糧食主產(chan) 區長期分布在南方省份,直至改革開放前,南方14個(ge) 省份中仍有7個(ge) 省份能調出糧食。改革開放以來,廣東(dong) 、福建、浙江、江蘇等傳(chuan) 統主產(chan) 區以發展經濟為(wei) 導向,加快土地“非農(nong) 化”、農(nong) 業(ye) “非糧化”,糧食產(chan) 量急劇下降,很快從(cong) 主產(chan) 區轉變為(wei) 主銷區。在現有的13個(ge) 主產(chan) 區中,江蘇從(cong) 主產(chan) 區變成主銷區,又從(cong) 主銷區逆襲成主產(chan) 區。這種變化的背後,是江蘇選擇了不同的糧食安全路徑所帶來的必然結果。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江蘇快速發展成為(wei) 全國經濟大省和製造業(ye) 大省。與(yu) 此同時,糧食生產(chan) 急劇萎縮,產(chan) 量從(cong) 1984年3353.6萬(wan) 噸的峰值下降到2003年2471.9萬(wan) 噸的穀底。2003年,江蘇沒有像廣東(dong) 、浙江、福建那樣選擇貿易依附型的主銷區糧食安全模式,而是選擇了自給自足的主產(chan) 區糧食安全模式,通過積極挖掘耕地資源和單產(chan) 資源潛力,產(chan) 量逐步回升,僅(jin) 用3年時間就實現了糧食總量的基本自給。

  從(cong) 資源比較優(you) 勢看,南方地區發展糧食生產(chan) 具有光熱條件好、水資源充沛、土地類型和物種資源多樣等有利條件,農(nong) 作物種植適宜一年兩(liang) 熟到三熟,主要糧食作物為(wei) 水稻及油料作物。推動南方省份發展多熟製糧食生產(chan) ,加快鞏固提升綜合生產(chan) 能力,可以有效遏製“北糧南運”勢頭進一步加劇,減輕主產(chan) 區糧食生產(chan) 壓力。現在南方一些省份出現了糧食生產(chan) 恢複的良好勢頭,但要像江蘇那樣實現從(cong) 主銷區到主產(chan) 區的逆襲,短期內(nei) 很難實現。

  在現有的產(chan) 銷平衡區中,新疆是世界優(you) 質糧食重要產(chan) 區之一,發展糧食產(chan) 業(ye) 天賦好、資源優(you) 。近年來,新疆高度重視糧食生產(chan) ,充分發揮當地水土光熱資源的優(you) 勢,大力發展糧食生產(chan) ,產(chan) 量從(cong) 2003年的796.5萬(wan) 噸提高到2022年的1813.5萬(wan) 噸,從(cong) 全國第23位提高到第15位,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明顯提升。要加大對新疆糧食生產(chan) 的支持力度,調動重農(nong) 抓糧、農(nong) 民務農(nong) 種糧的積極性,為(wei)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現有的糧食產(chan) 銷格局已持續20年時間,進一步完善糧食生產(chan) 區劃分和調整,才能精準施策,更好地釋放糧食生產(chan) 潛力。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